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革” 对不起人民

乐活   2024-11-27 06:40   中国  

因公众号改版,如不星标公众号,今后就收不到每天的推文了,直到相忘于江湖。所以新老铁粉一定要点击左上方蓝字【设为星标★】这样才不会错过精彩内容。设置步骤如下图所示,只需三步。

 

来源:新大观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其发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

一是从自身情况看,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

二是从外部情况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而中国经济、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因此,40年前,是严酷的国内困境和严峻的外部压力,迫使我们走上改革开放之路——这是一种被迫的选择,然而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文革”结束时,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如何呢?

先看市民生活。城市市民基本上靠工资生活。

然而,从1957年到1976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1957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624元,1976年下降到575元,不进反退,还少了49元(曾培炎主编:《新中国经济50年》,第897-898页)。

很多生活消费品供给不足,需凭票购买。粮票,更是流行了40年,被称作“第二货币”。“三转一响一咔嚓”(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五大件置备整齐不到600元,但对很多家庭来说,虽个个心向往之却只能敬而远之。

服装从颜色到样式,单调划一,蓝、黑、绿、灰,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主色调。

由于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喜欢本号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卡片添加我们的新号,获取更多精彩好文。
住房相当困难。改革开放初期,上海180万住户中,按国家标准,有98万户为住房困难户,占了总户数的一半左右,其中:三代同室的119499户;父母与12周岁以上子女同室的316079户;

12周岁以上兄妹同室的85603户;两户同居一室的44332户;人均居住2平米以下的268650户。住房大多没有客厅,进门就是卧室,厨房,卫生间很多是几家合用。

再看农民的生活。安徽农村最有代表性。1977年6月,中央任命万里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到任以后,万里先后来到芜湖、徽州、肥东、定远、凤阳等地调研,所见所闻,使他大为震惊。他后来回忆说:

“原来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么低啊,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的样子。淮北、皖东有些穷村,门、窗都是泥土坯的,连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徒四壁呀。”


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田纪云:《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炎黄春秋》2006年第5期)安徽凤阳县有个前王生产队,紧靠津浦铁路。

这个10户人家68口人的生产队,4户没有门,3户没水缸,5户没有桌子。队长史成德是个复员军人,一家10口人只有一床被子、7个饭碗,筷子全是树条或秸秆做的。

安徽农村的情况并非个别现象。据原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统计的数字:1978年,全国农民每人年均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仅有74.67元,其中,两亿农民的年均收入低于50元。

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一角一分钱,1.9亿人每天能挣一角三分钱,有2.7亿人每天能挣一角四分钱。相当多的农民辛辛苦苦干一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生产队的钱。


邓小平打出的沉重“问号”!

我们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社会主义、共chan主义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是,大家看:“文革”时期搞的这种社会主义,难道就是我们千百万共chan党人流血牺牲所要追求的那个社会主义吗?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如此体现的吗?按照这样的社会主义继续发展下去,社会主义还有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吗?人民能答应吗?中国还有希望吗?

每一个关心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邓小平更是如此。从第三次复出伊始,他就对“文革”这样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这种“优越性”打出了沉重的问号。


1978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他说:

“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

这一连串的“问号”,实际上也是发出了重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信号。

社会主义绝不能够再像“文革”这样搞下去了,中国再也不能像“文革”这样折腾下去了。

 

全文到此为止,如果喜欢,请点下“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重要通知:因不可抗力,鹰眼阅览公众号永远无法再推文了,请新老铁粉一定要点击下方名片订阅新号,以免找不见了。我们将继续在这里每天推送经典美文,期待您们的不离不弃。 

👇

点击上方名片即可免费关注

山河美闻
高端精英读物,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提供顶尖阅读。更多精彩,欢迎免费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