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水准肿瘤医院的诞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是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和深圳市政府联合创办的市属公立医院。其2017年3月正式揭牌运营,2022年5月创评三级甲等,也是目前深圳市唯一一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同年10月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医院引进了国内外多个肿瘤放射治疗团队,并接入国家肿瘤防治“一库一网”远程会诊系统,全方位提供高水平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肿瘤综合性治疗服务。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准,医院计划新建一栋高10层的质子肿瘤治疗中心,涵盖肿瘤医疗、科研、教学、医疗延伸服务,并集合国内外先进的肿瘤诊疗手段及技术。作为“深圳市重大民生工程”之一,质子中心项目的总建筑面积约3.5万㎡。其中,地下1~3层为质子治疗室及配套医疗用房,地上10层为诊室和病房等。项目配置有IBA ProteusPLUS质子治疗系统,包括4间360°旋转束治疗室和1间固定束治疗室,同时配套300张床位。
何为质子治疗?
放射疗法一直以来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疗法也在不断升级。其中,质子治疗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放疗技术之一。
质子治疗的全称为质子放射治疗,其原理是通过质子加速器,把质子射线加速到特定能量并准确投射到肿瘤组织内,实现对肿瘤无创、精准的“照射”打击。传统放疗常用的高能X射线治疗方式,会持续穿透正常组织、器官,导致损伤和毒性;而质子治疗可以提供特定深度的辐射剂量,在皮肤附近以及到达肿瘤之前抑制能量的释放,到达肿瘤时又会瞬间释放大剂量的能量,之后又马上停止,实现“定向爆破”且后方不再有射线照射剂量,也几乎不会伤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细胞组织。
作为放射治疗领域的“新秀”,质子治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小、复发风险低、短期和长期副作用小。因此,所有适合接受放射治疗的群体,基本都适合接受质子治疗,包括脑部、眼部、头颈部、乳腺、肺部、食管、肝脏、直肠、前列腺等部位的多种恶性肿瘤。另外,质子治疗在治疗儿童早期实体肿瘤上也有极大优势。
虽然称之为放疗界的“新星”,但其实质子治疗的历史已有50余年。那么质子治疗为什么还没有被广泛普及呢?主要是出于几点原因——首先是质子设备本身高昂的售价与维护成本:通俗来说,质子治疗首先需要一系列工作原理复杂的系统和设备来产生质子,通过回旋加速器对质子进行加速后,再让接近光速的质子进入患者体内,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售价不菲的设备即意味着大额的前期投资以及运营过程中的高额维护成本,回收周期过长使得很多医疗机构“望而却步”。
IBA ProteusPLUS质子治疗系统:
一套质子加速器+四间360°旋转束治疗室+一间固定束治疗室
其次是设备巨大的占地面积以及冗长的建造时间:质子治疗中,最“吃”面积的是粒子加速器。患者日常看到、接触到的只是小型、密闭的治疗室,而治疗室的另一端,其实连接着体积庞大、不断运转的粒子加速器。因此,质子中心的建设通常需要预留出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容纳空间,也因为其体量庞大,选址常常成为棘手的问题。如此精密的大面积建造,工程量和建造所需的时间更不必说。
华南首家公立质子中心
上述种种挑战,都或多或少阻碍了质子治疗的广泛应用。截至2019年底,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投入使用的质子治疗中心只有4家。但是,质子治疗中心的建立有着巨大的意义与价值,能给无数患者带去更多康复的希望,因此近年来各地机构都在积极引入相关设施。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全国范围内正在建设的质子中心有24家——深圳市肿瘤医院的质子治疗中心也是其中之一。2021年,质子中心成功申请到华南地区首张质子设备大型配置许可,计划于2024年投入使用,将成为华南首家公立质子肿瘤治疗中心。
在项目还没有正式移交之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便早早协同医院相关人员,对国内同类型项目进行逐一考察,包括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广州泰和肿瘤医院等,为后续的管理策划奠定了基础并汲取了相关经验,确保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招标设计等子项,以及防辐射、质子设备吊装等专项策划的顺利开展,保证质子中心万无一失地落地。
建设中的质子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改扩建工程(二期)
兼容人文与自然的治疗性景观
医院类项目往往有别于常规的民用建筑,是涉及专业最多、流程最复杂的项目类型之一。质子中心位于肿瘤医院总体布局的西南侧,占地约6000㎡。由于质子中心本身承载了一系列高精尖的设备,配套设备在实施上难点颇多,对它而言,首要面临的难点便是,如何既突出本身的科技感与重要性,又不能过于突兀,与老院区“脱节”。
因此最终,质子中心确定了相对简洁的外观形式,以干净的形象呼应设备的品质,在色彩的选取上也尽可能与院区已有建筑呼应。质子中心基地南侧有自然形成的小山且树木茂密,立面设计以此为灵感,把山体的走势通过折线感的线条造型体现在体块及立面上——山体的折线走势富有转折的意味,以此传达期望病人痊愈、恢复健康生活、实现美好人生的寓意。
质子中心的景观设计着眼于人文主义,遵循治愈性和自然的原则。场地景观的设计不是硬性植入用地,而是作为周边景观的延续,自然生长进入。由于地下室面积较大,用地绝大部分区域都无法采用深覆土方式,所以景观植物避免使用较为高大的乔木,为病人、访客及工作人员在视觉上提供一个开敞、通透、自然的室外休闲空间。这样的治疗性景观在疾病的康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外立面夜景-效果图
由于场地内部可能存在一定辐射剂量,所以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视觉上的美观,还要利用植物将对人体有危害的区域以及设备隔离开来,保证病患以及访客的安全。同时,建筑进一步结合屋顶与垂直绿化,以打造一个健康、生态、疗愈的治疗环境。
总体而言,质子中心的室外景观虽然简约,但仍通过细节设计营造出宁静且有层次的户外体验。当人们在其中漫步、放松身心的时候,不会注意到地下其实有大量精密的设备正在运行,人们可以从略显压抑的治疗氛围中短暂脱离出来。
平面布局上,设计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将质子治疗的主要空间置于地下,门诊和住院安排于楼上。楼内的动线设计借用了舞台设计的理念:光鲜亮丽的公共区域就好比舞台上的表演区域;紧张繁忙的医护区域则像后场——通过内部竖向交通核及通道,将医技各个部门紧密串联起来,但水平及竖向交通互不交叉,流线相互独立。
大厅-效果图
为实现最优治疗体验,病房均朝南向设置,不仅能保证病房的日照时间,还能让患者充分享受室外的景致。护士站等医疗空间位于北侧,以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大化为优先考量。每个病房入口都设有分护士站,方便护士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情况。
全过程咨询,跑赢时间
明确了设计与实施方案后,质子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重重难点。从条件上来说,项目地处岩溶地貌,施工条件复杂;从技术上来说,质子治疗的医疗工艺技术含量极高,设备安装精密度要求非常严格。在这样的情况下,更需要参建各方集思广益,加强科学管理、科技赋能,共同攻坚克难。
为了更好地协调各方团队,确保项目按计划节点有序推进,质子中心项目引入了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专业团队,成为全国范围内首次实践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医院项目。
质子中心全过程工程咨询实践-医疗工艺管理
相关团队在接到任务后,首先进行了详尽的前期策划,对项目整体的空间与工期进行了周密的排布,并与设计单位共同推动施工图设计,充分协调施工顺序,弥合了设计与实施间可能存在的信息差。例如,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封顶之后,咨询团队就开始介入质子场地施工条件的准备工作,为质子设备的安装“保驾护航”。
质子设备非常庞大,所有的进场设备加在一起大概有两百个集装箱,其中最大的零件重量达到240吨。为了完成现场的吊装,需要安装、配备一台400吨的吊车。经过前期策划与提前预判,相关团队已提前安排好集装箱的进场与排布次序,对吊装平台提前进行浇筑,从而确保质子设备顺利进场后可以第一时间开展安装工作,大大压缩前期准备时间。
2023年2月27日质子设备回旋加速器吊装成功
通过一系列的优化,质子设备从安装到调试,大约只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常规操作需要耗时两年半),将工期缩短了整整一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优化成果。不仅如此,设备厂家提前入场,针对现场情况进行实勘给出调整意见,同样为质子中心的快速投入运营贡献了力量。跑赢了时间,就意味着质子中心可以更早地开放,为广大患者服务,为更多的患者争取了获得治疗的可能性,也让他们能够看到更多康复的希望。
如何做到万无一失?
质子治疗所需的高精密设备,对于环境的变化与振动非常敏感,因此对建造提出了相当“苛刻”的要求。例如,质子中心在前两年内,要求设备使用期间的变形差异沉降值差不得超过3mm,且振动要尽可能控制,否则会对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极大影响。然而,项目所在地属于岩溶地貌,整个地下岩层中分布着大量的细小溶洞和岩系,见溶洞率到达80%;再加上地铁14号线会从医院旁穿行,还有非质子区大量设备的运行,都有可能造成建筑整体的振动——形象地来说,就是要在“喀斯特地貌”上建一座不会晃动的房子,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施工团队、设计团队以及专家团队提前进行讨论,前后经历了八次专家论证,最终围绕桩基工程制定了专项的溶洞施工方案,并决定采用混凝土端承桩的承载体系。首先,要对每一根桩下进行点对点的超前钻勘探,探明地下持力层的分布位置,确保所有的桩都能够落在持力层上。打桩完成后,还要对桩底进行注浆,封闭下方岩层的溶洞岩系,以预防地下沉降的发生。相关的振动也在前期就进行了评估,并由专业评估单位对地下振动条件进行分析,明确了减振措施,确保质子设备不受影响。项目结构施工完成后,第三方监测结果显示,建筑整体沉降最大值仅为1mm,远远小于之前的技术要求,为质子设备的正常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质子治疗区的防辐射措施也是项目建设的另一大重点。为了隔绝质子设备在使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射线与中子辐射,设计方案在六个部位增设了6块巨大的钢板墙,墙体最大尺寸达到6×6.8m,重量达到了144吨(六块钢板总重达487.1吨),并且需要嵌入平均厚度达2~3m的混凝土墙体之内。在实施的过程中,参建各方同样进行了多轮的方案讨论,最后确定“分片安装、逐层锁定”的安装原则。同时,在工厂对部分钢结构提前进行预拼装,确保现场能够一次性吊装完成——这一操作缩短了大概半个月的工期。
除了利用钢板的隔绝性,混凝土墙体自身的浇筑质量同样至关重要。质子中心的混凝土墙最厚的地方达到了4.68m——这一类大体积混凝土很容易开裂或产生空洞,尤其是在墙体中间埋设很多管道的情况下。
大型混凝土浇筑模拟
为此,施工团队采用了方案先行、样板先行的方式。项目在前期选择了四家混凝土供应商,进行了六次混凝土适配。同时,施工团队在项目门口先做了一个4.68×4.68×4.68m的等比例样板模型,在预留管道的前提下进行了试浇筑。浇筑完成之后,按照特定的要求,对现场养护工作进行严密的监控。最终,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墙上一条裂缝都没有,百分之百符合要求;而预埋的管道接口也在BIM和三维扫描等技术的帮助下,将精准度做到了毫米级别。
BIM+二维码应用
质子治疗打造先进医疗城市
评估一个城市的肿瘤治疗水平时,质子治疗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硬性指标。质子治疗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已成为国家和地区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肿瘤治疗领域。质子设备在不断进行研发创新的同时,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质子治疗设备已于2022年上市,这意味着质子治疗的普及指日可待。
深圳市首个质子治疗中心将极大地推动本市肿瘤医院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质子中心将填补深圳质子治疗的空白,加快缩小深圳与全国医疗中心城市之间的差距,助力深圳建设成为医疗先进城市,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竞争力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的辐射能力。
出品方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栏目制作
建筑档案
深圳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
建设大事记
2019年11月8日 项目移交接收
2019年11月19日 取得可研批复
2019年12月28日 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2020年4月23日 总包进场
2020年10月16日 取得概算批复
2021年4月30日 地下室底板开始施工
2021年9月29日 地下室结构封顶
2022年4月21日 主体结构封顶
2023年2月27日 质子设备回旋加速器吊装仪式
2024年1月19日 竣工验收
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深圳市科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HKS 豪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深圳市星火电子工程公司
本栏目是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出品的深圳重点项目深度记录栏目,以影像以及文字记录建筑匠心如何构筑城市未来。《城市建设者》聚焦大众对深圳生活以及深圳建设生产的关注,联动建设产业链条中的平台和各个端口,实地探访、调研、对话多个不同类型项目,以跟踪、记录的方式对话深圳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旨在探索和呈现深圳宏大的城市建设的背后,多方共建、群智群策的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设机制。我们期望这些公共建筑为城市起到传达文化使命感、共享社会机能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公共价值和城市文化空间的生成方式及社交属性,或将推动中国城市人居空间的改善、文化自信的培育以及社会公平发展。
本文由建筑记录人原创撰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欲给档案君提供宝贵建议,请在建筑档案公众号中留言。
内容投稿邮箱:jzda0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