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类对未来城市的憧憬与构想从未停歇,无论是城市规划的专家学者,还是科幻文学的创作者,他们的想象力跨越了时间的长河,吹向现代城市。
从希波丹姆的规划理念、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愿景,到《银翼杀手》影片中的赛博朋克、《大都会》中的摩天大楼,再到陈楸帆笔下致力于实现碳中和的新型都市构想……人类总是站在前人描绘的未来城市肩膀上,继续向更遥远的未来眺望。
而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创造未来。
11月13日,成都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聚焦事关成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全会指出,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做强产业园区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大力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加快打造一批现代化园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建立健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长效机制,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成都,正以改革为发展注入活力,以创新为大局贡献力量,全力书写着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
近几年,成都频繁进入“国际时间”,人气愈发高涨。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花开”“花落”于成都东部新区,虽盛会结束,但世界目光仍然逡巡于此,久久不散。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成都东部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做出批复,明确成都东部新区要着力建设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枢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
作为成都最年轻的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此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示公园城市“生态美”、美好人居“新场景”、园区建设“新路径”、高质量发展“强动能”,开启城市加速起势、产业持续发力的发展新篇。
▲成都东部新区
“永不落幕”
世园遗产中的精神坚守
10月28日,历时186天的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在成都东部新区世园会主会场落下帷幕,这个写在中国西部、属于成都的故事画上了完美句点。
遥想半年前,龙泉山下、绛溪河畔,以“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为主题的世园会向海内外观众敞开大门,国际社会眼光集中关注成都东部新区,这片文化交融并蓄的东方沃土,生机新城。
▲世园会主会场
时光回溯,世园会的精彩纷呈恍如隔日,这场世界园艺界的“奥林匹克”,涵盖了中式、英式、中东、东南亚等全球主要园林风格,展园总数、境外展园数量、协会和企业展园数量均创历届B类世园会之最,超1000万中外游客走进世园会,体会并分享关于世园会的文化掠影与绿色足音。
那么,一届怎样的世园会才能算成功?
这不仅仅在于文化内涵的传递、艺术品位的展现,也在于对城市发展的构思、绿色低碳的重视,对于成都来说,更应体现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下的追求与态度,透过世园会与成都东部新区这扇窗,世界得以一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貌。
成都是历届世园会承办城市中首个编制《低碳管理方案》的城市,世园会主会场总规划师黄聪在规划之初便坚持“一定要保持原有的生命力”“可持续发展利用,不规划任何一个后续不能使用的建筑”等理念,这也给“后世园时代”留下了广阔空间。
在进一步传导绿色理念,提升生态教育功能的同时,成都东部新区也兑现着“永不落幕”的承诺,在不变中坚守,亦在改变中前行。
世园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世园会闭幕后,主会场拟更名为“成都世界园艺博览园”,将作为城市中心公园免费向市民开放,为城市带来园艺产业、户外运动等全新要素,通过预约即可入园,园区内的各项配套设施将持续保证高水平运营,满足游客需求。
上述负责人透露,成都东部新区已对世园主会场113个展园进行了全面梳理,其中,中华园艺展区将长期保留,其他展园根据业态引进,逐步进行提升改造、转化运用,未来还争取将世园会主会场纳入国家植物园的申报范围,在世园会后,再次引入国家级IP,提供更好更精彩的游园体验。
这些公共空间,将继续保留世园会的大众记忆,并引进科技、文化、研学、商业等产业业态,为市民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和消费场景,持续展示公园城市营建成果。
而所谓的世园遗产,也远远不止如此。
世园会所代表和承载的,是文明精神、人类价值、世界意识和未来想象。正如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主席莱昂纳多·卡皮塔尼奥所说,“在当前世界面临气候变化等多种挑战的背景下,成都世园会将使民众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在人们心中播下绿色的种子、绿色的愿景。”
一届世园会,将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紧密链接在一起,它吸收了田园城市的和谐理念、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绿色城市的低碳环保追求、自然山水城市的自然美景融合、风景园林城市的文化艺术韵味。这种在城市中广泛存在的元素、共识与精神价值追求,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新生态”,也是我国城市化未来重要的发展空间与路径。
此外,世园会主会场将与天府奥体公园、成都未来医学城、天府国际机场等重点片区联动发展,加快城市核心功能植入,探索现代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发展之路,加快建成成都东翼彰显公园城市特质的现代化新城。
▲成都东部新区城市核心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园会将作为成都东部新区的成长坐标,在时代发展中重新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更加自信、开放、从容,一座城市也收获着物质、精神和心态的成长与成熟,这是盛会留给成都东部新区的宝贵遗产。
“园城”相融
龙泉山下的绿色守望
当下,成都东部新区正借助国际盛会及天府国际机场的流量优势,继续按照园城相融的思路,布局公园大街商业街区和未来社区,发展绿色经济产业链,在三岔湖、丹景台、三鱼萌狮文化村等景区景点,推出天文观星、湖畔休闲、观鸟研学等130余个特色场景并形成联动,植入文化艺术、教育运动等元素,并持续刷新人们对“美好人居”的心理认知。
凌晨四点,“日出小队”已登上龙泉山丹景台并架好了相机,他们已经不知多少次来到这里拍日出,太阳初升时拨开云雾、驱散寒意的感觉让人留恋,破晓背后所代表的崭新开始亦让人振奋,充满生机与希望。
他们来自中国各地,但都选择落户成都东部新区,经常相约一起山顶逐日、夜追流星,在锦云楼赋诗、在三岔湖拍鸟,一同参加环三岔湖马拉松、观看汽车飘移锦标赛……在这里的每一个场景,都有同行之人的身影。
这是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的真实写照与生动缩影。共同的价值理念与追求,是公园城市建设的逻辑起点,人们自古而今讲求的志同道合、同质而居即是如此,在互动中,彼此对社交、生活、意境,都能拿捏最合适的尺度,从而产生更大的共鸣。
这些微观个体与成都东部新区一起,加入了城市的绿色“守望”。
从城市生态地图来看,整个成都东部新区地处丘陵地貌,在总体规划时,便按照“园中露丘,行路追丘,城中显丘”的理念,保留了243处特色丘陵,“城市绿心”龙泉山青山如黛、筑景成势,沱江水系贯穿全域、蜿蜒萦绕,240公里湖岸线的三岔湖候鸟栖息、水天一色,成都东部新区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城市文明与自然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市形态正加快形成。
▲龙马湖公园
此外,成都七中东部学校等多所知名中小学校;四川大学华西东部医院以及22个区域医疗中心;三岔TOD商业中心、林栖活力城、绛溪里湖滨天地、天府未莱临空国际购物公园等配套设施落地东部新区,一同奏出生产、生活、生态共融共生的交响。
从世园公园的出口,走向美好人居的入口。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成都东部新区,开始体味公园城市的神韵,这种神韵,是居民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推动“双碳”建设等时代语境下的中国未来城市答案。
和煦的阳光正滋养着这座未来之城。在规划中,城市也常被看作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会有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脉搏跳动等生命迹象,如今正处于生长期的成都东部新区,已打下这座城市的坚实骨架与发展基础。
东区之“进”
立园满园的链动与联动
定位、时机、方向,是地理时空信息的关键词,更是事关长远战略的关键词。
10月24日,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要求进一步明确“抓经济必须抓园区”的鲜明导向,此次全会,继续深化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加快把园区建设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
未来之城,核心在于产业。作为成立不足5年的新区,如何向“新”而生,“立园满园”?这对于近于白纸作画的成都东部新区来说,重点不在“0”到“1”的探索,而在于“1”到“100”的蝶变。
因优化空间资源配置而诞生的成都东部新区,基于规划先行的理念,在产业发展之初就搭建了一套的空间体系,同样也赋予了它达成“立园满园”的先天优势。
目前的成都东部新区,已形成了国际空港经济区(东部新区片区)、成都未来医学城、成都未来科技城、简州智能装备制造新城、天府奥体公园五大片区,目前正围绕“345+9”产业体系,聚焦临空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技术等重点产业方向集中发力,已初步形成一批行业龙头示范领跑、一批骨干优势企业支撑追赶、一批小微企业紧跟成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成都东部新区产业定位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几乎都是围绕自身资源禀赋与“新质生产力”而建立,基本是高科技附加值、高文化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产业,以智能化、产业化、绿色化为依归,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方向,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
成都东部新区的理念,也体现在一座生长在公园里的智造新城——简州新城里。
作为成都东进新中心、成渝相向发展新门户、城市新区新强点,简州新城承担着打造成都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产业新城的历史重任。
▲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龙马湖未来公园社区
据成都东部新区智能制造局产业发展处处长厍军威介绍,简州新城整体以“科技创新活跃、规模增长放量、绿色发展引领”为纲领,进而确定简州新城的产业发展方向与赛道。目前正在加快构建“一智两新三未来”先进制造产业体系,并围绕一年、三年、五年分步走行动指引,优先攻坚打造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为主攻方向的“两新”装备产业示范片区,在动力电池、汽车高端零部件、光伏组件、燃气轮机四个细分领域上,按照一个镇园之宝带动一条产业链、牵引一个特色园的营产理念,持续激发放大镇园之宝能量,引育产业链相关企业,加快打造一批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园区。
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些产业选择既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导向,又可为成都制造业能级与质量的提升注入新动能,且较易形成规模优势,促进技术创新。
他介绍,选择“一智两新”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其中一个重要考虑就是产业的内部关联度,产业与产业链是一个四通八达、不同节点相互影响的网状结构,智能制造装备、动力电池、汽车高端零部件、光伏组件等产业概念,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
“比如‘两新’企业需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设备基本都是相通的,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两新’产业形成集群优势后,就会对制造装备相关企业产生强大吸引力,进而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良性产业格局。”厍军威表示。
目前,简州新城已成功引进落地了包括蜂巢能源、中科翼能等在内的“镇园之宝”和20余个产业链配套项目,C立方、先进汽车科创空间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空间建成投运,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阿里云智能计算基地等一批重大功能平台正加快建设,产业发展已然迈入快车道。
▲简州新城新经济产业园
未来产业决定产业未来。未来要想成为现实,更要瞄准改革和服务。
今年10月,《成都东部新区条例》正式施行。该文件以立法的形式,总结改革创新成果,完善制度设计,理顺管理机制,充分放权赋能,标志着成都东部新区建设发展在法治化轨道上提档增速,为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此外,简州新城管委会正式推出《企业服务一本通》工程建设篇,通过整合各类审批流程和要求,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办事指引和优质的服务。在成都“进解优促”工作中,《企业服务一本通》已经成为企业办理建设事项的“口袋书”。
从前端的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过程中的规划促建,再到投产后的运营服务,按照企业服务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不同阶段,简州新城已形成层层递进的服务体系,后续简州新城还将推出《企业服务一本通》入园服务专篇、安全环保专篇和惠企政策专篇等。随着《企业服务一本通》全系列指南的逐步编制完善,简州新城将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服务指导,助力企业破解建设难题。
▲厍军威及专家团队在四川旗丰新材料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企业智改数转现场“把脉诊断”
据了解,简州新城250余家存量企业和23个在建的制造业项目均配置了企业服务专员,通过对企业诉求收集、交办、反馈等闭环管理,已形成“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应办尽办”的服务体系,系统保障、促进企业发展。
精准的产业定位、巨大的投资潜力和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简州新城成功赢得大唐电力、浙江仁科等企业的青睐,“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运”的“新区速度”也验证了东部新区这座未来之城的诚意。
厍军威介绍,未来,简州新城将紧紧围绕“一年三年五年”各阶段目标,依据已经制定形成的“立园满园”战术路线图,分片区规划、分节点落实、分阶段呈现,进而达成“企业满园”的最终目标,继续讲述欣欣向荣的东区故事。
“未来之城”
战略机遇下的理解与把握
当下,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正摆在中西部城市面前,成都东部新区,也将成为时代的下一个宠儿。
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中西部的文件,明确提出了引导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内陆延伸的目标。
紧接着,国庆期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表明了产业转移的决心和方向。
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在中西部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中西部延伸,例如物流、金融、信息技术服务等。
成都东部新区,也将成为成都承接产业备份、先进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和工业增量拓展区。机遇下的现在和未来,成都东部新区要拼招商、效率、服务与承载力。
数据显示,成都平原平坝浅丘区开发强度已达29.5%,而龙泉山以东区域平坝浅丘区开发强度仅12.4%。成都东部新区按照新的“三区三线”新增建设用地约97平方公里,占成都新增建设用地的四分之一。
▲成都东部新区城市核心区
今年9月,成都东部新区推出首批1066亩标准化土地。“产业标准地”这一概念就是提前规划了土地的产业定位、细分赛道、地块尺寸,以及拟引入项目对水电气讯及周边配套的共性需求,土地出让时把每块建设用地的产业方向、项目能级、投资、建设、税收、能耗、亩均产值等标准给予明确,引导企业按需拿地。企业拿地后,高效办理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证等。
如此种种,让人们在建城仅四年的成都东部新区身上,恍惚看到当年大湾区策马扬鞭、乘风破浪、凭风借力的影子。
天府国际机场带来了繁忙的航班,立体互联的交通让四川盆地的货物在成都东部新区汇集,回荡着丝绸之路的马蹄声,飞向世界各地。“148”高铁交通圈规划、8条轨道线网以及“9横7纵”高快速路网基本建成,成都东部新区已成功实现航空10小时通达全球,高铁6—8小时直达沿海、3小时连接周边省会、1小时到达重庆、地铁半小时通达成都主城区,门户枢纽效应已现,赋予成都东部新区“引进来”“走出去”的巨大优势。
成都东部新区投资促进局招商引资总监包夏曦介绍,乘世园东风,成都东部新区在今年4月、7月、8月,连续在北京、上海、深圳进行城市价值推介,发布2024年投资机会清单,聚焦航空经济、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梳理了用地类、载体类、工程类项目机会50个,涉及投资额近750亿元,招引产业链企业落户成都东部新区。
▲成都东部新区《投资机会清单》发布
同时,成都东部新区密集促进企业实地考察,近年来,成都国际友谊馆开馆仪式、投资成都招商大会新区行、知名蓉商新区行等20多个主场交流会,招待了百余名外籍嘉宾及港澳台政府人员参访,有数百家知名企业与机构来到成都东部新区考察,显著扩大新区在产业投资界的朋友圈。
▲2024成都东部新区城市价值推介会
11月9日-16日,成都东部新区相关部门出访英国、比利时,开展投资促进工作,并举办“蓉欧产业对话·成都东部新区-伦敦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推介会”“蓉欧产业对话·成都东部新区-布鲁塞尔临空经济产业投资推介会”,面向英国、比利时生物医药、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产业资本推介成都东部新区整体规划、投资环境、招商政策和重点项目。
▲蓉欧产业对话·成都东部新区-布鲁塞尔临空经济产业投资推介会
“目前的成都东部新区,正在提炼总结五个功能区的话语体系,形成具体产业的导入逻辑,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以产业链精准招引为指导,既瞄准六类500强等链主企业的招引,也适当聚焦一些补链企业及丰富就业及业态的企业与项目,同时,适当为中小型企业放宽了招商门槛。在‘舞好龙头’的同时,也注重‘育新枝、栽新苗’。”包夏曦说。
成都东部新区,正全方位展现出成都加快塑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大美公园城市形态的探索实践,向天空要活力,向制造要发展。成都东部新区的“守”与“进”,正与它所处的龙泉山下,形成辉映。
一方面,它以更坚定的决心,守望公园城市的未来发展;
另一方面,它以更开放的姿态,欢迎“候鸟”,孕育“森林”。
这片充满无限商机的投资热土,正在以更加精准的姿态拥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