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 赓续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集各阶段历史之所长,是思想见地、精神文明、价值观念的整体展现,是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但令人扼腕的是,伴随岁月变迁、时光更迭,传统社会逐步瓦解,“耕读世家”、“六尺微巷”等等传统文化正逐渐式微。当前的社会正迫切呼唤新时代有新作为,固本中正中华文明之“魂”,开拓创新时代精神之 “形”。
守正中华文化的核心,即在整合优势资源,利用卓有成效的保护方式,积蓄博大精深的文化软实力,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和突出优势。创新时代精神的“外壳”,找准宣传突破口,认清差距不足短板,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明态度是发展传统文化的力量之源。若一味固步自封旧文化、画地为牢假文明,传承没有发展后劲反而坐井观天也会错失时代发展机遇。反之,若只重视形式的更新,一味只满足猎奇心态忽略文化根本,则使传统文化的发展成为无水之源。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守护传统文明的沃土,才是新时代发展新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固本守正是发展传统文化的根源。从李子柒烟火农趣受全球关注,到唐人街文化风靡世界各地;从海外孔子学院纷纷落地开花,促进“汉语热”的发展;到“一带一路”引领民族企业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牌”畅享全球离不开对于传统文化中精髓内核的深耕运作,是向五千年历史深处“只取一瓢”而幻化浩瀚的动魄。福建土楼的“四菜一汤”,既蕴含古代人的巧手妙工,又体现中国工匠精神的一以贯之;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将传统宫廷园林的亭台楼榭置于建筑的角角落落,使游客仿佛至于古时梦境。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在书画中、在建筑里,藏于喧嚣,隐于角落。守住传统文化遗产,绽放民族文明,才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我们独一无二的魅力。
开拓创新是发展传统文化的钥匙。传统文化这艘巍巍巨轮航行千余载,披荆斩棘、激流勇进的最终动力是追随时代创新发展。
一位诗人曾说过,“向着月亮出发,即使不能到达那儿,你也会落入繁星之中”。中华文明的发扬,如同历史长河的两岸,源远流长需要两者支撑,缺了一角都会使民族断流干涸。在传承中育新机、在创新中开新局,与时代精神共鸣,与发展同频共振,共同服务文化的新任务、新使命,真正实现中国的文化自信。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