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伴我成长的“家风家训”

文摘   2023-11-27 09:05   福建  

“家风”一词,较早见于魏晋南北朝,唐代后大量使用。东晋玄学家袁宏提出“有家风化导然也”之说,认为家风的作用是“教育引导”。我国古人把家风教育作为教育的初始阶段,强调“昔称幼学,早训家风”,“少习家训,长得名师”等。所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家风家训占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家风家训”似乎不再上纲上线地提倡,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耳熟能详的口口相传,依然影响一代人的生活与成长。

那么,伴我成长的家风家训,又有哪些呢?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句古训,是《朱子治家格言》里的一句。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小时候在农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日常的画面,我们知道耕耘的不易,更懂得收获的辛苦,在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劳作中,对粮食格外珍惜,继而延伸到日常点滴的勤俭节约。比如,作业纸,正反两面都得写完才舍得扔掉,铅笔短得不能写字了,也要套上笔套继续,直到“蜡烛成灰”那一刻才不得不放弃。

是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家风家训,更是中华传统!


“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这句话,更像我成年后的“座右铭”,它是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中最经典的家训理念:“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是的,不管物质生活水平有多高,勤俭节约是永不过时的美好品德。平凡地活着,朴素成长,在物欲横飞的年代,能保持一颗朴实无华不骄不奢的初心,真的不容易。

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我相信,“勤俭节约”不止是中华传统美德,更会成为世界发展的共同“家训”。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学者颜之推最有影响的著作。它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传统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而“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也是我深受其益的一句“家训”。

据说,《文汇报·笔会》在杨绛先生百岁的时候做过一次采访。采访者问杨绛先生:“您认为怎样的教育才算“好的教育’?”杨绛先生是这样回答的:

“我自己就是受父母师长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我佩服又好奇,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读得津津有味。我学他们的样,找父亲藏书来读,果然有趣,从此好读书”。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行影响的。好的家庭教育,是由长及幼的潜移默化,育人先育己,父母做好了,才能带给孩子好的榜样。

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经常陪他下象棋,规则明白后,幼儿园的小朋友就认全了象棋上的文字,读懂了棋盘上的“田”字格,“日”子格。读小学时,他写作业,我在旁边看书,什么“鸡飞狗跳”的场景在我家根本不会发生。孩子上初中后,他的书房我就很少进去了,但偶尔的文章发表,写作随笔都会跟他分享。所以,“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教育!

现在孩子就读研究生,虽然不出类拔萃,但“自上而下”的循循善诱,也让他有了属于自己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历来的家训家书都教导后辈崇德向善、修身养性。所以,《周易》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也是一句极好的家风家训。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就引用这句话,鼓励“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是的,积善并非一朝一夕,它如溪水长流,不见其动,一生不止,也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我的父母就是一对非常纯朴善良之人,他们乐善好施,待人接物从不计较人个得失。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我家门口有一条小路,每次洗地板,母亲必定也把小路清洗干净。那时候没有自来水,洗地板都得到江边挑水。有一次我说:“那又不是我们家的,为什么要洗?邻居都没这么做!”母亲则一脸坦然:“小路洗干净了,我们看着也舒服。如果不洗长青苔了,路过的人不小心就会摔倒!”想想也是,村里时常发生路滑摔倒事件,但在我家门口永远不会,因为有母亲良善的举手之劳!

读初中时我接过家里的“洗地大权”,也习惯成自然地跟母亲一样,把家门口的小路洗得一尘不染。这也算是善良的一种传承吧!

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等等,很多家风家训,都是我们成长的“座右铭”,它是一种情怀、一种积淀、一种信仰,我们浸润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更要把这些“家风家训”发扬传承!


作者简介:

康艺彬,幼儿园老师。龙海作协副秘书长,曾有文章发表于行业期刊及报纸副刊


 


龙海作家
文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