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收藏里的乡愁故事 · 寻找文物中的民族记忆
2024年11月17日节目播出的宝贝亮相啦~
❖
【民国·青花龙纹梅瓶】
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员 瓷器鉴定专家 张如兰
点评:
这是一件梅瓶。
关于梅瓶的造型,从瓷器角度而言,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实例即为宋代作品。宋元明清各代均有梅瓶流传,但因时代不同,梅瓶在肩部、腹部以及整体线条方面均呈现出各异的特征。例如,明代的梅瓶底部收口较为紧致,不似此件收口那般宽大,且整体形态更为敦实,相较于此件显得矮胖。而宋代的梅瓶则普遍较高且瘦削,肩部不呈端肩状。因此,不同时代的梅瓶造型各具特色。
梅瓶主要用于装酒,而后逐渐演变为家庭陈设品,乃至用于插花。就这件器物而言,其以青花为底,白花为饰,这种装饰手法始于康熙时期,即以青花为地子,绘以白花图案。器物底部亦有一款识,其树叶形状的款识乃康熙民窑特征。
然而,仔细观察此梅瓶,可见其底部收口过于紧致,线条上并不具备清代梅瓶的特点。此件梅瓶底部收口过于生硬,线条僵硬,与清代康熙时期作品存在显著差异。
从龙头上看,其有两个角,且有眼睛、张嘴,下颚凸出。但此龙的下颚部分绘制得过于冗长,显得不够协调,缺乏生气。清代龙纹与明代龙纹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清代龙纹必定有双角。虽然此龙角具备清代特点,但下颚部分却显得不够自然。
此外,此龙的爪子也显得软弱无力,缺乏力量感,与鸡爪子无异。整体而言,此龙身形更像一条蛇,而非威严的龙。康熙时期的青花色调虽有此类色调,我们称之为“翠毛蓝”,但此件梅瓶的青花色调相较于康熙时期的典型作品而言显得不够艳丽,且平涂方式不当。
再来看此梅瓶的底部。其底足并未呈现出康熙时期常见的平削痕迹,且胎土较为疏松。此外,其底釉亦不符合康熙时期的特点。康熙时期的白釉通常较为沉稳,多为浆白釉,而此件梅瓶的底釉则呈现出白中闪青的淡青色。
综上所述,:这件器物应为民国时期的一件梅瓶真品。
估价:8000元
❖
【清代·紫檀笔筒】
中国青铜研究会秘书长 铜器鉴定专家 王荣琳
点评:
笔筒的材料颇为丰富,有瓷制的、铜制的、木制的,以及玉制的,材料来源十分多样。
在东西晋时期,士大夫阶层所推行的制度对笔筒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兼具陈设与实用功能的器具,笔筒在魏晋时期大量涌现。到了明清时期,几位皇帝尤为著名,尤其是清代,从康熙皇帝开始,高度重视中华文化的书法和绘画,对文房用具的珍视程度极高。到了乾隆时期,对文化的追求更是达到了狂热的地步,这也进一步促进了笔筒等文房用具的发展。
从制式上看,这个笔筒相当完好。它是一个完整的笔筒,无论是正面、侧立面还是底部,都保持完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笔筒往往采用活芯设计,芯部可以取出,取出后像一个望远镜般中空。这种活芯设计是从内部安装的,带有一个台座和一个卡子,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往里一摁即可装回,且从内部不易掉出,非常适合放置笔使用。底部平整,外部圆润,这样的设计使得笔筒在承受上下应力和横向应力时容易开裂,但挖空芯部后形成圆筒状,则有利于应力的释放,这实则是古人的智慧所在。这种设计贯穿整个明清时期的笔筒。
这个笔筒一直明晃晃地反光,但其木质结构中的木纹又清晰可见。这是紫檀的木质结构,可以观察到它牛毛纹般的棕眼。与黄花梨相比,黄花梨的结构上有时会有金星,但紫檀的这种棕眼较大,纹路较粗,却展现出一种狂风暴雨般的独特美感。
在做工上,这个笔筒直上直下,带有一点点弧度,包括其倒角处理都非常到位。笔筒的顶部本应平整,但它却带有一定的厚度,微微呈现出鱼脊背的感觉,这是老物件做工的特点。从您所说的情况来看,这个家传的老笔筒确实没有问题。
综上所述,这个笔筒的年代是清代的老紫檀笔筒。
估价:5-6万元
❖
【吴湖帆·仿陆天游山水成扇】
中国文物艺术品痕迹物证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 书画鉴定专家 严裕国
点评:
这是一柄成扇,落款为吴湖帆。1968 年,吴先生便已仙逝,尤其在晚年,他心情郁郁,故而晚年鲜少作画。在海派画家中,有吴待秋、吴华源、冯超然,加之吴湖帆,并称为“三吴一冯”,在海派中极为著名。
吴湖帆先生实则乃江苏苏州人氏。其祖父吴大徵,曾任湖南总督,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吴湖帆先生的爱妻名为潘静淑,同为苏州人。潘静淑出身苏州潘家,亦是名门望族。
吴湖帆先生十二岁时,便师从陆恢学画,但时间甚短。后赴日本游历,于其作品中,尤其是山水画,可窥见一丝日式山水的特点,即在山的半山腰处,云雾缭绕,此乃吴湖帆作品的一大特色。
此幅作品,题写清晰,乃仿陆天游春晓图之笔。陆天游,元代画家,同为江苏苏州人。从此画的构图与章法来看,并无明显的吴湖帆作品风格。因为这是吴湖帆的一幅仿古之作,已明确交代。他仿陆天游之春晓图,故而忠实于陆天游原作。从画工而言,包括松树的布局、山水的布局,皆是传统文人画的典型特征。
此面附有诗文,亦是吴湖帆所作,书画合一。吴湖帆先生曾言,其书比画好。此种观点,我也认同。因其书法,本就源于其精湛的工笔画技艺,加之家中多有宋徽宗藏品,故而他将瘦金体与魏碑结合,形成独特的吴体书法。其书法,观之极为舒适,极为吸引眼球。
此扇骨作者名为古平,在我印象中,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此人似为民间艺人,并无深刻印象。因诸多大家,包括傅抱石、陆俨少等,皆刻扇骨。吴湖帆之作,无论是真迹还是仿 品,皆更为讲究。故而,挂其名之物,皆极为讲究,皆依传统制式而出。此幅作品之加分项,便是扇骨。
综上所述:此幅作品从笔意、笔画、画法以及书法的结构来看,为吴湖帆真迹。
估价:8万元
【清代·金刚铃】
中国青铜研究会秘书长 铜器鉴定专家 王荣琳
点评:
这个铃铛极为漂亮。将其置于面前,其上所有纹饰的立体感极强,分外突出,予人一种工艺极为精湛之感。且如前所述,此铃之把为九股式样,这与一般铃铛的把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一般称其为金刚铃。
金刚铃,源于佛教。此金刚铃自唐代已有,但历经发展变迁。如此把为九股者,实为最高档次:外有八股,中间又有一股,共计九股。九股金刚铃档次极高,而我们日常所见金刚铃或金刚杵,多为四股或五股者,即外有四股,内又有一股,共五股,此最为常见。其上皆铸有佛头造像,金刚手菩萨手中所持者,即为金刚铃与金刚杵,皆为法器。
此铃与现今佛教寺庙所用之铃相同,皆为实用之器。观此铃,应非佛像中所有,而应为寺庙所藏。寺庙所藏之铃,做工更为精细,往往成对出现。如一金刚铃,再配一金刚杵,实为寺庙之法器,其中讲究颇多。
这件铃铛,工艺堪称一流。若以铜镜版别区分,此铃当属头版,工艺极佳。我们以为,其与明永乐时期皇家制作、进奉寺院之金刚铃相比,亦不相上下。其工艺、样式、铜质,皆大致相同。且自明至清,金刚铃之传承,纹饰基本无 甚变化,或许皆为宫廷档次之物。此为藏传佛教所用,若前往雍和宫参观,即可见此类金刚铃,且有比此更大者。观此铃之头像,即为藏传佛教之表现,汉人庙宇中则无此物。
此外,其上之一圈文字,即为嗡嘛呢叭咪吽。又有一莲瓣纹,此莲瓣纹唯有清代才有。鎏金佛像之底座,亦是此种莲瓣纹。乾隆以前与乾隆以后之莲瓣纹,皆有所表现。且此铃为双色铜所制,清晰可见。其把与铃身为分体铸造,后再合铸一处,铸造工艺难度颇大。下半部声音悠扬,上半部则较为坚固。青铜剑之所以做成复合剑,亦是如此:剑刃锋利无比,剑脊则坚固异常。铜质不同,但其强度该高时则高,而铃铛部分,则采用悠扬之铜质,使其发出悠扬之铃声。
我们鉴定结果为:此乃一件清代宫廷制式金刚铃法器真品。
估价:5-6万元
❖
【沈心海·《红楼梦》画稿】
中国文物艺术品痕迹物证司法鉴定中心副主任 书画鉴定专家 严裕国
点评:
从材料来看,这是一张典型的中国册页纸。然而,现今众多使用的卡板纸实则源自日本,于19世纪50年代传入中国。此类纸张不仅被用于最早吴道子等古代画家的画作,亦被当代活跃的画家们所采纳。但从材料的角度审视,这张纸与其所属的时代并不相符,它实为绢本,源自清朝中期偏后时期。
自上海开埠以后,经济迅速发展,众多画家纷纷涌入上海。然而,由于生意竞争愈发激烈,广告业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广告业的起源地——上海的一大特色。当时的广告主要涵盖美女海报,如胡蝶的雪花膏广告等厂商宣传,以及连环画等。此作品便呈现出一种放大版的连环画底稿风格,这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
观赏此作品,可以明显感受到其海派风格的浓郁。如同我们阅读小人书、连环画一样,北方的画家与海派的画家,如颜梅华、华三川等,在连环画创作上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此作品海派风格显著,且画工细腻。由于我对这片画面颇为熟悉,可以认出这是《红楼梦》的场景。同时,它也体现了沈心海作为晚清海派时期重要画家的一大特点。
沈心海的作品中,人物面部描绘、发髻的表现形式以及色阶色差的比例运用得极为到位,这是他与海派其他人物画家的最大区别。沈心海被誉为海派六十家之一,其师承钱慧安。在民国早期,他与吴昌硕、钱惠安及沈心海三人共同在上海豫园成立了豫园书画慈善会,这是当时海派最大的绘画交流平台,充分展现了画家们对于传统绘画的基本功力以及对艺术的追求。
至于这幅画作的真伪,从画风、画意、笔法、构图及章法等方面综合考量,经鉴定为沈心海先生的真迹。
估价:22万元
周日晚 22:00
黄河电视台《天下寻宝》
和你一起长知识
抖音、快手
搜索《天下寻宝》
只要你有宝贝
快拨打《天下寻宝》
公益鉴宝热线
0351-8302278
1558185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