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在藏语中念作“纽枯”,这一名词表明了它最初的材质便是竹子。竹子在藏语中称作“纽玛”,而“纽枯”的“纽”正是取词“纽玛”,“枯”则表明“小”或者“部分”,因而可以将藏语“纽枯”直译作“短竹”。
《丹珠尔经·工巧部》专门记载:书写藏文的工具是竹笔,为了便于书写不同的字体,分为圆竹笔和三棱竹笔,是采用高原上生长的一种箭竹,制作圆竹笔将其风干后削制;三棱笔则需要烟熏制比较柔软时削制。
竹笔的制作极具藏地特色。削制竹笔时,在削制时须在竹子上抹一层酥油或牛骨髓,浸润一些时日后挂在太阳下烘晒,直到竹面黄中透红,方可削制。另外在《知识总汇》中还写到,将竹子悬挂于烟囱口以烟浸入后将其削制成笔,再抹上酥油置入炒熟的麦子中,最后擦拭制成的竹笔似骨头般坚硬。
藏文用的竹笔一般产自墨脱等海拔较低的地区。鉴于藏文字体分楷体和草体,因此对笔尖切口的要求有所不同:前者偏斜向左,后者偏斜向右。常用的中型竹笔,长短约3-5寸,宽不过小指。笔尖向内一面,烫削成乌鸦喙之状。中缝粗细和切口大小,视所写字体大小而定,为了使初学书法者便于在习字木板上圈线,还要在笔杆下端靠近笔尖处刻一齿凸状痕。这种竹笔最大的缺点是笔尖不耐久磨,用笔人需随带一把锋利的小刀,以便及时修整笔尖。
藏地有谚语:“精于削,则精于写。”说的是削制竹笔的技巧之重要性。上世纪70年代,甘肃武威张义堡西夏遗址中发掘出土了两支竹笔:一支长13.6厘米,直径0.7厘米,以细竹竿制成,一头侧削成笔尖形,笔尖中部划开一道凹槽,没有使用痕迹;另一只长9.5厘米,直径0.8厘米,它的尺寸较短,应该是多次削制使用的结果。
其中,笔尖中部均划开有一道凹槽,按照传统藏文竹笔的制作与使用方式,凹槽是为了蓄墨,在笔尖正中开一道缝,再在着纸处削一切口,中缝的粗细和切口大小,亦可以按所写字的大小而定。笔尖凹槽从根部到尖部削得越薄,笔锋越锐。尖端切口越窄,出墨越慢,若是需要急写,则切口宜宽,出墨更快。此外,根据书写媒介的区分,划缝的方式亦可以有不同变化,比如藏地传统练习书法习惯用墙星,即木质写字板,为了在其上画线,也可在笔杆下端靠近笔尖处刻一齿状凸痕。
书写是文化的载体。用来书写藏文的竹笔犹如一根擎天巨柱支撑起这片雪域高原的文化传承。千百年来,这支戳破时空限制的笔,涓涓不息地流淌着亘古的智慧与灵气,记载着这个民族的过往。
(2025蛇年原创手绘台历,火热预售中,点击2025原创手绘台历,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