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前因为全省火锅类技术比赛的事情又跑了一趟汉中,曾去过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但对汉中的感情却很深,一直都想写一篇关于汉中往事的文章,但迟迟没有动笔,这次回来之后迅速写了一段小文。
1987年,钟楼饭店改制与香港合资,采取合同制,国营企业面临解体,我暂时回家,无事可做,等待聘任。后经人介绍来到汉中讲课。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陕西的南部即秦巴山区,中国地理位置的南方就是从这里开始。到了汉中,像到了另一个地域,吃的、住的、风俗习惯都与西安有着较大的区别。
汉江春色
腊肉是陕南的美食,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腊月时节,养了一年的猪也该出槽了,而此时杀好的猪肉如何保存呢?由于汉中地区算南方,鲜肉无法保存,只能将肉腌制存放。因为是腊月制作,所以称为“腊肉”。所制作的“腊肉”一部分自己过年吃,另有一部分储存起来平时待客吃,基于保存的原因,形成了农耕文明时期的一道非常好的食材。北方过年天寒地冻,猪杀了之后放在外边就冻成冰块了,所以北方人没有腌腊肉的习惯,也没有食用腊肉的嗜好,因此秦岭北边的人家是不做腊肉的,而秦岭南边因气候条件制约不做腊肉不行,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若你到了陕南品尝到砧板腊肉,再蘸上当地产的豆腐乳那叫一个解馋,那叫一个舒服,那叫一个人间美味。秦岭南边与北边的人说话也不一样,所以秦岭以南的地区在盖房子时就没有暖气,同时按照规定也不给发放暖气费,秦岭北边在盖房子时就装暖器,于是也给发放暖气费:秦岭北边人称水系为河,秦岭南边人叫江,尽管都是陕西人,因纬度不同,于是语言也就千差万别,汉中的语言更像四川话,安康话更像湖北话,商洛的话更像是河南话,美食也就有所不同了,于是就形成了独立的流派,他们以麻辣见长,油大、味浓、味厚,突出山野、山货菌类食材丰富,注重天然情趣。
陕南腊肉
赘述了半天,也该说说教学的事情了。
1987年7月23日,乘坐西安到安康的311次列车到汉中进行授课,晚上九点多坐上火车,第二天早晨6点多一觉醒来,车子已然停在了川陕交界的阳平关,过了约摸半小时,车再次慢慢地起动,到汉中已是中午十点多了,接站的是汉中市商业局饮食服务科科长李毅、汉中人民饭店培训部主任杨利华。路上李毅科长就说这次你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制作泡泡油糕和龙须面。到达汉中人民饭店的时候已是吃中午饭的饭点了,餐桌上我和李科长、杨主任一起讨论教学品种:泡泡油糕、金线油塔、箸头面、江南船点、西安饺子宴,尤其是龙须面等关中名吃,一切安排就绪,就是连面都是从宝鸡买回来的。吃完饭稍作休息,下午与同学见面,先与听课学员相互认识了一下,初步讲解了一些理论方面的知识,第二天开始正式上课。
汉中市人民饭店
陪同我一直管理学生的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老师说:“先前我们在西安聘请了一个大师傅,做过泡泡油糕,似乎不太成功,所以这次李科长要求你制作这个品种。”他问:“这个东西非常难吗?”我说:“这个品种有一定的难度,但不至于无法完成。”我上课的第一天就做了泡泡油糕,他看之后说:“看起来不是太难啊,可是之前的那个师傅做了几次都没成功。”我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可能是这个师傅做得少的缘故吧,但这个师傅其它品种都做得很好,这个品种不是他的强项,其它我可能还不如他呢。”现在,汉中一批人会做这个品种,这个品种已在汉中扎根落了户了,在汉中各大宴会都能见到它的倩影。
张西平是这个班的班长,优秀学生,严格来讲也算是高材生了,他也是学啥会啥、思想活跃的一位,只要点到他就能做得像模像样。如教龙须面时,大家都是两三天才能学会,可他只用了一天就学得有模有样,自己做起来也有声有色。他学起技术确实有一套,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赋吧,制作船点时,爬在地上感受动物的动态与肢体语言,对动物造型的理解极快,能抓住重点。这让我非常高兴,仿佛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我也愿意全身心培养他,据说他后来为了分房子调到略阳钢厂,一颗烹饪大师的幼苗就这样硬生生给废了。
此外,还有一个学生是来自西乡县饮食公司的员工,他比我大了十好几岁,我就与他经常说,你是学生哥,咱们是益师益友的关系,不是纯粹的师生关系。他踏实能干,不怕脏、不怕累,搞卫生时他一直冲在前边,因为年龄的原因他与大家关系都很好,他为人质朴和气,所在单位也对他寄予厚望,单位领导不只一次到汉中看望他、关心他,答应他只要能考上二级厨师证书,就可以申请县委将他一家从农村迁到县城(过去厨师证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难考的)。
他这个人挺好,就是做什么事情不便通、认死理。毕业了回到单位,领导让他把学到的东西做一遍,算是给单位领导汇报,另外也丰富一下单位的品种。他说当地没有原料,领导让他代替一下,他却说不行,西乡这个地方相对交通比较闭塞每次制作品种都要从西安进货,成本很大。所学品种不能在地方发挥作用,他对老师教过的品种又绝不能变。所以尽管已经考取了二级厨师证,本来按政策可以享受将他家从农村迁到县城,可是就因为不变通,不活学活用,所以他家迁出农村的问题也一直没有解决。有次我去西乡,他这问题都还没解决,所以学习这个事情一定要活学活用,不能死记硬背,他这也是吃了老实人的亏,担误了整个家庭的事情同时也担误了自己的命运与前途,那叫一个得不偿失,有次他专门到西安拜访,提到此事我们还谈了很多,最后问题虽然解决了,但也让这个老实人吃尽了苦头。
耿桂花是西安下乡到汉中的知识青年,回城时留在了当地,她被分到了勉县饮食公司,成为了饮食公司的一名正式职工,一干就是多年,为了提高烹饪技术水平她要求参加培训,因其年龄相对较大,在这期培训班里多了一个学生姐,年纪稍大又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学习技术就很快,她是这个班里的优秀生、高材生。1987年全省青工技术比武在西安举行,汉中派她参赛,她在全省技术比赛中荣获面点类第二名的好成绩,汉中基于她的成绩奖励给她一级工资待遇,当时一级工资是六元钱,很多人甚是羡慕,尤其是在陕西得到的全省荣誉,那是千金难买。另外这个工资是每月都有,这一生下来可想而知,当然了也反应出汉中在职业培训方面结出了丰硕成果。
人们常说教学相长,我此次去上课也跟当地的学生学到了不少新知识、新品种,跟着宁强的学生穆玉秀学到了核桃馍的制作。我当时点名让宁强来的学生制作核桃馍,可穆玉秀说:“怕做不好,老师在我紧张。”我说:“没事,我也不会,怕什么呢。”还跟洋县学生学了枣糕馍,与南郑学生学了花生浆稀饭,与略阳学生学了罐罐茶,与宁强学生学了麻辣鸡。人们所说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学生提问的越多,说明自己进步越快。说是各地方相互交流,但实质上我是有一定私心的,想学习又不好说,只能利用这个方法学习,又不失老师的尊严。学习快结束时,进行汇报表演,各个学员的县饮食公司的领导都要来观看学习成果,当时略阳的学员制作的荷花酥非常受欢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第二次再去汉中,李毅说:“已经把你写进了我们地区的商业志了。”我很高兴,说明自己还是给汉中作出了一点贡献,付出总是有回报的。
汉中核桃馍
汉中菜豆腐
后来应西乡县饮食公司经理陈保民的邀请,我到西乡县考察学习,第一次吃到了汉中人的最爱——菜豆腐。这次是陈经理专门安排,让他们用最好的东西接待。可惜是我这个老师吃不惯,学生知道后就另外制作其它品种让我品尝。学生们又带我上了午子山,采午子仙毫、吃西乡美食、逛西乡美景,他们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给予他们知识所带来的尊敬,他们对我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我自己能亲身感受,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略阳罐罐茶
宁强麻辣鸡
没多久借全省行业考试的机会我又去了汉中,考核完之后,地区领导让我们去略阳吃菜豆腐节节(就是用包谷面与麦子合在一起制作的面条)。当地饮食公司领导专门请专家给我们制作菜豆腐节节,领导说:“这个是我们这里最高礼遇了,这个师傅是曾给中央领导做过菜豆腐节节的专家。这是我第二次吃菜豆腐,但仍感觉吃不习惯,学生知道后,专门给我做了碗面条和其它品种。
学习结业之后,总是要在当地旅游几日。一日驱车前往南郑县,说好早点要到南郑吃,到了南湖宾馆,上了几个小菜、几种小吃,其它东西都没记住,只有花生浆稀饭让我记忆犹新,它不光是香、而且光,另外还有油,如此美食真是上苍赐予汉中人民的宝物,把这个品种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我想它都是无与伦比的美食。
我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八九十年代看汉中,千禧年看渭南,二十一世纪看宝鸡。首先说说李毅这个人,她可是一个回避不了的人物。当过科长、校长、律师、官员,经验丰富,为人耿直,说话干练,办事从来不托泥带水。她为汉中烹饪事业奔走相告,走出去请进来,把汉中的饮食业搞得风生水起。在她治下,汉中餐饮业提升到很高的层次,获得陕西省首个餐饮全国金牌,还出了个技术状元曹永胜,成绩斐然。李毅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她雷厉风行的作风影响着汉中一代代餐饮人,只要提起李毅,汉中大大小小的厨师都要竖起大拇指,称老太太为汉中餐饮业居功至伟,劳苦功高,当记头功,也使我这个外乡人敬佩不已。
再来说说千禧年看渭南。王晓莲曾经当过县长、局长,后来又担任渭南烹饪协会会长,她将渭南的餐饮行业做得有声有色。在她的影响和活动下,渭南成功举办过很多大型赛事,如中国烹饪协会的厨师节,中国烹饪协会的年会也在渭南举办,餐饮同行到伊尹故里认祖归宗,承认伊尹为中国烹饪始祖。
最后是二十一世纪看宝鸡。宝鸡有个刘克利,他是汉中人,客居宝鸡,其人既有南方人的精明,又有北方人的干练。年轻有为、思路清晰、雷厉风行,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所举办的几个大型活动,影响非凡。先后完成宝鸡大师专业委员会、宝鸡小吃专业委员会的筹备,宝鸡名菜、名宴、名小吃的认定,还将使得宝鸡命名为“国际美食之都”。这次在麟游举办的伏羊节也获得国极大的成功,用事实证明了伏羊节的举办地在宝鸡,因为彭祖是正儿八经的陕西人。
可能有人会说,你讲了这么多,怎么没说说你的故土西安呢?我做个这样的比喻,大象一直很谦虚,它干什么事情都将兔子让在前边,难道说兔子就最显眼,大家都看不到大象吗?也许这个比喻可能不十分恰当,但西安在中国餐饮文化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不争的事实。
这是我第一次出去讲课,也是我第一次学到了宁强核桃馍这个新品种,原来出去讲课,还是如此美差,一举两得,妙不可言。
最后祝愿汉中的餐饮业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繁荣昌盛、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