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球数智教育创新大赛 | 应用开发赛道

文摘   2024-07-01 17:22   美国  


赛事背景

本赛道鼓励参赛者自由发挥想象力,能够从AI带来的新技术、新能力出发,与科学研究的实际场景结合,并为其构建出创新且具有应用价值的 AI for Science 软件应用。主办方为参赛团队提供稳健的开发环境与基础设施、全流程开发培训与技术指导、组队交流平台等支持。同时,优秀的项目将有机会获得专业投资人的孵化机会,帮助参赛项目进一步推向市场,实现规模化与商业化转型

赛题内容

本赛道为自由开发,不限制专业方向。参赛者可以自由选择科学领域,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和解决方案。该赛道旨在激发创意,拓展赛事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参赛者可以发挥想象力,探索各种领域的前沿科技问题,并为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最终将方案落地成为一款可供大家使用的 AI4S App。

例如,利用大型语言模型进行文献搜索、提取和分析(如 Uni-Finder);基于预训练模型搭建原子间势函数生成评估平台(如 DP Combo);利用机器学习预测材料性质,加速电池设计与应用(如 Piloteye 电池设计自动化平台);综合应用AI、传统方法和数据库,构建分子逆合成分析工具(如 Retro Synthesis);利用深度学习开发冷冻电镜结构模型搭建工具(如 FFF | automated cryo-EM structure building);结合机器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研发二维材料缺陷检测工具(如 Defect Detection)等。同样,在人文社科领域,AI for Science 也展现了其巨大的价值和潜力。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古籍,解读历史文献中的未解之谜;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探索经济学中的市场规律和趋势;结合实验数据和机器学习探索心理学问题,推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进步等等。

我们期待参赛者能够从科学问题出发,根据以下三个角度设计参赛方案:

1、市场需求与科研结合:团队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科研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潜力。

2、技术创新与工程化:鼓励团队面向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并构建可靠稳健的技术服务以供使用。

3、创新产品设计与商业化思维:鼓励团队注重产品的创新设计和商业化思维,考虑产品的市场定位、商业模式以及商业化路径,亦可以考虑一些有趣的流量型工具,着重展示产品的商业可行性。


参赛资格

1、参赛人员须为高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生或博士生,或毕业(结业或肄业)3年内(2021年1月1日之后)的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校生身份以大赛通知正式发布之日为准。

2、每个参赛项目团队人数不得超过10人,其中来自同一所高校的人数不得超过5人。

3、每个参赛项目可聘请1-2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须为联盟成员单位正式在职教师。如参赛队伍成员均来自非联盟成员单位,须自行联络并聘请联盟成员单位的指导老师。

4、报名完成后,参赛团队负责人、成员及指导老师均不得变更。

5、比赛过程中,一旦发现提交的材料存在虚假、抄袭或者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6、大赛主办和技术支持单位中涉及题目编写、数据接触的人员及其近亲属禁止参赛。


赛程安排

1

报名


报名开始:2024年6月27日              

报名结束:2024年8月31日

2

初赛


初赛提交开始:2024年7月31日         

初赛提交结束:2024年9月10日

3

复赛


复赛提交开始:2024年9月15日         

复赛提交结束:2024年10月15日

4

决赛


10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5

颁奖


2024年11月初进行颁奖

颁奖仪式将在中国北京举办,具体时间和形式另行通知

赛程安排所提到的时间均为北京时间。大赛组委会保留必要时更新比赛赛制及时间表的权利。


评选标准

1

初赛


任务说明:参赛团队需提交参赛项目的 proposal、demo 等,形式不限,充分阐述项目思路与方案即可。请将所有提交文件压缩为一个“.zip”文件,并命名为“submission.zip”。选手无需在压缩文件命名中添加队伍名、提交版本、提交时间等信息,平台会自行识别。

评审标准:评审委员会将根据参赛团队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参赛项目需未获得过公开融资,评审委员会将优先给予提交 demo 的团队复赛名额,并最终遴选不超过30支参赛团队进入复赛开发环节。

2

复赛


任务说明:复赛进入 App 开发阶段。选手将依托深势科技开发者平台 (https://bohrium.dp.tech/developer) 进行集中开发。赛事组将视情况设置线下一周的“开发者训练营”,不论参赛团队是否有开发背景,赛事组将为复赛选手提供全面的算力与技术支持。参赛项目需公开发布至 App Store (https://bohrium.dp.tech/apps)。复赛提交截止日期前支持参赛团队自主上线、下架 App,并进行内测、迭代与版本更新等。最终参赛方案将以复赛提交结束时的版本为准。

评审标准:评审委员会将根据 App 的合规性、可用性等维度进行评审,遴选12支参赛团队进入决赛答辩环节。如 App 未在 App Store (https://bohrium.dp.tech/apps) 公开发布,则视为放弃参与复赛评审。

3

决赛


任务说明:决赛将视情况以线下或线上答辩的形式进行,参赛团队需对 App 的开发背景、功能操作等进行充分阐述与演示。

评审标准:大赛组委会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投资人组成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专业、全面的评审。决赛答辩后,本次比赛的各个获奖团队将得到组委会及协作单位的正式表彰。


决赛评审维度(供参考):

产品实用性:参赛作品需要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在研究领域或相关产业中得到有效应用,并推动科学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想法创新性:参赛作品是否具有原创性、独特性和突破性;

产品流量性:参赛作品是否具有市场潜力,能否收获用户关注度和流量。


奖项设置

本赛道奖金如下(金额为税前金额,以人民币计):

金奖1-2个,15万元/个

银奖1-3个,5万元/个

铜奖3-5个,1万元/个

单项奖3-5个,5000元/个,如科技创新奖、商业先锋奖、社会贡献奖、最佳创意奖、最具人气奖等,具体奖项名称于决赛公布。


知识产权

1. 本大赛提供的赛题数据仅限用于比赛本身,不得在比赛范围外使用或对外传播。

2. 比赛过程中产生数据归主办方所有。

3. 比赛过程中,选手所使用的算法、工作流程等的知识产权都归属开发者所有。

报名注册即代表认同主办方以上声明。


报名咨询

报名网站:

https://diidea.pku.edu.cn/competition/

(复制至网页打开或点击阅读原文)

报名咨询:孔寅飞 01062752509

综合事务:

diidea@163.com

应用开发赛道:

diidea_appdevelop@163.com


PKU创新学社
北京大学创新学社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