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空间如何利用它们的藏品和展览对公众进行审美教育?国内外的美育教育在理念和实践上有哪些异同?展览策划者如何应对观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
在2023年06月16日,广州图书馆创意设计馆友创意人第73期活动在线上举行,活动联合咨心岛文化工作室共同邀请了深圳市奇域博物馆发展服务中心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外导师2023-2024朱淑桢老师,独立策展人张嘉茜老师,以“跨界融合,在公共空间中的审美教育”为主题,通过在公共空间中的展览及展览延伸的公共教育,中外审美教育、图书馆策展案例等内容向大家分享在公共空间中,怎么样通过展览等活动形式对公众进行审美教育。
为方便大家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我们对视频中各时间节点做了内容提要。以下内容提要与活动视频配合享用更佳哦!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导入:中外公共教育漫谈
04:00 中外展览所引发的公共教育的相同与区别
13:47 中外公共教育在运营模式、观众习惯、展览形式的异同
21:10 中外审美教育的概况
图书馆里的宝藏
23:07 图书馆与博物馆的区别与共性
33:20 博物馆和图书馆的藏品
41:36 大英图书馆文化IP类策展《爱丽丝梦游仙境》案例
51:42 苏格兰国家图书馆课题成果型展览《笔名》案例
01:03:58 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
对谈与问答
01:14:13 我们可以怎么打造图书馆的展览空间?
01:21:49 如何培养公众或者新一代的小朋友们在体验中去开拓他生命的宽度,让他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观察角度?
01:25:50 在策划展览的时候是如何应对观众审美的变化?
01:32:50 一般会将高科技互动工具用以呈现展览的哪些内容上?
01:30:00 我们在图书馆中未来还可以做什么样的审美教育?
01:48:47 相关主题的图书推荐
现代展览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受众进行审美教育,这在公共教育的范畴中。配合展览,面向学术界的交流活动会有行业论坛、研讨会等等的形式;面向公众,则会策划讲座、导览活动、读书会、沙龙,还会有工作坊体验等等不同艺术形式的活动。
朱淑桢老师指出展览所引发的公共教育活动的细分在国际上是比较成熟的,有一个非常细分的体系,比如会按受众年龄、性别、甚至学习方式的不同来策划相应活动。她提出国外的公共教育已经经历了普及阶段,进入到让观众自己探索的阶段。
张嘉茜老师在留学时观察到法国一些地方的展览会配套制作公教手册,针对不同年龄层观众设计不同的观展路线,并加入对应主题的内容介绍。而国内早期的公共教育往往是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社会输出,较少地根据各种因素划分观众并针对性组织相应的活动,现在我们最常见的是划分出少年儿童活动。
△《国家相册》图片典藏展
另外,朱老师指出国际上公共教育的社会协同性比我国成熟,很多博物馆在进行公共教育时往往可以整合多方的教育资源,提供探索性的审美教育。而在国内由于习惯不同,大部分人仍较少观看展览,所以工作的侧重点仍在提供基础性的公共教育,吸引更多人参与。
根据国内环境的基础,国内大部分公共教育提供者,在展览的策划及相关活动组织方面,更加侧重在基础普及方面。而后在这之中慢慢培养公众对美学、对艺术的兴趣与需求。最后自然地感受到“诗与远方”,感受生命的深度。
朱老师说:“我认为展览提供的是非正式的学习模式,给公众带来的是一种审美经验的传递。”
故宫博物院、罗浮宫博物馆大家都耳熟能详。与博物馆同样作为公众提供终生学习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图书馆,它里面有没有藏品呢?很多观众可能对这个话题感到陌生。对此朱老师通过大英图书馆和苏格兰国家图书馆的藏品向观众介绍了她眼中图书馆的藏品类型,并且分享了大英图书馆、苏格兰国家图书馆的策展案例,及香港中央图书馆的展览,以探讨在图书馆进行的公共教育。
《爱丽丝梦游仙境》是英国作家路易斯·卡罗尔出版于1865年的文学作品。为了纪念《爱丽丝梦游仙境》出版150周年,大英图书馆展出了馆藏的由原作家创作的原版手稿和插图,以及来自英国插画家约翰·滕尼尔、亚瑟·拉克姆以及西班牙画家达利的插画作品等等。并且在做了一个非常细致的研究和分类整理后,在展览中呈现其作者本身的经历以及它在出版的过程当中所经历的不同的版本等,并展示了大英图书馆古籍保护措施。
约翰·滕尼尔插画
达利插画
朱老师认为大英图书馆的这个展览虽然用到了很多绘画这种表现形式的作品,但事实上它的整个展览是在展现这个文学巨作的影响力。她指出审美教育其实是将文化影响力提炼出来,然后把它通过不同的载体,例如插画、视频、文字或者场景的打造去传递出来。
苏格兰国家图书馆一位研究员发现很多作者因为社会因素、个人隐私、性别等不同原因不愿意用自己的真名来写作。于是,他对馆藏里面所有的文学作品、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的版本,或是不同的印刷厂印刷的相同文学作品等等笔名的变化进行分析整理,并根据研究成果策划了展览,使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与趣味。
△展览围绕这三个影响作家对笔名使用的因素展开
香港中央图书馆地下设有一个总面积达到1540㎡的大型展览馆,可划分为5个独立展馆。常常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各类型的文教展览和活动,如画展、摄影展、艺术摆设等主题展览。
朱老师指出无论是博物馆还是图书馆,它们都可以从自身藏品出发,去延伸其学术研究课题,然后将研究过程、研究成果或者是在这个研究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展览形式呈现给公众。通过这些展览去引发大家对某些议题的一些思考,甚至去谈论这个话题,去建立起某种对话。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提供工作坊等方式,举办一些低门槛的活动,让公众参与进来。
活动的最后朱淑桢老师和张嘉茜老师还围绕展览的空间与运营等话题展开讨论,并回答了相关的提问。
Q:现今都在谈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公众或者是新一代的小朋友们在体验中开拓生命的宽度,让他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观察角度?
朱:
我觉得公共教育真正的价值是在于启发。我们要不断地通过公共教育去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比方说苏格兰图书馆展览《笔名》,展览配套有三类主题活动,一是在展览现场提供相关作者的图书供公众借阅;二是引导公众设计自己的“著作”的封面与笔名;三是提供了一个电子数据库平台供读者查询更多图书。
其中第二个活动很有意思,通过设计书籍封面和自己的笔名,公众可以代入到作者的内心,去体会他的心路历程,这个过程中,公众会不断地思考。
做公共教育的这个输出的过程当中只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引导观众去思考、启发他去感受、感知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受,让他去捕捉这个感受,并且能够表达出来,其实这个就是他最大的收获。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去告诉公众,你来这里不仅限在学知识,而更多是去感受、去体会、去体验。
张:
“启发”这个词很好。在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这些公共空间中的体验是综合的。策展者或运营机构在空间的展览呈现为观众提供了感知探索的可能性。而这个可能性它是跨学科的,有可能是偏向历史的,有可能是偏向美术的,也有可能是偏向音乐的。观众会在不同的范畴,比如说画作与音乐结合的时候,或者是用文学来表现音符变化的时候,有不一样的启发和体会。我们提供这种可能性让公众获得认知上的拓宽。
朱:
我对这些互动工具的选择标准只有一个,取决于我想要公众在观展的过程当中得到的体验感来自于什么。是来自人文的温度?还是来自于跟人的互动?还是来自于与物的互动?又或来自于这种科技带来的超越这个空间维度的一种体验、感观刺激的这样的需求,所以我们会根据这个实际的需求来做选择。
朱:
我觉得审美教育或者说展览举办对于图书馆的这个工作来说是巨大的挑战。首先策展团队联系与建立,不同的策展工作可能需要与不同机构组织合作。第二个,通过之前提到的大英图书馆、苏格兰图书馆和香港中央图书馆的做法,我们会看到所有的展览的主题的选择一定是跟图书馆自身的收藏,跟藏品的脉络是有关系的,或是与图书馆员的研究课题是有关系的。当图书馆没有充足的馆藏时则可以借助跟其他机构去合作,比如说美术机构、收藏机构和出版机构等等。而我们可以借着策展的工作去丰富我们的收藏。
如今公共空间的展览非常丰富,当我到处都看得到展览的时候,那么我的审美趣味的门槛可能在提高,我的欣赏水平也在提高,那么我会对于在图书馆看到的展览的这种期待也会再提高,所以这个时候就更加要求我们在图书馆去做这个公众型的展览的时候,要考虑到我们服务的受众的需求。
图片资料由嘉宾提供或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小编。
编辑:汤子仪、蔡海宜
审核:陈欣、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