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比英伟达更好的AI 计算引擎——博通需要多少时间?

汽车   2024-12-26 07:59   四川  
芝能智芯出品


作为一家在半导体和企业软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公司,博通近年来在人工智能(AI)芯片市场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024财年的表现无疑为其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特别是AI芯片收入增长至122亿美元,并计划到2027年将市场规模扩展至600亿至900亿美元,不仅挑战了市场龙头英伟达的主导地位,也标志着ASIC(特定应用集成电路)在超大规模计算领域的崛起。


我们从博通的技术路线和核心优势出发,探讨其能否在未来超越英伟达,以及两者之间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前景。




Part 1

博通的技术路线及核心优势


博通的技术路线主要围绕超大规模计算的需求展开,以ASIC为核心,辅以高性能网络芯片(如Tomahawk和Jericho系列),形成高度定制化的AI计算解决方案。


与通用GPU不同,博通的ASIC芯片针对特定客户需求设计,其核心在于实现高效、低延迟的计算能力,同时在成本和功耗上具有显著优势。


博通目前的关键客户包括谷歌、Meta和字节跳动,这些科技巨头逐渐倾向于采用ASIC来满足其对AI算力的爆炸性需求,谷歌的TPU已经成为博通AI收入的重要来源,而Meta和字节跳动也正在快速跟进ASIC的部署,ASIC在性能和经济性上的潜力,博通与客户深度合作的能力。



● 核心优势:技术、生态与规模的协同效应


 定制化能力:博通拥有为超大规模客户提供高度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例如,谷歌的TPU采用了博通与台积电合作的先进制程工艺和3D封装技术。定制化不仅提升了客户的计算效率,还形成了较高的切换成本。


 多元化产品组合:除ASIC外,博通在AI网络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Tomahawk和Jericho系列交换芯片目前已成为AI集群互联的核心,尤其是在支持超高带宽和低延迟的计算网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客户深度绑定:博通与客户的合作已经从单纯的芯片供应扩展到全流程的联合开发。这种绑定模式提高了博通的市场粘性,同时也使得其能更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先进制程与封装技术:借助台积电的3nm与2nm工艺,以及3D SoIC封装技术,博通能够大幅提升芯片的性能和功耗效率。这使其能够为客户提供领先的解决方案,从而在高端市场占据优势。




Part 2

博通与英伟达的比较与未来展望



● 性能与市场覆盖


在性能和市场覆盖方面,英伟达目前依然具有明显优势。


 英伟达GPU不仅在通用计算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还在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博通的ASIC虽然在定制化和成本效率上更胜一筹,但在通用性和软件生态方面相对欠缺。


英伟达的GPU凭借CUDA软件生态,实现了在各种计算任务中的广泛适用性。而博通的ASIC虽然在特定任务中具有高效率,但需要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重新设计,导致扩展性受限。


 英伟达的产品定位覆盖了从云端到边缘计算的全场景,而博通的芯片则主要集中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尽管博通未来可能通过网络芯片和ASIC扩展市场,但其在边缘计算和消费者市场的布局尚未形成规模。


● 财务与市场潜力


英伟达目前在收入和利润方面遥遥领先,但博通在特定市场的增长潜力不可忽视。


到2027年,博通预计将占据超大规模客户AI芯片市场60%至80%的份额,这与英伟达目前的市场占比形成直接竞争。


 收入结构的差异:英伟达的收入更多依赖于其GPU的高利润率,而博通的增长则来自于ASIC的快速渗透。这种收入结构的差异意味着,博通未来的市场波动性可能低于英伟达。


 长期竞争格局:英伟达目前依靠其软硬件生态形成的壁垒可能在未来被削弱,特别是在超大规模客户转向ASIC的趋势下。博通如果能保持其技术和客户绑定的优势,可能在特定领域对英伟达形成有力挑战。



博通通过其ASIC和网络芯片的整合,正在超大规模AI计算领域建立起竞争优势。然而,要超越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和收入规模,博通仍需克服多重挑战。尤其是软件生态的欠缺以及市场覆盖面的限制,可能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小结


展望未来,博通的增长潜力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技术创新和客户绑定,继续深化与谷歌、Meta和字节跳动的合作;第二,利用ASIC在成本和效率上的优势扩大市场份额;第三,通过网络芯片的渗透,构建更完整的AI计算解决方案。


博通距离超越英伟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其逐渐崛起的技术路线和市场定位,已为AI芯片市场注入新的竞争活力。在AI算力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未来几年将是博通能否实现市场逆袭的关键时期。


芝能汽车
之前是汽车电子设计,现在2024在芝能汽车,紧跟技术创新,助力行业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