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
张玮
全文刊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4年第1辑,第53-68页,注释从略。
图1 明清时期井陉道交通线路
说明:据SRTM 90m DEM(https://srtm.csi.cgiar.org)数据绘制。
(一)干道线路的优化
井陉道东路干道有两条,分为北段与南段。
东路北段主要沿山岭分布,东起获鹿县土门关,沿西北山谷,历白鹿泉、胡神入井陉县界;过平望庄、柳树坪、五里寺,抵威州镇;沿西南而下,途经南沟、固底,过青石岭,历赵村、冯家沟、天户镇、岗头、横涧、青泉,跨油糕岭与凤凰岭;南下石桥头、水子村,抵井陉县治。该段曾长期作为官道,汉时于天户建五陉城;元时于威州设州治所,路“当山东西通道,贤卿大夫之使往来必少留”;金元以来“为山右、关中诸省觐京通衢”,“巴蜀之人或仕宦、或朝贡、或商贾以至京师者,奚经于此”。万历四十六年(1618),井陉知县罗懋汤将官道“改北而南”后,其成为民间一条重要的“商旅之孔道”。
东路南段部分沿冶河分布:东起获鹿土门关,向西行十里入井陉县境,翻过亮字岭陡崖石坡,历下安、上安、王家庄;越过白石岭东天门,经五里铺、微水镇;再跨冶河,经长岗、石圪垯、横口、张村;越绵河,历郝家西河、三家店、东窑岭、梁家凹、河东坡,抵井陉县治。该段自万历四十六年后承接了官道功能,并在清代成为国家官马西路的重要路段,号称“六省道衢”,“西域之纳贡京师者,相属于道;而燕赵秦晋之客东西行者,亦络绎不绝矣”。
综合来看,井陉东路干道的线路拓展,主要源于沿线聚落的大量增加。该段途经区域开发历史悠久,沿线聚落形成时间较早,在清代出现了普遍的分化现象。如北段胡神演化为东西二村,平望与固底分成南北二庄,赵村新增北赵、中赵、南赵三地,横涧扩展为横北、横中、横南三街与横西、横东、北西、西西四邑。南段则相继有上安西、上安东、南横口、北横口、南张、北张等村出现。诸多分化而成的新生聚落,推动了陉道线路的空间拓展。
井陉道西路干道有三条,分为北段、中段与南段。
西路北段主要沿绵河与温河分布:东起井陉县治,向西经教场、蔡庄,跨绵河至乏驴岭;经百花栈道,顺绵河至南峪,抵平定州娘子关界;沿温河西行,经地都、镇里、娘子关城、坡底、下董寨、上董寨、会里、河东、拒城、圪套、水峪;折向西北,历赵家园、柴家庄、南庄、辛庄抵盂县境。该段“襟山带河,地势据形胜之险途,道路崎岖,往东通秦晋之道,巉巗叠耸”,具有极高的军事战略价值。汉时筑董卓垒、北魏置苇泽关、隋置苇泽县、唐建承天军城,“实汉唐以来名将巨帅往往屯扎驻防于此,诚要害之区也”。嘉靖二十一年(1542)朝廷置娘子关城守于此,成为“捍卫王畿之要路”,“西晋之孔道,接忻代之通衢”,该段线路的走向也从昔时苇泽关所在的温河北岸转移至娘子关所在的河道南段,并逐渐发展成“道途达燕赵往来之通衢,关路通山陕西北之孔道”,原路口则被称为“古道口”。可见,该段线路的变化与国家关防布局的调整紧密相关。入清以后,随着草原边患消除,该段成为晋北、西北商人 来往张家口、京师等地的重要商道;路径又多傍崖沿河,“石壁嶙峋,巨河奔注,自西而东,远方商贾常往来于斯”,狭仄崎岖,大车难行,以驮运为主,是井陉西部一条主要的岩崖驮道。
西路中段主要沿桃河分布:东起娘子关,沿桃河,历城西、东塔堰、西塔堰、程家庄、东武庄、西武庄、下盘石、上盘石、岩会、移穰、龙庄、乱流,向西经白羊墅、圪台、王珑、河坡、石家庄,过五渡后并入南段。该段地处桃河河谷,地形开阔,桃河常年不冰,尤便于长途行军,因而此路成为“历代行师要冲”,后唐李存勖伐晋获白鸡祥瑞即于此途中。中古时期该道重要性已位居井陉西部诸路之首。宋代以后,随着南段交通的发展,该段地位逐渐下降,于明清成为陉道西部一条重要的民间沿河驮道,为“燕代通途,南北往来者甚伙”。明清时期该段线路的调整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桃河旧称“桃江”,径流量大,每逢汛季更是浊流激荡,“居民恒受其警"。受此影响,该段线路主要设于沿河岸的台地之上。明清以来桃河水位不断降低,逐渐形成连片滩地,成为新的通道空间。如程家庄建于桃河北岸之山麓,创修于明朝的村西观音阁与村东晋阳阁之间的乡道向为干道。清朝山脚大片滩地出现,乡民开辟为"天人路",四方商旅来往络绎,至道光时期该地已设有至少18家商号。
西路南段主要沿山沟分布:东起井陉县治,出南关,沿西南历潭洞、朱家疃、板桥、长生口、龙窝、核桃园,抵平定州界旧关;西经甘桃驿、固关、槐树铺,固驿铺、柏木井、柏井驿、桥头、小桥铺、石门口、西郊、磛石、东关,抵平定州城;出西关,越黑砂岭南天门,历义东沟、义井、阳泉;北跨桃河,经平潭镇、西河、石卜咀、赛鱼、新兴、坡头、测石驿、旧街、新店出州境,抵寿阳境。该段为汉韩信伐赵故道 ,坐落群山深谷之中,复壑连崖,路径逼仄,"乘者不得安舆,骑者不得徐驰",通行条件历来差于中线。自太平兴国四年(979)徙平定县治于现址后,该段成为官道,得到不断修治,“道京师而来,历汾晋,接秦陇,走云代,商旅络绎,使驿旁午,车催马括”。明于此设置固关,成为“扼要重地,神京门户,乃封疆之咽喉”。清时其更被定为“大驿”,与东路南段衔接,成为“神京大道”,“凡皇华使臣、军书邮递皆由焉”,而“西秦巴蜀及新疆海隅之地,来享献王者,莫不取道于兹”。明清时期该段线路的调整,多以官府局部修治优化为主。如光绪十年(1884)晋省重修驿道时,“东天门既将旧路石工重修完整,因地势过于斗峻,行旅畏沮,另于东南山麓创开新道七里有余,高下听民所由······义井至测石驿一段,滩路纡迥,涉水者凡十二处,夏秋亦苦山水之患,令于平潭、石坝嘴、墩台山三处创筑石提二里,内则因山开道,外则筑坝护堤”。
(二)支路网络的拓展
井陉道支路由干路节点分支延伸,多为县域之间的通道。井陉道东路支路主要包括北向、西北向、东北向、东南向、南向等五路,分述如下。
北支路有二:其一,由井陉县治始,沿东路北干道至冯家沟,北历南寨、北寨、贾庄;转向东北,经石门、库隆峰、高家庄、防口、乐阳;向东跨过冶河,至王家庄,折向东北人平山县境。其二,由贾庄分支向西北,经小枣、赵庄岭、小寨、康庄村、陉里、杨清村;向北里许至平山县境。上述路段明代便已成为井陉县至平山县的主要通道。
西北支路有二:其一,由小枣村南向西,经郝家庄、贾家庄、大王庙,至菩萨崖后折向西北;经黑水坪、米汤崖至平山县境。该段深处山区腹地,线路走向取决于聚落布局。该段沿线聚落除大王庙、菩萨崖分别形成于万历和道光时期外,其余均出现于洪武时期。可见该段在明初即成型。其二,由菩萨崖折向西南,经栾家村、新庄、洪河槽、良沟桥至盂县境。该段走向受河流影响,沿今小作河分布,沿线聚落普遍形成于明中后期。该路在清代成为井陉县“通山西僻路”。
东北支路有二;其一,由微水分支,东经岩峰,北越北岭,经段庄、南沟、威州镇、坡头、公元、东元、孙庄,至王庄后并入北向支路。其二,由北向支路沿冶河,南折西焦而东,经东焦至获鹿、平山两县境。上述路段位于井陉道三大川地之一的威州川,沿线聚落历史悠久,交通线路成型于明代之前。
东南支路由微水分支向东南,沿金良河,经新庄、良都、良河西、良店、东庄、卜村、窦王墓、吴家窑、金柱、苗峪,至获鹿县境。该段为明清时期井陉县通往获鹿县的东南主路,北段路线成型较早。明清以来良河西、良店、东庄、窦王菇、吴家窑、苗峪等聚落陆续形成,南段路线也随之完善。
南支路有三:其一,从横口东跨越绵河,沿冶河经北秀林、南秀林、柏山、孙家峪、北障城、南障城、七狮沟、柿庄、孤台、耿庄、杨庄,入平定州界。该段沿线聚落集中形成于元末,线路也成型于此时。其二,由南障城分折向西,经流砂棚、支沙口、蒋家、吕家,沿平定州小梁江、大梁江、王家岭至平定州界。该段形成于明清时期,沿线多为典型的移民聚落,吕家、小梁江、大梁江形成于明中后期;流砂棚、支沙口、蒋家则形成于清前期。其三,从秀林之南,跨越甘陶河,由梅庄村向东南入芦王川,沿割髭河,经张家庄、河应、塔寺坪、塔寺坡、王庄、北芦庄、南芦庄、割髭岭,越岭人元氏县界。该段为明清时期井陉县至元氏县的主要通道。
井陉道西路支路主要包括北向、东北向、南向、西南向、东南向等五路纵向分支。
北支路由平定州城起,北过黑砂岭,历义井,跨桃河;经五渡、桃坡、甄家庄、桑堰、三泉、烟里、南窑庄、千亩坪、杨树沟、三郊、三都、苇泊;后折向西北,经河底镇入盂县境。该段地处盆地,为明清时期平定州通往盂县的主要通道,路途平坦,兴盛于清代,设有铺路,“北界滹沱,南通石艾,东邻获邑,西接寿阳,实系乡居日进财水必由之路,且四外客商往来所共由之路也”。从该支路与西路北段干路沿线各村,可通往义羊都、三贤都、白泉都、拒城都等聚落。
东北支路由烟里东折,经白泉、河北、水峪,抵圪套后并入干路。该段为平定州东部盆地中的主要通道,“地僻而要”,盛于明清,为“商贾所云集地也”。从该支路与西路中段干路沿线各村,可通往拒城都、移穰都、盘石都等聚落。
南支路由平定州治起,东沿干道,过磛石南折,历庄窝、东锁簧、梨林头、官道沟、张庄镇,至乐平县界。该段为明清时期平定州至乐平县主道,地势平坦,设为铺路。清中后期是该区域聚落分化的显著阶段,如梨林头分化为前梨林头与里梨林头二村,东锁簧分化出马家锁簧与前锁簧二村,路线最终定型。从该支路与西路南段干路沿线各村,可通往东会都、隅厢都、东回都、尚艾都、赛兴都等聚落。
西南支路由干道石门口分支,向西南沿今阳胜河,历石门、立壁、下马房、上马房、宁艾、新城、阳胜,至寿阳、乐平县界。该段为汉上艾县通井陉西路南线干道石门口的重要通道,宋徙县治于榆关后渐衰。其中新城即“汉上艾县治”,沿线聚落形成较早。明清时期该段为和顺等地通固关捷径,多用于军事行动。如崇祯六年(1633),晋省农民军曾沿此路直逼固关城。从该支路沿线各村,可通往郭村都、广阳都等聚落。
东南支路由西路南段干道柏井驿分折,向东南沿山谷,经牌岭,向西历西回、东回、木槽、马山、沙果青、营庄、七亘;越阳坡沟,经石门、杨坡、测鱼,至井陉县界。该段“四面皆崇山峻岭,东西通衢”,沿线聚落集中形成于明清。由于其可通井陉县苍岩山,随着清代苍岩圣母信仰的广泛传播,该路作为平定州民赴“苍严朝顶,进香过往"的主要香道而兴盛,沿途创建有圣母行宫。从该支路沿线村庄,可通往东回都、营测都、东郊都等聚落。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明清时期井陉道的交通线路呈现出一定的基本规律。从线路取向来看,自然条件始终是影响陉道线路分布的基础因素,无论干路,支路,沿河流或沟谷分布是陉道线路的基本特征。社会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局部线路的持续优化,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陉道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从空间布局来看,陉道区域在整体上形成了“五横十纵”的交通主干格局。而在区域内部,受地理环境空间异质性影响,河网密集而聚落稀疏的陉道东部地区呈现出沿冶河、绵河、甘陶河等支流延展的“枝杈状”支路布局特点;沟谷纵横而聚落密集的陉道西部地区则形成了以支路沿线村庄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的“网络状”支路布局结构。总而言之,明清时期井陉道交通线路经过持续完善,为时人穿越太行山构建了一套通达四方的交通路网体系。
置邮传命是古代王朝管辖广阔疆域的重要方式。为保障邮驿的日常运转,明清时期井陉驿道上设置了诸多类型的交通机构(参见表1)。清代西北官道由河南路改走山西路,“西安、甘肃、四川者由山西路,均于勘合火牌内明白填注,不许枉道”。井陉道的地位愈发重要,成为国家“大驿”,沿线交通机构组织也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健全。
(一)通信机构的调整
1.驿站的增设
驿站专掌“邮传迎送之事”,明代设驿丞专管,清初改革后多为州县兼理,分水、陆两类,视道路之冲僻而设。“冲则谓之驿站,所以供皇华之使臣、朝贡之方国与赉奏之员役也;僻则谓之里甲。马仅以供本州邑之驰递,故又谓之递马。递马之设,不过数匹。驿站每州邑或再设,甚冲或三设,每站额马六十、七十不等。其廪粮工料,存留项下支销,而岁终地丁奏报焉”。明清驿站主要负责信息传递与迎送接待事宜。
明代井陉道共设驿站四处,分别是:陉山驿,明初置,在井陉县治东,额设马56匹。柏井驿,明初置,在平定州乐平乡北70里柏井镇,额设马55匹;平潭驿,洪武三年(1370)设,原置于平定州西20里平潭镇,万历时移置下城西关,清时移至上城榆关外。芹泉驿,洪武三年设,初隶寿阳县芹泉镇,洪武年间改由盂县借地管理。
清顺治年间,上述四驿继续沿用。其中陉山驿额设驿马86匹,站夫80名;柏井驿额设马91匹,马夫45名半;平潭驿额设马79匹,马夫39名半;芹泉驿额设马79匹,马夫39名半。雍正十年(1732),鉴于陉山驿距离柏井驿“尤远而险”,官方在平定州东90里甘桃口处增设甘桃驿,额设马60匹,马夫30名。雍正十一年(1733),又因寿阳新增腰站,与芹泉驿相距较近,故将其东移至平定州属之测石村,后多称“测石驿”。乾隆前期西北叛乱不断,朝廷频繁“兴师口外,差使络绎百倍于前”,井陉道驿站资源不敷办理。为确保公文正常传递,乾隆十九年(1754)朝廷下诏自京城至金川安设驿站,“内有两驿相距遥远之外,应于适中之地,添设腰站”。井陉道相继于平定州西30里西郊村、井陉县东40里微水镇与县西30里长生口等地,赁民房店宇,添设腰站三所,“不换送差之夫,亦不更领工料,但换马即行”。至此,井道驿体系最终定型。
2.急递铺的调整
急递铺也是负责文书传递的一种通信机构,“一切公文折报,皆由铺司传送,与驿站相表里”。与前者不同的是,急递铺侧重于日常公文的递送,即"重事给驿,常事入递”,依靠各铺之间的铺兵步行接力,“遍布冲僻各处”。
井陉道为平定州与井陉县东西铺路所在,间隔10至15里置一铺站,各设铺兵2至6名不等,“于附近有丁力粮近一石之上,二石之下者点充正身,与免杂泛差役,专递文报”。明代井陉道共设急递铺27处,分别位于获鹿县土门口,胡神、平望;井陉县固底、赵村、横涧、凤山、县治、朱村、板桥、长生口、龙窝、核桃园;平定州甘桃口、槐树铺,固驿铺,柏井、小桥铺、西郊、磛石、州治、义井、平潭、赛鱼、新兴、测石、新店等沿线村落。万历四十六年,为缩短路程,井陉知县罗懋汤将北段铺路改设为南段,胡神至凤山段6铺裁撤,改设下安、上安、王家庄、微水、横口、西河6铺。
清代铺站总数未变,其变动主要在于平定州段。除个别铺站易名外,由于柏井镇西5里青玉峡路段崎岖难行,故于此地增设石川会铺。迤西铺站也随之整体调整,并在石门口、义东沟、小阳泉、石卜嘴、旧街等地次第新置,裁撤义井铺、平潭铺、赛鱼铺、汉桥铺。
3.塘站的新置
清代以来,井陉道又增置了新的通信机构——塘站。不同于“重事”和“常事”,塘站主要是“在京城与各省督抚驻地之间的文报传递系统”。由各省推荐驻京提塘咨送兵部,隶属于兵部捷报处,负责邸报以及本省与各部院的来往,领送颁给各省官员的敕书、州县印信等。井陉道塘站体系形成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自山西省塘起,经狄村、甄井、龙白、要罗、王强、黄门、芹泉等站入境,依次西行30里测石站,30里平潭站,30里磛石站,30里桥头站,30里固驿站,25里旧关站,25里板桥站,以上7站均系步拨,雇募民兵接递。此后30里至横口站,50里至获鹿站出境为马拔,每站各有塘马4匹。
(二)运输机构的裁并
递运所,是明代运递官方物资及军需的运输机构,“掌运递粮物,洪武九年(1376)始置”。据成化《山西通志》载,洪武初年井陉道上设有井陉和平定两处递运所,分别位于井陉县治内与平定州城外东关长乐坊,间隔130里。又据《明宣宗实录》记录,宣德二年(1427),为避免陕西“凡诸有司及西番酋长贡献经过”时递送迟误,“设寿阳、平定、井陉三递运所”。这种看似矛盾的记载,可能与明代递运所“先天不足”,裁置反复有关。递运所设置于运输繁重之处,路线与驿道多有重合,数量又远少于驿站,使其难以长期独立承担大型运输任务,明中叶以后被大规模裁汰。井陉与平定递运所相继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万历六年(1578)被裁革,相关业务由驿站承担。
(三)治安机构的强化
在确保通信与运输稳定的同时,维系交通治安也是明清时期井陉道管理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能。巡检司作为明清地方基层的治安机构,属州县管辖。其“巡检、副巡检,俱从九品,主缉捕盗贼,盘请奸伪。凡在外各府州县关津要害处俱设,俾率徭役弓兵警备不虞”。明代井陉道设有故关巡检司,位于旧关村,洪武三年置。正统二年(1437)新筑故关城后,于来年复置巡检司。清代以来,为进一步强化驿道治安环境,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由甘桃、柏井、测石三地驿丞奉文兼巡检事。
此外,朝廷往往也“相都邑之冲会,山川之险要,设戍置兵,立之将帅,授之节制,以绥靖嘉师,控驭遐裔”。明代地方镇戍实行卫所制,“每卫设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大率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井陉道东部及固关、娘子关两地,隶属直隶真定卫,嘉靖二十二年(1543)添设固关参将,“驻扎井陉,所统真、神二卫官军轮班操守”。西部设平定州守御千户所,“在州城内,洪武二十四年(1391)建,隶山西都司;永乐十七年(1419)改隶直隶后军都督府”。
清代地方驻防为绿营制,营制分标、协、营、汛4种,由汉人充任;兵种分马、步、守3种。各营分领汛地,按段设置墩、堡、寨、台等基层组织,“以控制险要,令各分而守之” ,主要负责缉捕要案、防守驿道、护卫行人、稽查匪类等防汛任务。井陉道东部设固关营,驻固关,分领井陉汛、桃园汛、娘子关汛以及赞皇县固关属王家坪汛4处汛地。又于汛地沿线郄家庄、下安、王家庄、微水、长岗、横口、南关、长生口、核桃园等村设置墩台9座,各设守兵5名。井陉道西部于康熙六年(1667)设盂寿营,驻盂县,属太原镇,先后统辖平定、盂县、寿阳、乐平各处营汛。咸丰十一年(1861),朝廷从山西巡抚英桂所请,升平定汛为营,下辖分汛20处,其中井陉道沿线置18处,包括旧关、槐树铺、固驿铺、柏木井、八里桥、柏井、桥头、石门口、西郊、磛石、南天门、义井镇、平潭、赛鱼、新兴、坡头、测石、新店等分汛,每处设守兵5名。此外,遇有战事,朝廷还会调遣军队驻守。如光绪二十六年(1900)为抵御八国联军人晋,清廷调遣大同镇总兵刘光才等统帅营部人马驻防井陉道,“择地筑垒,以自守御”。
综上,井陉道的交通机构经过明清以来的不断调整,陉道沿线诸村形成了一套军事与行政并行的交通管理体系,包括以驿站、铺站和塘站为主的通信系统,以递运所和驿站为主的运输系统,以及以巡检司和营汛为主的治安系统,为时人穿越太行山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三 井陉道交通秩序的规范
明清时期是我国山区交通建设的重要阶段。通过本文分析可知,这一时期以井陉道为代表的太行山区交通也迎来迅速发展,集中体现在区域交通线路的完善、交通机构的健全以及交通秩序的规范等方面。不同于西南、华南等边疆地区在行政力量主导下的以驿道为中心实现地域认同的国家政治性建设,拱卫京畿的太行山区交通建设则在多元要素的共同影响下,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功能性特征。其中,山地环境的特点决定了交通建设的方向,形成了沿河谷集聚的道路网络、机构设置与聚落分布;政治格局的变化推动了交通建设的进程,促进了道路网络的完善、机构系统的健全与交通秩序的规范;而区域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交通建设的成果,官方机构、民间组织与宗教团体等各类群体融入到交通秩序的构建之中,共同推动了区域交通秩序规范的形成。在上述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交通建设愈发成为明清太行山区域整合的重要动力。各陉道也早已经超越作为通行载体的静态形式,被不断附加丰富的社会特征。以陉道为空间载体,将区域各要素有机统一的华北山区腹地型交通功能区在太行山陉道沿线逐渐形成。
编辑 | 任 秦 王凤琼
审校 | 李 鹏 王国睿
审核 | 张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