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遗失与找寻之书——
“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多么诡异的经历——安稳平和地工作了那么多年,突然在几个月之内,一切归零,不再被社会需要,自己的价值不再得到承认,这是一种多么虚无而幽暗的感觉。多年来一点一滴努力的累积,突然之间灰飞烟灭,这一切让他也不再敢相信这片土地。”
提到这本书的作者,就要先说说阿来。
我们都知道,阿来是茅盾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得主——41岁得奖(后来还有另一位41岁得主——徐则臣)!
而这本《十一月的此刻》的作者约瑟芬·约翰逊,则是普利策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得主——25岁得奖!
不仅如此,这本获奖之书——是他的第一部小说!说他是天赋型或天才型作家,一点儿也不为过。
在小说中,猖狂的干旱、无底的穷困以及残酷的社会体制,时刻蚕食着农庄百姓本就贫瘠的生活,大家皆自顾不暇,日日为下一顿而愁烦。但当太阳失明后,幸好有月亮的微光撑起了他们单薄的信仰。我不禁想到了约翰·斯坦贝克的《人鼠之间》、赛珍珠的《大地》。
书里的田园自然风光即便氤氲着悲凉、萧索的氛围,但实在太迷人了,一些乡居爱情的画面神似贫穷版的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蓝花》。
书中一男三女之间互不表露的单恋,最终并未迎来任何圆满的皆大欢喜,而以男主决然的一去不回头告终,结局可谓充满了遗憾……
而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阿来和约翰逊的文风也有诸多相似之处:雪域牧歌式的别样况味,字里行间漫溢着自然的脉动,浸透着浓郁的纯净与灵气。显然,故乡的山川草木滋养了他们的灵感,也足见他们对大地的慈悲与赤子之心。
这本书的文笔妙不可言!开篇就直击人心——
“十一月的此刻,是时候回顾一下我们一整年的际遇了。这个秋天,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既像是结束,也像是开始,曾因为太过靠近、太过熟稔而让我们茫然、使我们迷惑的一切,现在已经变得清晰而陌生。这一年真的好漫长,感觉比前十年所有的日子叠加在一起都缓慢,都意味深长。有那么多个夜晚,我感觉我们已然山穷水尽,可当那一刻真的到来,由于置身其中,一切又变得支离破碎、迷雾重重,我甚至都没能察觉那一刻的的确确到来过。
“现在,我可以用一种告别前尘往事的态度来回望那些日子了,那些比任何时刻都更加真切、更加有意义的日子。但是,世上的一切都不会彻底地结束,一切的过往都不可能被永远地抛却。”
◆更多精彩书摘,详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