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装扮的村内小广场仪式感十足,创新国潮融入场景的各种文化活动妙趣横生,游客参与其中,玩乐、购买的热情让这场农事节庆热闹不已。一场全新的农文旅融合办节模式成为今年柿子节的亮点。
姬川村(姬公尖)松软肥沃的风化花岗岩土壤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出当地“好物”——灯笼柿。早在明代万历年间,该村就开始种植柿子,如今三四百年的老柿子树在村中随处可见。因当地柿子个头大,形似红灯笼,俗称“灯笼柿”。
秋冬时节,姬公尖的灯笼柿漫山遍野,由黄澄澄变为红彤彤的,像一串串点亮的灯笼缀挂枝头,迎接八方来客。整座村庄一派硕果累累、“柿柿”如意的丰收图景。
然而在七八年前,当地村民还得家家都挑着柿子进城售卖,一些劳动力少而弱的家庭因为柿子难卖而放弃了柿子产业。为提高农民“搞柿情”的积极性,从2018年开始(2020年因疫情停办一年),当地政府每年组织举办柿子节,以节为媒、注入文化,经济唱戏,因地制宜培育灯笼柿农产品品牌,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助力当地百姓增收致富,加速推进山区乡村产业振兴步伐。
通过连续多年举办柿子节,姬公尖柿子高山上打鼓——名声远扬。当地农户均收入从当初的1万元提高到如今的5万元左右,前来旅游的人数也持续增加,2023年,姬川核心景区游客接待量约10万人次。姬川农家乐由6年前的1家增加至目前的7家,农家乐户均收入超过5万元。2024年,上丰全乡灯笼柿种植面积600亩,预计产量55万公斤,柿饼产量8000公斤。
此次活动,主办方以“柿”为核心,在村中巧妙融入国风元素,精心打造了柿柿如意园、柿柿甜蜜集、柿柿顺心乐坊、柿柿和美汉服体验四大主题区域,集美食、娱乐、游玩、体验于一体。活动巧妙融入诗词接龙环节,吸引了不少村民和游客的参与,答对古诗,领取盲盒,有趣有味。整个村中,有智慧的碰撞,有趣味运动会的欢声笑语、古筝演奏的悠扬旋律、木板拓印与柿子拼图的动手实践……每一项活动都充满了乐趣,引得市民和游客乐在其中。
来自杭州的游客梅女士是看到黄山日报“乡村振兴满天星”姬公尖文章来到姬川的,她说:“我已经是第二次来姬公尖,这里的柿子又大又甜,风景也很美,还有‘柿柿’如意的好寓意。”
记者观察发现,节俭办节的改革思维在当地还有诸多体现。
随着柿子节的连年举办,姬公尖柿子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姬川村的人流车流的增多,让本就狭窄的道路压力骤增,为解决通行难问题,上丰乡实施了龚村至禹坑道路拓宽工程建设项目,如今道路完成,市民和游客打卡姬川顺畅多了。
姬川村地处山腰,因为山区特点,道路逼仄,停车场数量有限,每到柿子采摘和旅游旺季,拥堵严重且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为了破解这一交通瓶颈,当地建设了龚村换乘中心,由杭徽长运公司和霞江村共同运营,外地游客前来换乘摆渡车,不但解决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保障乘客安全,也增加了霞江村的村集体收入。
“节俭办会,不搞面子工程,把更多的经费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柿子场景的打造以及与游客的互动体验上。”上丰乡党委书记汪红英说:“我们努力让活动一直能够延续到柿子下市的时候,既可以增加旅游的体验度,又能让更多的村民感受到柿子节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