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艺术才子被判处死刑,临刑前高呼道:不自由,毋宁死!

文摘   2024-12-04 00:02   四川  
动荡爆发后,文艺和演艺领域遭受了猛烈冲击,大量演出活动被取消,老百姓平日里只能观看所谓的“样板戏”以寻求娱乐,这导致大家的精神生活变得愈发贫瘠,甚至一度丧失了对革命的热情和憧憬。
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深感不满,纷纷站出来仗义执言,严厉批判样板戏,并要求解除对文艺、演艺领域的限制,其中就包括陆洪恩。
陆洪恩,上海人氏,自幼酷爱声乐。
7岁那年,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开始学习钢琴和唱诗。
青年时期,他顺利考入上海某音乐专业学校,并得到了名师的悉心指导。
大学毕业后,他被某剧团聘请为钢琴演奏员和编曲员,参与过多部音乐剧和话剧的演出,在上海乐坛逐渐崭露头角。
然而,在解放战争时期,上海频繁遭受国民党买办集团的经济剥削和掠夺,物价飙升、经济通胀,民众生活困苦。
陆洪恩也未能幸免,收入大幅减少。
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前往宴会厅、酒吧等地兼职弹钢琴,赚取外快以维持生计。
建国后,陆洪恩被上海人民政府聘请为公办交响乐团的钢琴演奏员和编曲员,有了稳定的收入,终于能够不再为生活琐事而烦恼。
自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先后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曲。
1954年,在陈老总的鼎力推荐下,陆洪恩出任交响乐团的指挥,从幕后走到了前台,知名度也因此更上一层楼。
1956年,他更是受邀在中南海参加文艺演出,为外国使节演奏了一系列国风乐曲,赢得了满堂喝彩。
此外,陆洪恩还编写了小学、中学的音乐教材,为无数青少年打开了声乐的大门,让他们领略到了音乐的魅力。
然而,到了1966年,动荡席卷全国,文艺和演艺领域再次受到重创,许多曲目和剧目被禁止演出,中国声乐事业的发展岌岌可危。
在这个关键时刻,陆洪恩勇敢地站了出来,他直接点名批评江青和康生正在摧毁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指出他们推行的“样板戏”是“糟粕”,完全违背了唯物主义和主流意识形态,应该坚决予以取缔。
此举彻底激怒了江青和康生,他们随即对陆洪恩进行了猛烈的批驳,指责他犯了“修正主义”的错误。
上海市委领导班子也很快做出响应,专门开会批评陆洪恩,并要求他立即改正
但陆洪恩宁死不屈,坚决表示自己没有错误,拒绝道歉和检讨,并再次批评了江青和康生。
江青得知此事后更加愤怒,随即派遣了一个所谓的专案组前往上海对陆洪恩进行调查。
不久之后,陆洪恩便被扣上了“反革命”的罪名,并遭到隔离审查。
从1966年下半年到1968年上半年这段时间里,陆洪恩遭受了非人的折磨,经常被拉出来当众批斗、殴打。
看守他的管教也对他十分严厉,动辄拳打脚踢,导致他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长久的折磨让陆洪恩身心俱疲,年仅四十多岁的他头发便掉了大半,牙齿也几乎全部脱落,整个人看起来像是七、八十岁的老翁。
1968年4月下旬的一天,管教突然找他谈话,询问他是否愿意道歉并纠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陆洪恩稍作思考后,毅然决然地表示自己绝不向“阴谋势力”低头,甘愿为革命和正义献出生命。
管教闻言后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将他送回了牢房,并告诉他可以写信给家人交代遗言或身后事。
陆洪恩明白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毫不畏惧,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在等候死刑的这段日子里,他一直哼唱着贝多芬的代表作《庄严弥撒》。
这首乐曲激昂又不失悲凉,陆洪恩尤其喜欢它,将它视作自己人生最后的悲鸣。
不久之后,陆洪恩被押赴刑场,当众判处死刑。在执行死刑之前,法官询问他还有什么遗言要说。
他沉默了一会儿后高声喊道:“不自由,毋宁死!”
随即,在一声枪响之后,他的生命走向了终结。
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就这样遗憾离世,实在令人惋惜。
动荡结束后,上海市委重新审查了有关陆洪恩的卷宗,确认他没有任何错误,并为他平反昭雪。
同时,还为他补办了一个小规模的追悼会,以表达对他的哀思。

将令如山
每天更新军事历史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