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个中国记者节】这一路,步履匆匆不停歇

民生   2024-11-08 07:44   贵州  






黔西南日报社探索媒体融合记事:
这一路,步履匆匆不停歇
查必芳

2024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亦是《黔西南日报》创刊四十周年。时值第25个中国记者节之际,点开报社编辑记者制作的微纪录片《四十正青春》,记忆的闸门打开,一幕幕鲜活的场景闪现眼前,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四十年历程,多少探索追求,多少辛勤汗水,尤其在推进媒体深融的今天,报社探索融合发展的一些重要节点,贯穿于一条创新发展的记忆长线。


“永不消逝的电波”以及告别“铅与火”

1991年7月,年轻的我充满期待地走进位于州委大院内的一栋灰白色楼房,当时的黔西南日报社就在这栋楼的三楼上。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记者写稿还是用笔,印有“黔西南报”字样的稿纸一页10行、每行11字,这是方便编辑计算字数,利于排版。因为笔墨和油墨,很多老师习惯戴着袖套开展工作。那时为周三刊的《黔西南报》,稿件主要来源一是记者采写,二是通讯员通过信件投稿,三是接收新华社稿件。初入报社,我跟着老师们登记来稿、参加编前会、见习采访并编辑排版校对。编前会上,常常看到编辑们为一条稿子争论不休,为失误被批评。

没多久,报社与新华社建立供稿合作,安排要闻部编辑蒋桂龙和我,每周三晚上用传真机接收新华社电讯稿,用于编辑时事版,向读者迅速、准确传达中央精神。在信息缓慢的时代,我们每次先和新华社地方室老师电话沟通,然后用传真机接收稿件,州有关部门有时也通过报社接收的稿件及时开展学习。有时通讯不畅,接收稿件工作会到夜里一二点;遇到传真不清晰,我们便电话沟通新华社老师,用笔一字一句写清楚在传真纸上。有时也会每周两个晚上接收稿子,工作貌似枯燥但也不寂寞,社里的年轻人会来值班室和我们一起等稿子、聊聊天,值班领导会因为州有关部门要拿到最新精神开展学习,来办公室看看收稿情况……深夜,当传真机发出“嚓嚓”声,让年轻的我有“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感觉。


在铅字印刷年代,报纸的排版、印刷由人工操作完成。印刷厂排版车间内,油墨味尤其浓厚,一排排字架上摆放着密密麻麻的铅字,排版工人对照文稿捡出需要使用的铅字,按照编辑画好的版式组装版面,打出小样供校对。遇到版样画得不精准,或者因稿件删改较多,有的版面甚至要重新排版,排版工人脸色自然不好看。我时常想,这个老套的手码字块何时能改进呢!

改进的时机很快到来。1993年夏天,胡宗裕社长亲自找我谈话,安排我和李文莲、吕纪伦外出学习激光照排技术。那时正值被抽调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队几个月,从普安县青山镇回到报社不久,我急迫参与到采编工作中,自然是不愿意的。何况在兴义,连电脑都没几台!胡宗裕社长意味深长地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时代发展很快,你们年轻人接受能力强,学习新技术,报社才能适应变革,向前发展!

我们踏上了学习的旅程,先在安顺日报社取经,后又转到在西南地区开展“华光”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成效显著的重庆日报社学习。夏天的重庆,室内几个大吊扇都赶不走炎热,技术人员指导我们先用电脑录入文字,然后将需要印刷的文字或图像在计算机中进行排版,生成电子版文件,这比起铅字排版工效大大提高,后续由技术人员用激光照排机发排输出,再经过冲洗得到用于印刷的胶片。我们很快掌握了排版要领。

当年,报社筹集资金购买华光V型电子出版系统,经过3个月调试运行,1993年12月下旬正式采用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印刷质量。由此,报社告别了传统的“铅与火”手工铅字排版、铅字印刷生产方式,跨入“光与电”的出版时代。

在奋斗的足迹中镌刻转型发展

与时代同行,与发展同频。《黔西南日报》不仅以新闻见证时代巨变,在奋斗的足迹中镌刻着自身转型发展,尤其是十分重视运用互联网技术,从几个节点窥见一斑。

从1993年中国迈入互联网世界大门,互联网在中国的诞生给报纸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2006年《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数字报业发展战略,报业数字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偏居一隅,却挡不住《黔西南日报》紧跟时代的步伐:

2007年报社创办“金州新闻网”;2008年1月1日《黔西南日报》电子报与读者见面,这是继《贵阳日报》后,在省内各市州报社中第二家推出电子报的报社;2008年10月10日,报社承担的黔西南州门户网站——“中国金州行”开通试运行,同时建设“金州图片库”;2010年10月16日,《黔西南手机报》正式开通,成为全省第一家同时为移动、电信、联通开展电信增值服务的手机报,实现新闻与通讯事业两翼齐飞。到2010年,报社已经拥有《黔西南日报》及数字版、“金州新闻网”、“中国金州行”网站、“金州图片库”、《今日黔西南》画报等新闻传播平台。

2011年,报社党委决定实施报网一体化项目工程,报州政府批准后,得到州委宣传部、州工信委、州文产办的大力支持和州电信公司技术支撑,编制《黔西南日报报网一体化项目工程可行性方案》,同时我带队到“金黔在线”“人民网贵州频道”等学习考察。结合实际,报社决定整合“金州新闻网”“中国金州行”网站,全新打造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的“中国黔西南”网站。

建设网站,大家几乎是从头学习。工作小组参考了许多同级别网站、优秀网站,用报纸画版式的方式,将讨论结果在A4纸上一遍遍画出大致构架、页面和栏目设置,几易其稿,定稿后再交由技术公司搭建。2011年9月22日,经省委宣传部批准,“中国黔西南”网(www.zgqxn.com)投入试运行,网站将《黔西南日报》数字版、《今日黔西南》画报等平台链接其中。经过不断优化,“中国黔西南”首发率、原创率和点击率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公众了解信息、表达民意、参与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的平台。

落一子而满盘活。作为报网一体化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中国黔西南网”开通运行,使报社实现了从有报无网到有报有网、报网互动、报网融合的变革,《黔西南日报》不再局限于纸质形式,而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更广泛的传播。

至今,许多采编人员仍然记得,2011年9月“中国黔西南网”投入试运行后,在黔西南日报社还有这些“第一次”:

第一次在网站开设专题页面,为省旅发大会举办设计“峰升水起 中国金州-第六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专题页面;

第一次微博直播,9月25日晚微博图文直播大型布依族舞蹈《利悠利》。前方记者席地而坐操作电脑,在光线不足的露天会场一角,忍着蚊虫叮咬传回一段段文字和一幅幅图片,后方编辑同时发布于微博和网站;


第一次图文直播,9月26日,记者毛扬周、魏浩然、岑开福等前往兴义红椿码头采访贵州省第六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后方由我和贺万华、彭原清、胡培江实施编辑,在“中国黔西南网”对大会盛况开展图文直播。这天,前方记者清晨4点出发、后方编辑联动直至夜里。9月28日,我们尝试用微博开展记者直击直播,陈茜茜、郭婷婷、彭原清、邓何河、毛扬周、魏浩然分赴万峰林、万峰湖、马岭河峡谷,《在路上——中国黔西南网记者兵分三路微博直播“旅发”带来新变化》获贵州新闻奖。网站开设的《天南地北金州人》《千奇百怪黔西南》《金州地名溯源》《黔西南历史上的今天》等栏目好评如潮。其时,在中国黔西南网社区、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平台,省内、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等地数千网友互动,传播网站推出的视频,点赞黔西南美景和浓郁的人文风情;

也是在这个月,魏浩然、赵漫漫、肖剑联合完成中国黔西南官方微博申请认证,9月21日,编辑邓何河发布了第一条微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兴义》……

“玩命”攻坚 逆风飞扬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信息奔涌、传播快速。2014年中央提出《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成为传统主流媒体面临的重大课题。追随着时代改革的步伐,敏锐的黔西南日报人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2012年8月17日,微信公众平台上线,自此,“公众号”进入大众视野并迅速发展,到2014年许多媒体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报社新媒体中心一帮年轻人思维敏锐,筹划建立开设“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经过多次讨论,并在平台申请认证。2014年11月12日,由胡光耀编辑了第一期微信,编发了《兴义那些老城旧事》《义龙与望谟共建产业园》等5篇稿子。现在看来,第一期稿子没有经过特别策划就匆匆推出,大家还是有些许遗憾。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冲击着一切,而媒体是被冲击得最厉害的行业之一。曾经,报纸广播电视是媒体“老三宝”,而今,微博、微信和客户端成为了“新三宝”。曾经,阅读信息的主动权在媒体,记者提供什么读者就接受什么,现在,阅读信息的主动权更多地倾斜到读者。如何不断优化内容、吸引阅读,什么样的分享能达到增加粉丝、聚合网友注意的目的……我们学习新媒体时代网言网语技巧,尝试讲了很多故事,蹭了很多网络热度,甚至编辑署名都是江江、然然、光光、清清、漫漫、松松等用名字取一字作叠词。新媒体中心所在的六楼,常常是灯火通明,小编们彻夜不眠。


对于互联网,我们的未知远大于已知,互联网更大的发展和影响在未来。报社党委深思熟虑,酝酿拓展新媒体平台建设,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2015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报社召开党委会会议,决定拓展建设新媒体平台,分管网络媒体的我受命带领魏浩然、胡培江、胡光耀、聂珊珊、严竹芸组建核心团队进行攻坚,建设新闻客户端和黔西南日报微报刊、升级公众号。彼时,许多传统媒体也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融合发展路径。

2015年1月初,我在六楼的办公室搬进几张桌子和几台电脑,成为团队办公室。我们对接第三方技术团队、学习网络后台技术、不断开展内容测试,还请了州内互联网技术大咖担任“秘密顾问”……当时报社想放个大招,小组在干啥,除班子成员外几乎没有人知道,胡培江诙谐地把小组称为“玩命攻坚组”。

那一个月的白天、夜晚,6楼楼道墙上“让世界了解黔西南,让黔西南走向世界”的标语,总是让攻坚组醍醐灌顶。社领导每天都要到小组看看进度,“大家注意休息,不要太拼!”小伙伴们总是调皮地说:“我们只有一搏,才能赢得未来的发展!”话说到这个份上,其实都很紧张,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大家心里都没底,也不敢说出那个“万一”。

在这场传统媒体的自我蜕变中,没有成功的模式借鉴,我们抱着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发展的精气神,摸索着前行。2月底的一天,在经过无数次测试后客户端试运行成功,当我们用电脑、手机给社领导演示后,办公室内瞬间沉默,然后响起了掌声。

2015年2月2日,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客户端“掌上黔西南”以及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黔西南日报微报刊三大平台同时上线,开启“2+N”全媒体宣传格局。“2”分别是《黔西南日报》和中国黔西南网,代表无限可能的“N”指现有的和待创新开发的平台。


在媒体变革的潮流中,积极拥抱时代变化成为黔西南日报人的一种姿态。2017年,报社实施由贵州省新闻出版局支持的民族文字数字出版项目,打通报纸、网站、客户端以及一些平台端口,在此基础上,报社建设大数据指挥中心,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玩命”攻坚,逆风飞扬。黔西南日报在媒体融合中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得到各级充分肯定。2018年1月18日,“全省新媒体推进工作会暨2017年度贵州新媒体排行榜发布仪式”在贵阳举行,我们拿到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报社成为全省第一批获得许可证的单位,中国黔西南网、“中国黔西南”微博分获“贵州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闻网站、媒体微博”。2018年4月,黔西南日报社荣获“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单位”。

我们深知,再好的媒体再新的载体,只有巩固才有延承,只有创新才有坚持。2020年10月申报“民族文字数字出版项目大数据中心”为管理创新类项目,2021年2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被贵州省新闻出版局通报表扬,成为贵州省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加快推进报业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阶段性成果的代表。

拥抱变化,逆风飞扬。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黔西南日报社融合发展之路跌宕起伏。正如老社长胡宗裕所说“贡献不多年年有,步子不大年年走”,这正是报社党委班子一届接续一届,脚踏实地,稳中求进,创新发展的结果。


每一年,都很快变成匆匆那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的报社,更加重视人才在内容生产、技术应用、持续运营等各个环节的创造性作用,采取多种方式丰富新媒体人才结构。在无数个节假日深夜里灯光下,在严肃与随性之间切换,黔西南日报社这个大家庭,令曾经的、现在的采编人员铭记那些温暖的瞬间、欢笑与泪水的坚持,坚守记者岗位,坚守新闻理想,继续记录书写,继续捕光逐影,似飞蛾扑火,飞鸟投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时代号角,当前,我州正在纵深推进媒体融合,这又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一次全新的启航。

迎着朝阳,追逐梦想,我们一路前行。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审:岑  亚 韦夏夏

本期二审:魏浩然 舒鹏倩

编务终审:杨  涓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微博:@中国黔西南

微信:中国黔西南、黔西南山地旅游

APP:北纬25°的黔西南

数字报:www.qxnrb.com

官网:www.zgqxn.com

声明
  凡“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刊发的原创内容,均保留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微信号:zgqxnw)”。


中国黔西南
贵州省黔西南日报社官方公众号。每日为您:推送黔西南的时事热点、趣闻、历史等信息;提供实用生活服务信息,方便您的工作、生活;精心筛选、推荐景区景点和活动,让您的闲暇时光有趣而精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