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交战真的不斩来使吗?看看斩来使的国家,都是啥下场!

文摘   2024-11-06 16:13   广东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九一天禾 加★星标★不迷路

----------------------------------------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一个老规矩了。
在周朝初期,天下初定,诸侯林立,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周王室提出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原则。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外交使臣成为了连接各国的重要桥梁,他们肩负着传递信息、协商和平的重任。

因此,保护使臣的安全,就意味着保留了对话与和解的可能性,避免了不必要的全面冲突。


例外之一:花剌子模的短视之祸

成吉思汗领导下的蒙古帝国,在崛起之初,曾试图与富庶的花剌子模国建立贸易往来,以实现双赢。

遗憾的是,花剌子模国的君主却选择了最愚蠢的方式——斩杀蒙古使臣,这一举动无疑是对蒙古帝国的极大侮辱。


成吉思汗震怒之下,亲率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征服了花剌子模,其君主及大臣均未能幸免于难。

这一事件,不仅让花剌子模国付出了灭国的代价,也成为了历史上“不斩来使”原则被严重违背的典型案例。


例外之二:钓鱼城下的血性抗争

时间流转至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钓鱼城成为了抵抗蒙古侵略的重要据点。面对蒙古军队的围困,南宋方面本有机会通过谈判争取更有利的条件,但蒙古使臣的到来并未带来和平的曙光,反而激起了南宋军民的强烈反感。

在蒙古军队一贯的残暴行径面前,南宋军队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斩杀来使,以此表明誓死抵抗的决心。

这一举动,虽然激怒了蒙古军队,但也极大地激发了钓鱼城军民的爱国热情,他们同仇敌忾,最终成功抵御了蒙古军队的多次进攻。
自古以来,使臣作为国家间沟通的桥梁,其角色至关重要。在古代中国的战争法则中,不斩来使被视为一种尊重和文明的象征。这一原则的遵守与否,往往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外交目的的重要性:如果使臣的使命涉及重大国家利益,其被杀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国际后果。
  2. 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对于外交礼仪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这影响了“不斩来使”原则的执行。
  3. 战争的性质:正义与否、侵略与防御的战争性质,往往决定了使臣被杀害后的社会反响和道德评价。
  4. 国内政治的需要:在某些情况下,斩杀使臣可能被用作激发国内情绪,是凝聚抵抗力量的手段。
总之,“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一原则,在历史上既有其普遍的指导意义,也有其局限性。

它反映了人类对于战争与和平、礼仪与实用之间的思考,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情境下,这一原则的实践,往往充满了复杂性和多变性。


——小禾


重要提示:公众号改版后,文章推送可能会被刷掉,导致你无法看到我们的内容。为了不错过彼此,请给我们的账号加个星标★点击下方公众号卡片→点击右上角...符号→选择第一个“设为星标”。


- END -

加关注、赞我、转发、分享朋友圈吧!




九一天禾
聊历史,谈国学,话民俗,跟热点,分享我们热爱的,给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