撰文/许如秋
今天,当我们抬头望天时,似乎很难再体会这句话的意义,城市密集的灯光和因为热岛效应所聚集的大气,已经使星空离我们如此遥远。除非,重新走入僻远之地,才能体会星空对于古人的重要:它们就那样密密麻麻地低垂在头顶,任凭谁也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进而把它们视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北极和北斗:
一 个 不 动 与 动 的 中 心
西方的黄道十二宫是将星空按照太阳在天空中的周年视运动轨迹(黄道)划分成十二个区域,这个区域没有中心;而中国的三垣-二十八星宿星空体系中却拥有一个中心区域——北极圈。对位于北纬36度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来说,能够观察到有一组终年不动又特别明亮的星群——北极星(并非不动,只是从地球上看,相对不动),而北极星附近,则另有一组同样明亮、一年四季可见的绕着北极星运动的星群——北斗星。
北斗星由七颗星组成,它以斗身(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颗星组成,古代叫魁)为中心,围绕北极星旋转,其斗柄(由玉衡、开阳、摇光三颗星组成,古代叫杓)所指向的方向即可表示时间和方位。不妨将北极星所在区域想象成一个表盘的中心,而北斗星就好像表盘上的指针一样。
对于“斗”的这一具体形象最早可以在湖北随县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木质漆箱上看到。这个木箱一共有四个立面和一个顶面,其中三个立面绘有星象,顶面上则近似一个完整星图:中心绘有“斗”字,“斗”字四周围绕二十八星宿和青龙白虎。
日月五星:
以 行 星 为 主 体
正如对北斗的观测,依其规律,制定历法;依其异常,视为灾异或祥瑞的象征,对于其他行星的观测也参照这一原则。
中国古代的历法大都为以下三种:一种是根据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制定的太阳历;一种是根据月亮的朔望变化周期,制定的太阴历;以及由两种历法合用的阴阳历。纪年法中则有根据木星(岁星)12年运行一个周期所制定出的岁星纪年法(十二次)。由于中国古人认为岁星是逆时针运动的(天左璇),因此为了与地的顺时针运动(地右旋,十二支、十二辰)配合,就假设存在太岁星,因而又创造出了与岁星纪年法顺序完全相反的太岁纪年法。
行星的异常运动包括其自身显示的异常状态,以及与恒星所组成的某种特殊状态。前者如日食、月食、彗星降落;后者主要是五星凌犯。五星凌犯是指金星(太白)、木星(岁星)、水星(辰星)、火星(荧惑)、土星(镇星)运行到二十八宿等恒星处所发生的天象,其形式有许多,其中最常见的如“荧惑犯心”。其中日食、月食、彗星等较为显著的天象,在世界各个文明中都有观察记录,并且派生出各种各样的恐惧认识,而将“五星凌犯”用作灾异或祥瑞的象征则是中国较为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
具体来说,太阳作为最日常的天象,很早就获得了中国古人的关注,早在殷商时期,就在甲骨文当中留下了关于日食的记载。因为太阳主阳,代表君主,而日食则有“阴侵阳,臣凌君”之象,所以日食向来被认为是君有危机之意,视为大凶之象。历朝历代对于日食的观测都是一个重点。而月亮代表阴,因而月食则与君主旁的大臣、后宫有关。
五星占则比较复杂,既包括五星之间关系所形成的占象,每星又有独占。五星有顺行、逆行的现象,一般认为顺行时为吉象,逆行时为灾象;而相互关系中有灾祸的主要是星与星之间相互靠近,如“荧惑犯心”就是指火星暂停在心宿(又名火、大火)。心宿属于东方七宿中的第五宿,拥有三颗星,分别代表太子、天王、庶子。“荧惑犯心”,两火相遇,必有大灾。唐代总结之前历代星占成就的著作《开元占经》就曾列出唐之前的“荧惑犯心”时所发生的大灾,包括君王驾崩、国破家亡、天子失位、权臣谋反、战乱、火灾、疾病、干旱。
其余的一些行星,被称为杂星,它们被分为瑞星、客星、妖星、流星四类。彗星被视为妖星之首,中国最早在公元前7世纪已经出现了彗星纪录,《春秋》中就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同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书中绘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29幅彗星图。
二十八宿:
以 恒 星 为 布 景
当我们提及行星的运动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它与恒星之间的关系。打个比方,如果北斗和行星是表盘当中的指针,那么恒星就好比表盘当中的刻度,行星的运动需要这些刻度才能显示出运动的轨迹和方位。
中国古代最开始受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影响,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从而将这个半圆形区域视为整个天空,并按照月亮运行一周所经过的星座,将天空分成二十八个区域,也就是二十八星宿。
司马贞《索隐》:“二十八宿,(七政)之所舍也。舍,止也。宿,次也。言日月五星运行,或舍于二十八次之分也。”也就是说,行星运行时将在某些恒星处停留,经过的这些恒星就好比驿站,也叫做宿。二十八宿,就是行星在运行当中,停留在二十八个地方,这些地方以恒星来标明。当我们提及二十八宿时,基本指月亮的停留次数,因为月亮运行一周的时间就是27.33天,相当于二十八个或二十七个恒星月。
二十八宿的划分,不仅可以作为坐标更好地观察行星的运动和方向;在占星上,更存在一套与之对应的分野理论,也就是将天上的二十八宿与地上的国家相对应,该区域的星星的变动,也就意味着地上的国家将有变化。不过分野的方式不只一种,实际上除了二十八宿,北斗七星、五星、十二次都曾充当分野的角色。不过从战国开始,用列国或者州来对应二十八宿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
现存的文献中,唐代孔颖达第一次将四象与二十八宿完整地对应起来。四象指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一象以一种动物代表,分别是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每一象又对应七宿。我们在曾侯乙的天文图中,曾经见过二十八宿的外围东西两个方向上各有龙和虎的形象,更有新石器时代河南濮阳西水坡的龙虎墓葬图与此构图看起来十分相似,因而学者冯时将四象的发端追溯至此。
完 整 星 空
到了隋代,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完整星图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文献中有《步天歌》对此明确地做出了总结,而且开始出现了新的星图画法——横图画法,也就是将北极附近的三垣单独以圆图表示,而将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宿用横图表示。隋代的实图并没有保存下来,现在所能看到的该类型的最早画法是一幅唐代初年的保存在敦煌莫高窟的星图(敦煌星图甲本)。
这张星图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绘制星星最多的星图,大约绘制了肉眼所能看见的1300多颗星星,而且每颗星星都标注了星官名称,用不同颜色和画法区别三家星图(即战国时期的甘德——黑点、石申——红点、巫咸——黑圈,将三家星图合并的画法始于三国时期的陈卓)。
但是学者何丙郁提醒我们,乙本和甲本很可能都是用于军队攻守的战术参考,非一般观测用星图,观测用星图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唐代的观测用星图目前并没有在国内发现,但是有一幅存于朝鲜的天象图似乎提供了蛛丝马迹。
这幅图就是《李太祖重刻天象列次分野之图》。据学者潘鼐研究,此图原型为高句丽国王从中国得到的一石刻星图,约在唐初因为战事沉于大同江。李氏王朝建立之后,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于1395年命人依旧拓本重新刻碑,至李肃宗(1661年-1720年)时又据新碑拓本再次刊刻。
该图为圆形盖图形式,图上绘内规(北极圈)、中规(黄道和赤道)、外规(带有刻度)、分圈(带十二宫分野),且绘银河贯穿天际。其上所绘星官众多,并且附有星官度数、星数的说明,完整展示了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星图概念。研究者推定,从星图本身的形式而言,应为隋之前的中国星象,如果该图属实,那就是传世星图中最早依据实测绘制的中国古代星图。
式:
一 种 理 想 宇 宙
当以北斗为中心、二十八宿为主,并配以四象这样的星官体系逐渐完整之后,古代中国人便将这一原本得自于观察的星空体系抽象化、规整化,并用象征性的符号表达出来,这就诞生了式。式是一种占卜工具,人们通过将星辰宇宙的运作规律化,通过较为简易的操作就能得出对应天象,无需掌握复杂的星空运作,就能将星空运行的秘密掌握。
文献当中对式的直接记载是从汉代出现的。最早的是东汉《汉志·数术略》,大概记载了六壬式和太一式;接着是《隋志·子部》记载了六壬式、太一式、九宫式、遁甲式;《新唐书·子部》则记载唐代三式为太乙式、六壬式、雷公式,宋代三式为太乙式、六壬式、遁甲式。总而言之,式一直到宋代都有使用,而且六壬式和太一(乙)式从古至今从未断绝。
现在就以六壬式来解说一下该式的构成和用法。式可以说是对整个宇宙的模仿,包括天空和地面两个部分。而受到秦汉时期(尤其是汉武帝之前)“盖天说”的影响,人们将宇宙视为天圆地方,因而整个式就对应的分成圆形天盘与方形地盘两个部分。
圆形天盘在上,中心绘北斗,围绕北斗绘十二月建(用地支十二支纪月,叫做月建)、十二月将(节气月,将太阳运行的轨迹按照二十四节气起止点不同划分成十二位,但西汉初该命名尚未出现,因此西汉初的式上以数字代表,西汉末命名出现)、二十八宿;方形地盘在下,其上绘制十二地支、二十八宿,但是多了四个角上的天地人鬼四方位。两盘通过圆心连接,旋转天盘与地盘对应,通过斗柄所指的方向,就能方便推算出想要的结果。
式体现了星空体系一方面朝着抽象化的方向发展,与阴阳五行相互结合补充,发展出古代中国数术文化中用来解释宇宙时间和空间的五宫和九宫模式;另一方面,则向着更加实用性的方向发展,成为更加精密的风水占测工具——罗盘。
来自异域的影响:
五 星 二 十 八 宿 神 形 图
随着印度佛教从东汉末年开始进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印度的天文学也随之传入中国,并影响着中国的天文学发展,中国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星图——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和炽盛光佛图。
印度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禳除可能发生的灾祸,其中就包括画星神形状法,其后还有念真言法,以及宜忌法。
五星二十八宿神性图和炽盛光佛图都属于画星神形状法。公元1世纪前后,希腊化天文星占学传至印度,七曜星占术和七曜星神像也一同传至印度。不过,印度画家根据自己的特点,重新赋予了七曜星神形象,并且加上了罗睺和计都(两星都是印度人想象的暗星,用以解释日月食现象)。
炽盛光佛则是当中的另一种图像。在密教传统中,炽盛光佛被认为具有统管天上诸宿曜的威力,因而可以禳除一切宿曜灾厄。此尊被认为是释尊教化众生所现的忿怒相,由于自身体毛孔发出炽盛之光明,故得此名。炽盛光佛消灾法从唐代传入中国后,于宋元时期依然行于世。
至此,中国星空的所有主要范式已经建立,之后,便是沿着这些范式走向完善而精细。宋代,技术手段的应用越发成熟,更具科学性的准确星图出现;至明代,星空的知识不再专属于皇帝和士人,开始向民间渗透;同时,明代中期,西洋的天文学知识传入中国,以其惊人的准确性松动着中国的知识体系,更大的社会变化就寄于这些新的交流当中。
了解更多精彩选题,欢迎点击本封面订阅文明杂志
公众号|大美V视
dameimv2017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购买最新《文明》杂志
点击购买
《北京中轴线 · 人文大时空》特刊
点击购买
《中华文明的瑰宝 · 中国世界遗产》特刊
点击下图订阅2024全年杂志
▼ 点击下图购买
“国际传播力”培训学习高端读本
▼ 点击下图购买
“奥林匹克文化”系列珍藏特刊
《文明》杂志淘宝店订阅
打开淘宝app,复制链接并搜索进入店铺,即刻订阅各期文明杂志
https://shop177692594.taobao.com/search.htm?spm=a1z10.1-c.0.0.3a613a27JW5D4Z&searc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