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 ◆
文 | 许礼进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科技创新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
2024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呈现前高、中低、后扬态势。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同时也需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从多个方面作出具体安排。这释放出创新驱动发展的鲜明信号,更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加强基础研究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我们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如机器人领域的“机器人智能核心部件、机器人共性核心算法、全域感知与智能决策”等,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积极发挥助力作用,加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
加深新技术与产业融合,催生发展新动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这就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聚焦“人工智能﹢”的产业定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引领带动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对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传统产业的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新技术实际落地过程中,积极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示范应用带动效应,打通新技术与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堵点卡点,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未来产业倾斜,推动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集群。
加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赋能科技创新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从“0到1”的原创突破,到“1到100”的成果应用,还是“100到N”的产业化发展,整个过程都需要漫长且持续的资金投入。要围绕完善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深入调研、积极建言,推动私募基金、国资背景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提供有力保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科研工作者需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投身科技研发的时代洪流。更好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监督、服务等作用,引导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和商业道德,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加大科技人才引培力度,构筑人才新高地。人才是新质生产力与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和关键资源,应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拘一格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高等学校应加强交叉复合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强化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提供实操性强的课程与实习机会。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加快建立容错纠错的激励机制,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营造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需要加速建立鼓励科创、容错纠错的激励机制,营造有力有效的政策环境,及时评估、动态调整现有政策,修改废止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制,让政策更好地引导创新、服务创新。坚持深化“放管服”综合改革,对企业多服务、少干预,让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默契配合、相得益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