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捉人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简历

文摘   时事   2024-04-22 20:22   英国  
当地时间4月17日,周三晚上,一群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者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集会,表达对学校处理反犹太主义问题方式的强烈不满。此次集会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沙菲克博士在国会众议院的一次听证会作证后发生的,这次听证会旨在评估校园内的反犹太主义现象,并且校长承诺将严厉打击与加沙战争相关的未授权学生抗议活动。4月18日,纽约警察涌入哥大,展开对抗议者的逮捕活动,一共抓捕了100多名学生。值得一提的是,警察是在哥大校长的要求下介入的:

沙菲克在周四写给纽约警察局的信中写道,她“认定此次集会及相关破坏活动对大学的正常运转构成了明显的威胁”。纽约警察局巡逻队长约翰-切尔(John Chel)在被要求对抗议活动进行定性时表示,“明显和现实的危险”是由哥伦比亚大学定性的,而不是由纽约警察局定性的。切尔说:“从这个角度来看,被捕的学生是和平的,没有任何反抗,他们以和平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想说的话。”由此可见,警察们都觉得哥大校长太极端了
以下是哥大校长简历:
米努什·沙菲克(Minouche Shafik),女,1962年8月生,埃及亚历山大港人,现持英美双国籍,经济学家、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1979年-1983年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与政治专业学士学位

1983年9月-1984年5月 美国国际开发署开罗分部经济分析员

1984年5月-1985年8月 美国国际开发署开罗分部评估干事

1985年-1986年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6年6月-1986年8月 美国国际开发署达喀尔分部顾问

1986年-1989年 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7年1月-1989年3月 牛津大学经济学导师

1988年8月-1988年10月,世界银行政策、规划和研究司公共经济部顾问

1989年7月-1989年12月 世界银行政策、研究与对外事务司发展经济部顾问、副部长

1990年1月-1990年12月 世界银行政策、研究与对外事务司国际经济部经济学家

1989年9月-1991年12月 牛津大学经济学与数据研究所非洲经济研究室研究员(Unit for the Study of the African Economies,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1年1月-1992年5月 世界银行负责《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经济学家

1992年4月-1994年3月 世界银行中欧司国家经济学家(Country Economist, Central European Department)

1989年-1994年 乔治城大学兼职教授

1994年4月-1995年12月 世界银行中东北非司副司长、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高级经济学家(Senior Economist, Office of the Chief Economist)

1996年1月-1996年6月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访问副教授

1996年8月-1999年1月 世界银行私营部门与金融司、中东北非司司长

1999年2月-2003年4月 世界银行副行长,分管私营部门发展和基础设施业务

2003年5月-2004年9月 世界银行副行长,分管基础设施业务

2004年10月-2008年3月 英国国际发展部国家方案司司长(Director General, Country Programmes)

2008年3月-2011年3月 英国国际发展部常任秘书

2011年4月-2014年7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2014年8月-2017年2月 英格兰银行副行长,分管市场与银行业务

2017年9月-2023年7月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校长

2023年7月至今 哥伦比亚大学校长

顺带一提,我们之所以能够得知如此详细的简历还得得益于她在2020-2023年间担任了英国上议院的议员,上议院提供了这份简历。参见:
https://www.parliament.uk/globalassets/documents/commons-committees/treasury/Dr-Nemat-Shafik-CV.pdf

现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哥大校长的阿拉伯裔身份在当前事件的背景下具有高度的讽刺意味。不过,只要简单扫一眼这份履历就会意识到这位哥大校长过去的经历是多么亮眼,任职过的地方包括了两个国家的政府部门(美国国际开发署、英国国际发展部、英格兰银行)和两个最关键的国际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在另一所知名院校当过六年的校长。因此,此次逮捕事件不仅仅是对西式政治正确的讽刺,因为完全不同于与国内国家主义者所想当然的那样,这位校长的履历过于出彩了。开玩笑的说,我们可以发现哥伦比亚大学是一个副部级单位,其校长是副部级待遇
毫无疑问,哥伦比亚大学是经过深思熟虑来挑选其校长的,米努什·沙菲克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治理方式显然获得了哥大董事会的青睐:

哥大校长的简历体现的自然是某种官僚和学术界的结盟,但是问题并不是某种精英流动,而在于:高校校长的任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为?这一制度是否向来如此?学校董事会是如何接受这类意识形态的?学生与教师是如何理解,如何抗争,如果没有抗争,为什么没有?不同高校的校长是否都是这种选拔方式?这些高校在所在城市与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显然,必须要理解这些特定的制度过程,才能理解当前的境况,而不是通过“政治正确”、“官商学勾结”、“跨国资产阶级”这些大词就能解释的。同样的,如果想要产生有意义的在地抗争,也需要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

无知路上
我们是无知路上的孩子,在寻找着路的两端,难免迷茫,难免彷徨。而我们与你一道,一起在这条路上摸索,去咀嚼,去寻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