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就不会错过,更多精彩内容啦~
工资总额制度是国央企特有的一种薪酬管理模式,它的基本逻辑是:工资总额随企业效益波动,确保薪酬与业绩挂钩,控制支出,防止浪费。看似一个精妙的制度设计,既能激励企业提升效率,又能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因复杂的人情网、利益分配矛盾等问题,显现出“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的一面。
工资总额制度的逻辑与优点
1. 工资总额如何定?
工资总额,通俗点讲,就是企业每年可用于支付员工薪酬的“钱袋子”大小,由企业利润完成情况决定。其计算公式为:
核定的上年工资总额基数 × (1 + 效益指标增减率 × 效率调节系数)
这一公式的核心思路是:
效益增则工资增:企业效益好,员工也能分到更多利益。 效益降则工资降:如果亏损,薪酬总额可能缩水,倒逼企业“节衣缩食”。
2. 制度设计的“三大好处”
工资总额制度被国资委誉为国企改革的成功案例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不再出现亏损企业照发工资、涨工资的现象,企业必须努力盈利才能提升薪酬空间,从源头遏制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倒逼企业精简冗员
工资总额固定,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换句话说,员工越多,分到的钱越少。这就让企业不得不精简冗员、优化岗位,提升人均效率。调节行业收入水平
工资总额制度从宏观层面平衡了行业间和企业间的薪酬水平,避免了同属国企但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维护了“公平”基调。
现实中的“骨感”:五个典型争议
尽管制度设计初衷良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工资总额制度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以下五个典型案例,揭示了基层员工的“苦辣酸甜”。
1. “蛋糕切分”矛盾:谁都想拿大头
某三级公司年度批复工资总额2000万:
班子成员5人,人均60万,占300万; 中层20人,人均25万,占500万; 剩余1200万由150名基层员工分,人均8万。
虽然表面看起来班子成员收入合理,但实际上“切蛋糕的还是那几个人”,分配规则的主导权掌握在管理层手中。而基层员工的份额小,涨幅少,容易引发不满。
2. “按关系分配”压榨基层
理论上,薪酬分配应该“按劳分配”“按功分配”。然而在实际中,常出现“按关系分配”甚至“自肥”现象:
同岗位的员工,有人月薪过万,有人仅五六千; 同样的工作量,有人年终奖大几万,有人分文没有。
不公平的分配方式,让基层员工感到被剥削,甚至逐渐失去工作的积极性。
3. “减员增效”:淘汰基层、保护关系户
某企业在工资总额下调10%的情况下,为保证管理层收入不受影响,提出“末位淘汰”政策:
清理绩效排名靠后的10%,通常是无背景的“透明人”或基层“前朝遗老”。 结果是管理层冗员依然存在,而一线员工因缺员加重了工作负担。
降本增效表面上是“优化”,实际却变成了“基层吃亏,领导获利”的恶性循环。
4. “干多干少一个样”:激励机制缺失
某三级子公司经营业绩突出,任务完成超额。但由于上级二级公司整体盈利下滑,其工资总额未获上调:
效益好、任务多的企业,与效益差的企业拿一样的薪酬。 基层员工感叹:“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缺乏正向激励机制,员工自然失去拼搏动力,“躺平”文化逐渐蔓延。
5. “外包不划算”:效率提升难掩总成本增加
由于工资总额限制,企业对新媒体业务选择外包:
聘请新媒体公司每月花费6万元; 自行招聘两名专业人员,仅需2.4万元/月。
虽然工资总额控住了,但实际用人成本反而更高,这种“成本转移”非但没提升效率,反而浪费了资源。
破解工资总额困局:从理想到现实
要让工资总额制度真正发挥效能,需要对其执行过程中的“念歪的经”进行矫正。以下几条建议,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启发:
优化分配机制,注重绩效公平
建立透明的薪酬分配机制,确保同工同酬,优绩优酬; 对管理层收入设上限比例,向基层倾斜分配资源。
加强管理层考核,减少臃肿冗员
通过岗位竞争、绩效评估等方式,淘汰低效管理人员; 对冗员问题采取柔性措施,如调岗、培训或提前退休。
强化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积极性
奖励效益突出、任务繁重的子公司,让“多干多得”成为常态; 推行弹性薪酬制度,根据具体项目和岗位灵活调整收入水平。
科学用人规划,避免资源浪费
合理评估外包与自用的成本收益比,避免因人力限制导致更高的总成本; 优化劳务派遣比例,兼顾灵活性与稳定性。
结语:制度之外,还需管理智慧
工资总额制度从设计上看,是推动国央企提升效率、控制支出的好工具,但制度的落地执行更依赖于管理智慧。如果分配机制长期失衡、激励机制缺失、管理层无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那么再好的制度也难以挽救基层的失望。
制度再精妙,也只是工具;而公平与效率的实现,才是国央企改革的真正目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