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不是王阳明的独创,它是孟子、陆九渊、王阳明三个人一脉相承的。
一、孟子之心
“心”字,最早是从孟子开始讲的,主要讲了四个心:本心、 存心、尽心、放心。
1、本心: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可以理解为,人的本心天然就有,有善恶是非之心,也有羞耻辞让之心。不忘本心,要做到后面这三点:存心、尽心、放心。
2、存心:就是把这本心把持住,就是存心养性,滋养你的天性。
3、尽心:存心之后要尽心。要尽心尽力,不能只说尽力而为,说尽力而为还是不够走心。
4、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也就是说,学问之道也没有别的,就是把自己放失的心找回来,找回自己的本心。我们受外物和利益影响诱惑,难免有跑偏 的风险,跑偏了就找回来。
孟子讲的也是很简单的道理,一点也不高深,心就是天然存在的,你只需要把持住它就好了。但注意,这时候,还没有心学这个概念。
二、理学、心学相伴而生
宋代,出现了程朱理学。朱熹说“理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于宇宙而存在”,先有理,然后才有宇宙,才有天地和人,才有“心”。他抽象出一个“理”字来,这就有了理学。
与朱熹同时代的还有一个人,叫陆九渊,他是心学发展中的关键。
他跟朱熹是朋友兼辩友,在江西鹅湖留下了著名的辩论——鹅湖之会, 朱熹作为理学代表,陆九渊作为心学代表,进行了两轮当面辩论和多次的书信辩论。
当朱熹提出“理”字后,陆九渊站在他的对立面,喊出了三个字:“心即 理。”心就是理。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他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意思是,心就是理, 就是宇宙。
先说“理”。孔子、孟子是不讲“理”的,不讲“道理”的“理”。你翻遍四书, 也找不到一句话讲这个“理”字,所谓理学,是宋代儒家发展出来的。
那孔孟讲的“礼”呢,是礼仪的礼,礼,是秩序,是规矩;仪,是仪式, 是行为规范。也就是说,让你守规矩,听话,教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那这个礼,又是谁制定的呢?《中庸》里讲得很清楚:“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意思是, 礼仪是天子定的,是国家定的,不需要你的建议,你守规矩听话就行。
孔孟所讲的“礼”,就是国家给你定规矩,你守规矩。
宋儒理学的理,是什么呢?朱熹说:“天理在天地之间只是善的,没有不善的。生物得到了它,名叫性。天地生物间只是这一个理,在天地叫命,在人叫性。”这就是他的“性即理”,性就是理的由来。结合《中庸》第一句,之前我讲过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 之谓教”,朱熹讲的天理,就是天命、天性。他甚至想要把天地万物的 物“理”全搞清楚,要发展出科学来。当然,最后并没有。
什么是心学呢?朱熹说“性即理”,陆九渊说,不对,心即理。他说:“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情义无二。此心此理, 实不容有二。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 他还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这话听起来,有点像后来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可以称为“心理合一”。
但是,这些大圣人,不管他说什么,他就是不给你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一直到了王阳明,他说:“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视听,手足之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 这终于有点定义的意思了,心,就是人的感官知觉。这有点跟西方唯 心主义哲学接轨了。
陆九渊的核心观点就一 句话:“心即理。” 王阳明比陆九渊走得更远。王阳明说心就是宇宙万物之主,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当然,他这种观点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也遭到了很多人 的挑战。
所谓理学和心学,都不是一个定义清晰、论证严密、体系完备、边界明确的学问,朱熹也没有说他是理学,王阳明也没有说 他是心学。只是他们分别在强调理和心,后来者这样去命名他们的学问罢了。朱熹讲“理”,他的格物穷理,并没有像笛卡尔和培根那样,发展出现 代科学方法论;王阳明讲“心”,也没有发展出像康德那样的唯心主义 的哲学体系。
课堂小结:
1. 心学不是王阳明的独创,它是孟子、陆九渊、王阳明,三个人一脉相承的。
2. 心学的意思是“心即理”, 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发。这是陆九渊针对朱熹的理学提出的,是站在理学的对立面的。
3. 理学和心学是后人对前人学问的命名,并不存在这样两门逻辑清 晰、论证严密的理论。对于我们儒学实战派来说,可以简而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