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一)中华文明一直蕴含着生态文明理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措施、政策及制度,尤其是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的文明史中,通过相关机构设置、官员考核及法令制定等方面来引导、规范生态环境保护,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体制机制。虽然这些体制还没有达到“生态文明”的高度,但是对当前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中华文明能证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中华文明才有资格证明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放眼世界,只有中华文明以国家形态绵延五千年,从未中断。当年两河文明也很繁盛,但其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使整个文明形态无法持续演进。所以,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从不同角度论证这一观点。2013年5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存在于过去、当下,也是推动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根据考古资料,中华文明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世纪黄帝统一中原,至今延续近五千年了。五千年来,中华文明不断创新,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代替。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一脉相承。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哲学、文学、绘画、戏曲、建筑、园林、饮食,五千年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代有高峰,蔚为壮观。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华文明在自然环境基础的保护、人口以及人种的延续和民族文化的不断创新与繁荣方面均体现了绝无仅有的可持续性,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上的优越性。
(三)中国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上千年开发与破坏留下的结果
经历了历朝历代上千年的开发与破坏,中国的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远古时代,我们利用打制石器、骨器、木器进行采集狩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仅限于局部森林的焚毁、退化,这种程度的破坏可以依靠自然的修复能力得以恢复。上古时期,生产方式从采集狩猎向渔猎、种植发展,开始大规模伐林、垦地,关中森林明显减少,农田生态系统出现。封建时期,青铜器和铁器工具发展迅猛,进入种植业社会,我们开始使用畜力、水力、风力,以及人类的机械能,生态系统变迁剧烈,森林被大规模砍伐,灌溉改变了水系,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频发,出现气候异常、土壤侵蚀和沙化加剧、土地退化等情况。进入近代社会,生产力不仅局限于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也开始发展。同时,水土流失加剧,沙漠继续南侵,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所以,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历史遗留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了巨大破坏。
(四)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先于改革开放,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国际同步
我国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开展了很多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比如在枣园挖下幸福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绿化祖国”的号召,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1972年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了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也是中国重返联合国舞台之后派团参加的第一个国际多边会议,我国在会上分享了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做法,这一时期的世界各国都处于探索阶段。1979年9月13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开始施行,极大深化了我国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就会抵抗。”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有很多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料。土地面积广大,但是耕地很少。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
1995年9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这些工作体现出,我国由原来的参与者逐步转向构建者。
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在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在资源节约承载力的基础上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的资源节约城市,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以孕育。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梁家河带头修建当地第一口沼气池;在正定工作时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在厦门工作时主持启动“综合治理筼筜湖”,这一工作被认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发端;在宁德工作时提出“弱鸟先飞”,主张将当地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福建省工作期间,进一步推动生态省建设;在浙江工作期间,浙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提出“八八战略”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在上海工作的7个月里,进一步探索特大型城市和周边乡村的融合发展之路;在中央工作期间,结合全党智慧,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023年7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彰显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战略部署,坚决抓好落实,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二、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统筹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开展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新时代以来取得的这些成就是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系统性重塑
20世纪70年代,官厅水库遭到污染,北京市很快成立了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这个小组就是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前身。1972年,我国政府派出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1973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当时,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同步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这一点上,我们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是同步的。1979年,推出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其中提出“三同时”制度,即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新时代以来,坚持全方位布局、系统化构建、多层次推进,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载入党章和宪法,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逐步建立起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基础制度,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构筑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这是“四梁八柱”的“大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这是“四梁八柱”的“八柱”。
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法律绿色化,比如在宪法、民法典中写入生态文明相关条款,越来越多的法律对接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从法律层面有效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二是完善资源环境专门法,编纂生态环境法典。
(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得到全面压紧压实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生态文明工作的分量越来越重。从我们党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建设,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又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内容,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中。
新时代以来,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建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湖长制、林长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更加严密健全,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增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成为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改革举措。
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2月4日,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在河北展开。大约两年时间,督察实现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2018年起,又对其中20个省份进行了督察“回头看”,共受理群众举报21.2万余件,合并重复举报后向地方转办约17.9万件,绝大多数已办结,直接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15万余件。其中,立案处罚4万多家,罚款24.6亿元;立案侦查2303件,行政和刑事拘留2264人。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共移交责任追究问题509个。2019年,启动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承担生态环保任务较重的央企纳入督察对象。2022年,第二轮督察任务圆满完成,分6批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部门和6家中央企业开展督察。2023年,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截至2024年7月,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已经开展两批,范围涉及福建、河南、海南、甘肃、青海(第一批)、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第二批)等12省市,总共通报了33个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和督察情况。
(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整合优化机构职能,组建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组建生态环境部,整合分散在各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实施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优化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配置,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独立性、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不断加强。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体制不健全有关,原因之一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人权益不落实。这句话的背景是宪法的第九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全体老百姓作为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人,却没有充分享受到自然资源带来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所以,当时的机构改革推动组建了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两个新部门。
首先,组建自然资源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将国土资源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水利部的水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农业部的草原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林业局的森林、湿地等资源调查和确权登记管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职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职责整合,组建自然资源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其次,组建生态环境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指出,为整合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的编制水功能区划、排污口设置管理、流域水环境保护职责,农业部的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职责,国家海洋局的海洋环境保护职责,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区环境保护职责整合,组建生态环境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改革持续深化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以抓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转变。这是一个重大转变,因为体现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数据指标存在钟摆效应,一段时间的数据表现很好,过一段时间又有所下降。所以,单纯用总量考核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准确,而且总量考核与老百姓真正的民生福祉的关系不密切,我们转而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上。
新时代以来,完成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建立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深入推进“多规合一”改革。深入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征环境保护税,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推行排污权交易,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2015年全世界超过70%的废塑料和37%的废纸都出口到中国。欧洲国家和美国是这些废品的主要来源地。据报道,中国是全球主要垃圾进口国。2016年,中国进口全球56%的垃圾,其中废塑料超过730万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中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分别为4227万吨、2263万吨和1348万吨,与2016年的4655万吨相比,降幅明显。现在,我们实现了洋垃圾进口清零。
以上改革举措的实施,有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对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根基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与发达国家基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后转入强化碳排放控制阶段不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
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2023年7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从数据上看,PM2.5浓度、二氧化硫浓度、重污染天数、劣五类水体比例大幅下降。
我们现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压力很大。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中国现代化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空前伟大的。现在全世界发达国家人口总额不到十三亿,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就会把这个人口数量提升一倍以上。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将中美能耗对比可知,如果我们要以美国的能耗标准发展,将消耗大量资源。所以,我们不能走欧美国家的老路。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在自然资源总量、废弃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提升物质资本的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任重道远,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高耗能、高碳排放特征依然明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状况仍将持续。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更大的改革决心和更实的改革举措,坚决破除影响高水平保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以高水平保护培育绿色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第三,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以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必须更加重视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生态文明制度执行力和刚性约束,进一步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改善和根本好转,让美丽中国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绿色的增加。据统计,全球每秒钟就有相当于4个足球场大小的健康土地退化。同时,中国在“增绿”方面作出巨大贡献。2019年初,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的一组卫星照片和监测数据显示,中国一个国家的植被增加量,至少占过去17年里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25%。我们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切实增进老百姓的民生福祉。
第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以引领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环境治理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政治化趋势明显增强,我国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面临新任务新挑战。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增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生态环境战略、国际和外交战略协同性,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持续提升我国在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引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我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球得到广泛传播和高度认可。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表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其他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了经验借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气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奈杰尔·托平表示,“生态文明”是一份如诗般美丽、独特的中国礼物。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COP15)召开,这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未来,我们要继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来 源:宣讲家网
责 编:铁晓林
监 制:聂文虎
总监制:王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