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咸阳|一泓清水绕村流

时事   2024-11-14 13:00   陕西  

一泓清水绕村流

——泾阳县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纪实

核心提示

为加快推进陕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突出抓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将我市泾阳县确定为试点地区。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县之一,该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做足“水文章”,集中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整县推进”试点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8镇1街办71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占全县行政村数量的48%,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泾阳模式”,为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了“示范引领”。

泾阳县地处陕西省中部,为“八百里秦川”的腹地,素有关中“白菜心”的美称。近年来,结合陕西乡村振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工作,生态环境部将泾阳县确定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县之一。

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泾阳县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从“污水靠蒸发”到“清水绕人家”,农村生活污水如何做到资源化利用,实现废水变“肥水”?

泾阳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屈家村试点工程(航拍照片)。

11月8日,记者实地走访该县王桥镇、云阳镇、兴隆镇等地,全面了解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治理情况先进经验及治理模式。


变废为宝

污水实现循环再利用



立冬过后,王桥镇屈家村连片种植的柿子园迎来了丰收季,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群众正忙着采摘,田间地头一派购销两旺的繁忙景象。

村子南头,一个巨大的圆形生态塘里,池水清澈透亮,塘中喷洒而下的细碎水雾,在阳光照耀下泛起光芒,一汪清水顺着渠道流向农田。

旁边的湿地内,美人蕉叶繁枝茂,在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生态塘边,正在摘柿子的村民说:“以前这里是一个臭水渠,恶臭味儿老远就能闻到,改造成湿地后环境好,成了咱遛弯的好地方。”

屈家村毗邻泾河,三个自然村547户,2100多村民,人口相对密集,生活污水产生较多。在实施农村污水治理之前,村子过去的排水渠,由于年久失修水位下降等原因,这条渠成了一条污水渠、垃圾渠,群众意见很大。经过持续治理,这里变成了景色宜人的生态湿地,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首场硬仗”,而污水处理就是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硬骨头”,对于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旅游示范县的泾阳来说尤其如此。

泾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起步早,借助全省黑臭水体治理的契机,泾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黑臭水体开展专项排查,摸清了黑臭水体的成因。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泾阳分局按照“规格先行、统筹实施”的思路,制定了《泾阳县农村污水治理2021-2025专项规划》及《泾阳县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将全县148个行政村全部纳入,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分区分类,科学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屈家村是泾阳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示范点,采用污水处理站与涝池相结合。

“屈家村黑臭水体是两个连通的涝池,总水域面积462平方米,通过新建污水处理站,涝池清淤、设置人工湿地等,并在渠道上建设截流井,实现雨污分流。”屈家村污水处理站运维人员彭建安说。污水进入A20一体化设施,处理后水质符合一级标准,后排入涝池改造的生态塘。处理过的污水还能用于浇蔬菜、浇果园,为村民们节省了不少水费。

据悉,屈家村是县级种植示范园,全村香菜种植面积30亩,产值约30万元。每年种植一季香菜需要浇水13-15次,经过处理达标后的水用于农田灌溉,全年可节省用水约31200立方米-36000立方米。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蓄水灌溉型涝池,既能解决涝池黑臭的环境问题,又能使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让废水变‘肥水’。”彭建安解释道。

依照屈家村治理的成功实践,该县先后完成了王桥镇屯杨村、兴隆镇白王村、三渠镇三渠村等地的黑臭水体治理。


典型引路

因地施策改善环境



农村美不美,低头先看水。党的十八大以来,泾阳县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关决策部署,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研究部署、重点推进。泾阳县坚持生态化、资源化,以用促治,一镇一策,分区分类,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泾阳县云阳村级污水处理站(航拍照片)。

“看,水真清,洒水车在这里取水对街道进行喷洒。”在云阳镇大里村污水处理站,运维人员李崇德拧开消防栓一股清水喷涌而出。

云阳镇大里村污水处理站日处理生活污水495立方米,受益群众1万余人。这里的污水处理站主要采用“生态沟渠+岸带修复”方式实现水体净化,改造生态沟渠,对农灌回水进行处理,实现灌排功能,水下养殖鱼儿,种植紫花狐尾草、黑藻等水生植物,一到夏季站内各种绿植和花丛随处可见,令人流连忘返。

工作人员在泾阳县云阳村级污水处理站沉淀池打捞漂浮物。

李崇德说:“这个站靠近云阳镇区、污水排放量大、浓度高、管网较为完善,适合于有动力的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

从“黑臭水”到“清如许”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呢?记者看到,污水首先通过管网先流入格栅池、调节池,然后流入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等经过处理后,达到一级标准B级排放标准,最后流入湿地。

泾阳县云阳村级污水处理站涝池。

“污水处理站既要建得起,更要用得好。”聚焦这一目标,泾阳县加强部门协作,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在人口集中村、重点村、示范村等,确定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生态涝池修复等多种治理路径,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实效。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和运行的污水处理设施43座,其中污水处理站29座,污水收集池14座。已完成8镇1街办71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占全县行政村数量的48%;累计完成农村无害化户厕改造74525座,卫生厕所普及率94.1%。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95%以上,农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普遍增强,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泾阳模式”,为陕西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了“示范引领”。

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泾阳分局副局长孟建瀛介绍:“我县按照分类实施、因地制宜,第三方机构运维、财政兜底的总体思路,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梯次推进,最终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以用促治

汩汩清流惠民生



在泾阳县,分散在村子、乡镇的一座座污水处理站,巧解生活污水治理及黑臭水大难题,让原本的生活污水摇身一变,成为滋润幸福生活的汩汩清流。

试运行中的泾阳县兴隆镇兴隆村生活污水处理站项目。

一年来,泾阳县聚焦问需于民,指导各地在重点村、中心村、镇区等不同类型地区开展治理试点。在兴隆镇兴隆村,新建的污水处理站正在试运行,站内干净整洁,一体式污水处理设施正在高效运转。

陕西颖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施工负责人王鹏关说:“我们公司主要建设运行污水处理站,兴隆污水处理站项目总投资239万元,日处理污水200立方米,有效解决了镇区及周边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问题,受益群众有3000余人。”

该公司建设的多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占地少、站点美观,工艺上采用A20一体化处理方式,出水水质稳定;控制上采用全自动监控系统,控制设备运行,不仅美观、绿色环保,还可以用于灌溉。

污水治理,财政是如何保障的?泾阳县在实地调研、反复论证、与群众交流座谈的基础上,不断寻找污水治理新出路,每年将农村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经费列入县级生态环境工作年度预算,引入第三方专业运维模式,推动形成以县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为管理主体、村委会为配合落实主体、群众为受益主体、第三方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事实证明,这套体系符合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实际情况。

如今,该县几十个村庄实现“华丽蝶变”,村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者。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乡镇,污水横流、乱排乱倒情况基本消除,群众发自内心感叹,村庄更美了,污水变没了,心情也变得更好了。

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泾阳分局党支部书记、局长陈大伟表示:“近年来,泾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农村污水治理当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通过机制、模式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全力以赴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走出了一条符合泾阳实际的生活污水治理道路,让泾阳的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从“黑脏臭”到“清净美”。泾阳县以“水”为笔绘制生态画卷,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美”不胜收的宜居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记者手记


长期以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都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短板。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泾阳县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有序地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新路子,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记者在走访中,每到一个镇村,村内环境干净整洁,水清、景美,过去污水横流、垃圾乱倒的情况基本消除,美丽村庄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污水靠蒸发”到“清水绕人家”,泾阳的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海报轮播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桦/文
何城城/图
姚坤雨 邓昊辰/视频
编辑:陈静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声明: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往期回顾

咸阳前三季度新增内资投资额861.44亿元

咸阳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升级至橙色预警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光影咸阳|咸阳蓄“热”待发→

小咸探秦 | 非遗系列之“00后”非遗手艺人,带着面花技艺走向全国


咸阳日报
传播党的声音 反映群众意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