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型公立医院发展会议】坚守公益性,奏响“冰与火之歌”

健康   2024-11-09 20:48   北京  

人性化 功能化 智能化

长江之畔白云黄鹤,大型公立医院管理者挥斥方遒。11月9日,健康报社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共同主办的2024年大型公立医院发展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新质生产力的澎湃浪潮,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搏,正赶上新时代卫生健康从业者的勇毅和担当,与会嘉宾相聚江城,围绕“人性化、功能化、智能化”的主题,谈政策理解之思,解机制改革之题,论医院发展之道。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薛海宁


对于新阶段深化医改任务,要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以强化政府投入、价格支付改革、薪酬分配改革、编制管理改革为重点,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落实政府投入责任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基础,也是改革行稳致远的必要保障。下一步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收入增长相协调的投入增长机制。建立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仍然是一项重点的工作,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医保基金总额的预算范围之内统筹考虑多方面空间,重点提高技术服务类项目价格,向儿科、感染、急诊、病理、麻醉、护理等弱势短板学科倾斜,加快新技术应用临床评价和价格项目审批,促进有价值的医疗技术加快临床应用,有序实施药学类服务价格政策。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就是两句话,一个是落实“两个允许”,解决薪酬总量和动态增长的问题,使医务人员的薪酬与经济社会和物价水平的变动相同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鼓励优绩优酬。第二句话是“三个结构调整”,缩小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工资水平差异,缩小医疗机构内部不同专业、不同科室之间的待遇差距,提升医务人员薪酬中固定收入部分的占比,从而通过结构性调整发挥薪酬保障功能和长期激励作用。对于公立医院的编制问题,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编制改革进行部署的重大意义;根据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医疗服务需求变化以及财力变化,动态调整公立医疗机构编制标准,探索通过建立编制周转池制度、在医共体范围内统筹调配使用,推进编制备案制改革等多种形式保障公立医院人员编制。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

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处副处长冷婷婷


国家卫生健康委始终高度重视医学人文建设工作,并于今年会同教育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等部门开展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在各地医学人文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以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相互尊重、保护隐私、严守法规、加强沟通”为核心原则,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贯穿医学生培养全过程和医务人员职业全周期,开展好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行动、医疗卫生机构人文关怀建设行动、崇高职业精神弘扬行动等三个行动。


为确保《行动方案》顺利实施,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指导各地加强医学人文关怀建设,提升医务人员沟通技能,让患者感受到医学的温度和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二是多方协同做好《行动方案》的宣贯工作,及时总结各地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工作交流,推广先进经验;三是会同教育部对医学生及医务人员,按照《行动方案》有关要求,打造医学人文精品课程和教材,开展医学人文系列活动;四是打造好医学人文宣传平台,指导各地发挥官方网络平台及新媒体平台作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协同联动讲好中国医生的好故事。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副主任陈虎


当前,我国和全球医学发展正面临着人口转型所带来的挑战,特别是老龄化与多重慢性病导致医疗需求激增,医疗服务的人口规模给现有医疗模式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使得传统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患者现有需求出现诸多矛盾。


同时,老龄化、少子化和小家庭化正深刻影响我国医疗健康领域,导致疾病谱变化、医疗健康需求快速增加、家庭功能日益下降、社会支持系统亟须完善。在此背景下,着眼于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全人群健康的医疗服务将会成为新的医疗目标和健康照护目标。


为了适应快速深度老龄化的社会健康需求,推动社会健康治理“适老化”发展,医疗健康系统需要从生物医学研究、医学教育、服务模式、保险融资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在医疗服务方面,应转变服务思路,培育满足多场景健康需求的服务模式;在医师专业能力适老化方面,应准确把握当前老年人群慢性病管理、多病共管的复杂医疗需求,增强临床医师在新形势下的胜任力;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方面,通过推动医院的数智化升级,打造适老化医疗建筑、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与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需求。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疾控局党组书记彭俊


湖北省卫生健康系统围绕高标准体系建设、高水平服务供给、高效率医院管理、高效能治理能力、高品质文化建设五大任务,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协同联动,初步探索出了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湖北路径。当前,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步入新阶段,湖北省将进一步聚焦发力效能提升,加快形成高水平医疗资源梯次布局的态势,夯实基层基础,促进服务连续性,提升服务便捷性。聚焦发力能力提升,抓存量提质,进一步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抓增量扩容,以更加优惠的政策集聚人才,以更大力度培育重点专科、特色学科,发展新技术、新业务,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需求。聚焦发力要素提升,着力打造有特色、有大师、有文化、有温度的“四有”公立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聚焦发力治理提升,坚持“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编制动态优化调整,稳定发展医务人员队伍;健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推动薪酬分配制度结构性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增强医院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含金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唐洲平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党联系人民、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是护佑人民健康的主阵地,更是培育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近年来,武汉同济医院通过各类平台建设壮大学科实力,通过科研创新勇攀医学高峰,通过管理创新打造质量强院,通过多院区创新基地建设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在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的同时,系统实施医疗服务与医院运行、人才引培与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薪酬分配与绩效管理,行风建设与医联体建设等五大体制机制改革。改革催生强大动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产生了大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医疗技术和创新成果。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考察时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增强自信、志存高远、协同发力,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不断建功立业。总书记的鼓励让我们倍感振奋,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之基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胡俊波


武汉同济医院坚持公益性为导向,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一是系统整合“质量、安全与效益”,推进医疗运行体制机制改革。以专项行动为抓手,结合多个指标体系,成立专项工作组整体推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二是系统整合“人才、学科与科技”,推进学科建设改革。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的二十条激励措施》,加大投入,激励引导,强化学科群和创新群建设,加大各类人才科研项目支持力度。以高级职称晋升为抓手,构建分类、分层的人才评价体系。三是坚持“优劳优酬、兼顾公平”,深化薪酬绩效改革。实行一系列的绩效改革措施,促进效率和质量双提升,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构建岗位绩效体系,包括医护技药管等不同岗位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充分体现不同岗位的薪酬差异。四是以“合法合纪合规”为目标,深化行风建设改革。构建“三个体系”,深化行风管理机制,实行医院、科室、部门的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加强行风建设宣传教育机制,通过多样化的行风和教育形式,建立“一科一策、一药一策、一耗一策、一人一策”的联动机制,重点关注过度医疗、违规收费、院外购药等违规行为,加强医务人员的宣教和管理。五是围绕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深化医联体建设改革。制定医联体建设管理办法,提升医联体建设制度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医联体分类管理,根据“紧密型”和“松散型”医联体,确定人员派出规模、技术下沉等级、人员培训范围、学科建设目标等。制定并完善援疆援藏管理办法,强化对援疆援藏人员的管理,确保工作成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罗凤鸣


当前,患者就医需求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对医院提出新的挑战,而“全程管理”的医疗服务理念得到了学界认可、业内专家达成了共识,多学科一站式连续性全程管理服务应运而生。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全程管理新模式逐步落地,华西医院已开展深入的实践。人工智能已深刻影响社会生活,应用在医疗上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医服务,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今年,华西医院打造了“华西黉医”医学大模型+“云上华西”互联网医院华医通APP,实现患者“院前—院中—院后”全程管理医疗服务新模式。院前阶段逐步探索建立华西专业科普知识标签库,依据华医通注册用户医生页面访问情况,定向化推送,促进华通APP平台向健康管理平台转变;建立华西医生疾病标签库,依据华医通预问诊体系形成患者画像,通过人工智能精准形成“医患匹配”。院中阶段利用华西黉医大模型+知识图谱对病历深度内涵质控,提高病历质量,降低病历不合格率,助力智慧化医院建设;基于专病知识库形成门诊规范化检查检验临床路径,华西黉医自动生成门诊检查检验项目,实现专病同质化诊疗;利用华西黉医人工智能精准识别病灶位置并标记,降低医生看诊病灶搜索时间,提升医生服务效率。院后阶段逐步探索应用语音人工智能,形成个性化“主管医生”超拟人语音随访平台,提高出院患者随访成功率;利用华西黉医自动识别并自动结构化出院证医嘱,用药复诊复查自动跳转华医通互联网医院,实现患者“离院不离医”院外诊疗管理,便捷患者复诊就医。




北京协和医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杨敦干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人员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环境氛围的综合反映。医疗工作有其独特的自主性、复杂性,很难仅凭规范和制度管理到位,因此医院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如果把医院比作一棵树,医院的成果、技术、质量、安全、病人满意度是果实,而这一切是通过人才完成的,所以人才是树的主干,但树活在空气和土壤之中,所以空气、土壤就是医院的文化和生态。协和医院与党同龄、与国共运、与时俱进、与民常在,应该说提高我国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是协和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协和医院着力诠释学术协和、品质协和、人文协和的医院文化建设内涵。关于学术协和,作为一家“国家队”医院,应用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是基本使命,协和医院要努力成为新技术、新理念、新知识的发源地。关于品质协和,品质是一家医院的生命线,要将患者的性命和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关于人文协和,一家医院不光要有大楼,更重要的是要有大师、有大爱,协和医院始终强调大爱才能成就大医,让医德与医术有机统一起来。协和医院发展历史中,涌现出张孝骞、林巧稚、曾宪九等一大批德高医粹的医学大家,他们的精神与医院文化融为一体,形成了忠于科学的事业精神,忠于人民的奉献精神。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和老师的言传身教,将协和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健康报社党委委员、总经理闫丽新


大型公立医院是急难危重患者看病就医的希望所在,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是医学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展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建设和发展成果的闪亮名片。自2014年以来,健康报社发起并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大型公立医院发展会议,累计邀请到数百位医院管理者进行交流和研讨,见证了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辉煌历程。今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报道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最新动态,解读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好公立医院探索路上的典型经验,此次会议致力于搭建好推动公立医院交流沟通的平台,聚业界精英,共同探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携手为推动公立医院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贡献力量。




会议开幕式和主旨演讲环节由健康报社党委委员、总编辑孙伟主持,主题报告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廖家智主持。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吴安华主持的圆桌对话环节,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秦彦国,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王定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党委书记刘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徐小平等嘉宾围绕“人性化、功能化、智能化”这三个关键词,结合自身实际展开讨论。


在会议现场,还举行了“2025年大型公立医院发展会议”旗帜交接仪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将于明年值建院110周年之际成为会议东道主。




文:本刊记者 杨金伟 孙艺

图:张丹

审核:孔令敏 陈飞 杨金伟

制作:中小卫3号

中国卫生杂志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聚焦卫生发展热点,融入卫生改革潮流,行业管理者决策者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