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节前,街道组织大家打针。
我和同事走路到海淀知春路的一个体育馆,发现大排长龙。
时值假期以前,手边的工作基本已经收尾,那又是时隔一年以后大家能回家过年的春节,排队也就不讨论工作了。
一脚天上、一脚地上,聊天的内容那叫一个哪都不挨哪。
有人担心别回了家回不来吧,有人说那样更好,再多歇歇;有年轻的朋友玩儿坏心眼,说要不跟家里讲公司不放人,自己找地方浪去吧;年龄大的同事反倒比较淡定,上有老下有小,无论回不回家,也只是换个地方忙碌而已。
后来不知道怎么地,就聊到了股市。
从2019年到2020年,那是一段随便买点什么就能赚钱的日子。作为科技企业,不少人那段时间都是通过互联网接触了股票和基金。
人嘛,赚钱的时候都有点抑制不住炫耀一番的冲动。
有的说自己两年赚的钱比工资多多了,有的说自己看错号码竟然也赚钱,还有的说只恨自己继续太少,要不然退休了。
不知道脑子里哪根弦抽了,我觉得这感觉有些不好。
想想2015年的时候还在前一家单位,也是财务大姐、刚毕业的徒弟大谈特谈股票。
然后我打开知乎说,我建议就别持股过节了。
果不其然,底下一堆留言把我喷抑郁了。
打开了几个留言者的主页,有的说全仓茅台3年后再看;有的说xx的60倍估值不算高;还有的干脆把头像换成了基金经理。。。
要是再早几年,我还真就掰扯掰扯,后面想想算了,毕竟自己没享受到抱团股的红利,也没资格说啥。
那时候你要跟谁说不要投资基金和股票,那就是断人财路,那就是撤走了阶层跃升的台阶。
特别是当你要是说到了他人重仓的板块,哪怕他们连PE和PB都分不清楚,不影响作为投资者对心爱基金经理的呵护。
今天A股暴涨,我又写了一些东西。
现在的我,特别喜欢观察评论区。
说真的,信息饱和的年代,凡是系统推送到眼前的,上热搜的,背后作者的意图五花八门,更有可能是迎合流量的观点。
评论区就不同了,如果打开主页没什么异样,这就是最普通人的态度。
可能是之前股市反弹的假跳太多了吧,很多人今天的留言情绪,并不像指数那样气贯长虹。
犹豫、不信,还有人祭出了经典语录:“骗我可以、注意次数”。
从大概7月底8月初,我又恢复了一定频率的写作。
和有事没事,每天股评的作者相比,我实在谈不上勤奋。
可能和策略有关,我并不做短线的交易,每个月动一次可能都算多了。每天没话找话,属于制造“信息噪音”。
之所以过去两个月恢复写作,主要是宏观层面迎来了“拐点”。
美联储7月的时候确认要降息,只是降息多少没定下来,这已经足够形成拐点了。
不得不说,美联储是过去2年、未来2年最大的全球经济宏观变量。它不仅影响美股,也影响大宗商品、A股港股。
刚形成拐点,市场机会挺大,后面经过一段时间,市场会快速适应新趋势。
比如说2021年底美联储刚宣布加息,那时候介入就比2022年后面加息好几个百分点以后,机会要大。
到了2022年的时候,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次数,把握已经挺准确了,价格充分反映了预期——获利机会就不多了。
现在也是,美国经济当下到底如何,美联储降息的幅度和节奏究竟如何,分歧挺大,这才是有机会的时候。
大家的观点可以不同,但现在做投资的调整,效果肯定是好的。
我的观点,之前已经说过很长时间了,3季度马上结束,4季度港股和A股的机会很好——主要是美联储降息给全球提供了流动性,而随着他们的降息,我们的政策空间也给打开了。
今天三个部委共同发力,逻辑证实了。
过去这两个月,观察各位留言和私信,总体感觉就是很多人对行情已经“审美疲劳”了,你说A股港股好,就是要收割他们。
提出一些板块,总有八百六十个理由告诉我如何没机会。
整个市场有两大“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这让我想起来2021年,那段怎么也拦不住投资冲动的时光,每个人都能找到不同板块的上涨逻辑,再利空也有看多的角度。
特点类似、方向相反。
作为整个市场信息获取速度最慢、最不理性的群体,散户们的情绪其实也是很好的指标。
他们往往充当最后的多头、最后的空头。
这是继宏观数据、低波动的盘面(前几天有半天时间指数一根直线)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观察维度。
最后简单说说对行情的想法吧。
1、这种力度的政策和单天的涨幅,意味着行情肯定没结束。这种级别,像上证很大概率要去试探年线的,比目前还要100+点。
2、回不回调,要看量。没谁规定大涨第二天一定要回调,有没有回调要看想追高的人有多少,所以开盘看量很重要。
3、这种阶段,来回做T、来回切换板块最容易左右打脸——有些散户甚至反弹的时候还能亏钱,没有金刚钻不要揽瓷器活。
这阶段,大家盼望已久的各类政策会陆陆续续出来,属于情绪驱动(也就是说不要求数据验证,数据验证是明年的事情了)。
情绪驱动,要信早信;要不信就别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