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因为一些杂事闷闷不乐,出门前老公突然问:“我应该做点什么才能让你开心呢?” 直接把我给问住了。后来我回答了他这个问题,大概意思如下:
1、你不需要刻意做什么来让我开心,我开不开心是我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本质上与其他任何人都无关,你要想的是,你该做什么让你自己开心。
2、我渴望的并不是开心,因为有开心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不开心的时刻,我其实更想要的是一种内心的平静。
这两点基本概括了我这段时间闲暇时的思考主题。
他人的喜乐,与我无关
《纳瓦尔宝典》里专门谈论幸福的篇章,明确提出过类似观点:
如果他人因对你抱有期待而受伤,那就是他们的问题,他们会对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期待,越早打破他们对你的期待越好。
别人快不快乐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你快乐了,别人也会快乐,你快乐了,别人会问你如何快乐起来的,他们会从中学到点什么,但是你没有责任让别人快乐。
我们常常习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别人的反馈上,同时又把别人喜怒哀乐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最终弄得彼此都不开心,也不自在。要知道,他人的喜乐,本质上与我无关,这不是自私自利,不是冷血无情,而是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让我想到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一个实用价值非常高的概念——“课题分离”,核心是将属于自己的课题和属于他人的课题区分开来,明确责任与界限,避免无谓的纠缠和冲突,谁承担最终的后果,这就是谁的课题。比如别人如何评价你是别人的课题,我要清楚自己是否有明确的评价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我做得好还是不好,该坚持还是该摒弃。子女的学习成绩好坏,未来的路怎么走,要不要结婚,去哪里生活是他们自己的课题,父母可以提供资源和建议,但不该过度干预。父母年迈以后身体是否健康,如何对抗孤独,如何直面死亡,是他们要面临的课题,子女可以提供支持,却无法直接包揽。
每个人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少操心别人的问题,这个社会才会更和谐。
身体与内心的平静
“想要拥有内心的平静,必须先拥有身体的平静。”这可能是我2024年之最大发现。
从我有记忆起,好像就很焦虑,需要担心的事情太多了。作业有没有做对,考试能不能考好;东西没放整齐会不会被说,路上遇到熟人又忘记对方怎么称呼咋办;出去玩怕赶不上火车,总操心护照和手机被人偷;害怕哪句话没说好,又惹别人生气了,等等等等。甚至看到路边因为暴雨积起的临时水塘里的蝌蚪,我都会担心如果后面不下雨,他们能不能坚持到变成青蛙。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太没有“松弛感”了,内心的警报器时时刻刻在高响,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专注当下,只有在很少的时候,才能有那么片刻的宁静。这很大程度上也跟自己的体质太弱有关系,因为身体弱,所以精神内核就强不起来,就越需要外界的支持和补充。
这一两个月,我几乎把自己全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都用来锻炼了,重新学习蛙泳的蹬腿和换气,学习羽毛球正确的发球和接球姿势,学习健身房里每一个器械的使用方式,正确的发力姿势, 重塑足底的力量,矫正一直以来的髋内旋问题(我一直觉得是我的骨头弯了,为此郁闷了很久)……
以前我以为,自己想要的宁静只能由读书和写作带来,但现在又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进入游泳池,手机锁在柜子里,没有任何人能找到我,只有身体和水的接触与对抗,只有极度的专注;身体二百多块骨骼,六百多块肌肉组合在一起,可以让我们行走坐卧,跑跳推蹬,是一件多么值得赞叹的事情。
现代社会的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活在自己的脑子里,而不是与物理世界的身体待在一起,许多肌肉太久不调动,都已经失去感知力,就像太久没有联系的朋友和亲人,慢慢就从你的世界里消失了。力量训练所带来的对身体的掌控感,如同一种远古的唤醒,找到了生命的源头,这才是平静的根基所在吧。
最后只能说一句,健康问题是对人生影响最大的问题,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