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贵州工匠”、中国水利水电九局六公司邵阳项目经理刘裕2020年,40岁的刘裕喜得一女。女儿出生仅数日,他便因工作需要,北上中原任河南淇县特大型高品质机制砂项目经理。他带领团队仅用8个月时间,就建成一座年产1000万吨的砂石系统,刷新了同行业建设速度,彰显出“精工善建、精彩九局”的企业核心理念。
2001年中专毕业到水电九局参加工作以来,刘裕长期扎根一线,先后参建了多个重点工程项目,历任技术员、项目总工、党支部书记兼副经理、项目经理、分公司总经理等职务。2005年,面对鸭池河东风水电站扩机工程中压力钢管的吊装难题,刘裕与团队成员共同研发了旋转式人字形把杆吊装起重装置,组织编写了《东风水电站小机组压力钢管的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有力促进了工程履约,为东风水电站小机组按期投产提供了保障。2008年,在任董箐水电站金结设备安装总工程师期间,刘裕自制钢闸门安装专用工具,解决了土建预埋件安装不达标问题,保障了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荣获董箐水电站集团公司“优质工程”奖。2013年,在任黄金坪水电站砂石骨料加工系统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经理期间,刘裕主持和参与了《一种用于螺旋洗砂机的水下轴承结构》《一种用于砂石生产中胶带机组合式清扫器》等多项专利申请,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攻克技术难题的同时,刘裕不断地提升自己,主持撰写了《简易过水虑器的原理及设计制造》《强风条件下高频筛应用技术的工艺设计及试验》等论文。2019年,刘裕任陕西泾阳砂石骨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经理,组织编制了《北方不良地质情况下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案》,克服了征地难、无排土场、建设用地狭窄、工程量大等多重困难,提前实现了赶工期、追进度的总体目标,并主持研究了《一种胶带机的竖向支撑结构》,解决了中碎圆锥破给料机不稳定的问题。2020年,面对国内疫情形势复杂、工期紧迫、施工难度大、材料紧缺等挑战,刘裕与厂家紧密沟通,所建成的一座年产1000万吨的砂石加工系统,因布局合理、工艺简洁、除尘先进、环保节能,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该系统2021年的单日最高产量为6.2万吨,达到设计产能的150%。2022年的单月产销售量高达142.67万吨;2024年的单月产销售量更为153万吨,创下国内外同级别砂石加工系统的最高纪录。成绩的取得,与公司的通力合作及业内的支持密切相关,也取决于刘裕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强烈责任感。他时刻牢记“基建报国,服务社会”这一公司宗旨,胸怀一颗赤子之心,转战大江南北多处工地。无论是沿海地区40多度的高温环境,还是北方零下20多度的严寒气候,抑或是交通不便、地处偏远的山区,刘裕从未退缩。对专业技术的刻苦钻研和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使刘裕从一个中专生经过深造,获得大学本科文凭、高级工程师职称。2021年,刘裕参与建设的河南淇县二道庄和陕西泾阳两个机制砂石项目,被中国砂石协会列入“2020年度中国砂石行业大型绿色砂石基地名录”。2022年,刘裕作为第二完成人,与团队研究的《一种强风条件下运用高频筛的制砂系统及其方法》,参与了水电九局技术团队研究《GEPI(绿色环保节能智能)制备高品质砂石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多个奖项,并在全国推广应用。2024年,刘裕主持完成的《智能化系统在二道庄砂石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在外文科技期刊数据工程技术刊物发表,后续为公司在鹤壁赢得了11.5亿元的工程合同。迄今,刘裕主持及参与公司专利13项,获奖12项,自主创新成果已转化为重大社会经济环保效益。多年来,刘裕辗转数十个项目,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与家中亲人聚少离多。每次接到外出工作任务,他立即打起行李奔向新的工地。当人问及他对此有何感受时,刘裕道:“四海为家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事业、家庭不能同时兼顾,这是常有之事。既然选择了这一工作和这样的生活,就应该毫不犹豫地走下去。项目中的挑战,给我带来兴奋和激励;项目的成功落地,又给我带来成就感和满足。献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报效国家,这是应有的赤子之心,也是对我的最高褒奖,是我对家庭的最大安慰!”
供稿:劳动时报全媒体记者 肖立博
编辑:任德权
二审:曾万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