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这句话让人一秒破防、热泪盈眶。
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里余音绕梁,
原创音乐剧《大钊先生》
在剧中主人公诞辰135周年再度上演。
激荡人心的时代
不屈不挠的精神
伴随着青春的昂扬与澎湃扑面而来。
正是不同时代“青春”的相遇、激荡
让海淀积淀下厚重的文化土壤,
一颗颗“英雄主义的种子”也由此着陆生根。
也因此,海淀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印记,
与众不同的灵魂。
那么,说到海淀文化你会想到什么?
是圆明园的历史沧桑,
颐和园的典雅宏丽,
发明创造的振奋人心,
还是中关村的创新潮涌?
如果问,海淀文化是什么、在哪里?
不妨一起到城市里走走看,
因为它触目可及、触手可得。
(一)
它在一段段校园音乐的旋律里
理想、浪漫和才思是海淀青年的代名词,“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从90年代《同桌的你》到2000年的《一生有你》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回荡在水木清华之间。
同样,“四时常相往 晴日共剪窗”,一把古典吉他,一种温暖声音也飘在未名湖的上空,海淀的学子们用民谣构筑诗与歌的世界,点亮无数青年白衣飘飘的年代。
在一句句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揭示中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海淀的教授用这四句话定义一个“有文化的人”。下次有人问你,啥是文化人,相信你会有参考答案。
在一页页的字里行间
方所、风入松、Pageone、中关村图书大厦……海淀的网红书店一到周末,人又爆满了!
在直播间的不断“整活”里
别人是直播带货,海淀人是直播带知识点。
但,如果你要问,海淀文化是什么?
就像这句名言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
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创业者眼里,海淀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以创业者为本。
11月22日,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登上《新闻联播》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在新闻里“露面”的创业者雷嘉宾一下成为创业圈的“明星”。
回想几年前,他的初创团队只有三个人,除了手握科研成果外,一无所有。但当他选择在海淀的科技园扎根,就有一盏灯为他亮起并驱散迷茫。“初创企业缺什么,就帮他们补什么”,这就是海淀科技园的特色。从减免工位租金到免费使用会议室、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从牵线搭桥对接投资机构到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方案引进专业人才,吹来的都是“及时雨”。在不断的利好加持下,雷嘉宾企业的成长也是肉眼可见,从3个人到300人,公司规模的一扩再扩就是最好的说明。不过,雷嘉宾很快有了“甜蜜”的烦恼,“企业扩编,办公拥挤”,考虑到目前没有合适的地方,东升科技园就把自己员工的办公室腾出来给雷嘉宾做一个过渡,成为目前最优的解决方案。
“他们打包出去,我们拎包入住”,将空间留给创业者,用行动践行“创业者为本”,在海淀,这不是一个孤例,而是一个传统。20多年前,海淀区政府机关给科技发展腾地儿,主动迁出了办公44年的海淀镇办公区。如今,“按照企业发展思维定义区域发展思维”成为一句“很海淀”的口号,让这个理念得到全新诠释。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像雷嘉宾一样的创业者坚定地选择海淀作为创业“英雄之旅”的起点。
在光大西园居民们的眼里,海淀文化有一种友好的内涵——有事商量着办。
又一个冬天到了,多走几步路就能感到寒气逼人,从蓝靛厂公交站到小区,光大西园居民们再次感受到路程便捷的好处。以前回家需要绕行蓝靛厂北路、万泉庄路,再到万柳西路,现在回家直接穿行长春健身园至万柳西路,回家的距离从500米缩短到了100多米。
拆除栏杆、无界公园让站点和公园接通,也诞生了一条“最美回家路”:由于往来居民渐多,长春健身园的土坡上踩出了一条小路。公园也因时就势,索性在两侧栽了樱花、山杏,初春时节花朵盛开,颇有些像宫崎骏动画的场景。虽然,现在是冬季万物敛藏,但走在这里,仍然留有“商量着办”的文化芬芳,在咱们海淀,城市治理不是一方拍板、闭门造车,而是迎客进门、问计于民,背后是民主和开放的理念,“和合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商量”中找到了落点。
在首师大附中少先队员的眼里,海淀文化有一种深沉的召唤——闪耀红色的光芒。
站岗护碑、笔直如松。在海淀玉渊潭公园里,有全国唯一一座纪念少年英雄的纪念碑,在纪念碑下,手执队旗花束站岗,这个仪式正成为海淀少年们的成长礼。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设置”,让少年们轮流当起“小小红色讲解员”,让孩子们进一步从红色文化的接收者变为传递者,让一颗颗红色种子在孩子们心间扎根萌芽。
海淀扣紧“扣子”育新人,点亮新时代的精神火炬,体现在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等一系列的文化熏陶中,体现在打造一个个特色突出的宣讲品牌上,让理想海淀,声入人心。
在不同的文化学者、文化大咖眼中,海淀文化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历史和现代交融、科技与文化共生。
三山五园作为我们古都文化的重要区域,他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东面是中关村科技园区,西面是大西山绿色生态文化带,是一个刚柔并济、相映成辉,历史与现代握手的地方!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单霁翔
中华文化的标识在海淀集中呈现,文化创新的动力在海淀集中汇聚。海淀的“海”是科技之海、文化之海、传承之海、创新之海,“淀”是积淀的淀,也是沉淀的淀。有积淀,则厚重,创新有不竭的动力;有沉淀,则稳重,创新有恒久的支撑。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
海淀文化是那么鲜活,又是那么蓬勃!
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竣工了,你可以在三山五园新文化地标“邂逅爱琴海”。12月3日,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文物精华展揭开神秘面纱,将会带领观众完成一场文化的穿越旅行。
首批“海淀有礼”城市礼物发布了,来到海淀,你带不走西山的风、长河的水、三山五园的灵秀,能带走浓缩了海淀历史文化底蕴和创新气质的文创产品。请将目光锁定12月上旬即将在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闪亮登场的海淀有礼线下首店——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店。
正像各位大咖们的评价,海淀文化就是有股魔力,把传统的变成时尚的,把古老的变成现代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海淀文化的特征。
(三)
亲爱的朋友们,尽管海淀区文化建设大会已经过去几天了,但大会激发的文化建设的思考还如同涟漪一样在一圈圈扩散。
海淀有许多牵动人心的文化热点融入时光的年轮。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成功,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顺利竣工,中关村毕业季、开学季成功举办,清河之洲、清河之源对外开放……一个个鲜明的文化事件让文化之力穿越时光之河。
展望未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海淀亮出了实施五大行动、40个重点项目的“施工图”,明确了海淀文化强区建设向何处发力和如何重点发力,有以文化人、以德润心鲜明的精神导向,更有书写人文海淀、创新之城的新篇章的责任担当。
推动海淀成为“文化内核鲜明、精神品格彰显、人文氛围浓厚、城市品质跃升”的全国一流文化强区,人文之城如何让“城”与“人”相互成就,也许我们能从本文一个个故事中找出自己的答案。
海淀文化建设大会集结各种文化力量、链接各种文化资源,用硬核政策、项目签约、共创计划告诉我们,在海淀这座城市,“人文之城”的意义已经超出了单向的文化产品供给,共享共建才是其中深意,人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才能给文化强区建设“上大分”!
海淀文化应该成为一种力量,
化到人的生活里去。
海淀文化应该成为一条纽带,
链到人的获得感中。
海淀文化应该成为一种滋养,
深到人的灵魂里去。
海淀文化应该成为一束光芒,
照到更美更远的未来里去。
海淀文化的基础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
海淀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也在我们心中。
是一种支撑的精神、美好的情感、
良好的行为、温暖的氛围、高远的境界。
人与城市,终将相互成就!
在你眼中,海淀文化是什么样的?
欢迎你在评论区讲给我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