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嘉庚 | 木志荣:陈嘉庚的企业家精神特征

文摘   2024-10-20 10:37   福建  


编者按

      厦门大学管理学科历史悠久,早在1921年厦门大学创建之初就成立了商学部。厦大管院人始终秉持陈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戮力同心、接续奋斗,不断推进一流商学院建设。值此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管理学院开设【致敬嘉庚】专栏,进一步推动全院师生践行嘉庚教育理念,从嘉庚精神中汲取勇毅前行的智慧和力量,踔厉奋发实现一流商科办学愿景,更好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

      本篇系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木志荣教授最新文章,从企业家精神的角度,结合陈嘉庚先生经商创业的历程,尤其是陈嘉庚的经营哲学和管理思想,讲述陈嘉庚先生的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












陈嘉庚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伟大历史人物,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身上有众多身份标签,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标签是:坚定的爱国者、慷慨的慈善家、伟大的教育家、杰出的华侨和政治领袖。更了解陈嘉庚的人,可能还知道他是一位社会改革家、演说家、作者、建筑设计师等等。

但是,正因为陈嘉庚在教育、慈善、人道主义、抗日救国、新中国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光芒太耀眼了,以至于我们往往忽视了陈嘉庚首先是一位经理人、创业者、实业家、千万富翁。陈嘉庚17岁从厦门到新加坡,在他父亲开设的“顺安”号米店当学徒开始其经商职业生涯。1904年,由于父亲企业破产,时年31岁的陈嘉庚开始独立创业,直到1934年2月公司收盘歇业。在这长达44年的米店“打工”及自主创业经商生涯里,陈嘉庚演绎了精彩绝伦的创业奋斗故事,显示出了卓越超群的企业管理才能,缔造了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王国,跻身“千万富翁”俱乐部,成为一个大实业家,被誉为“华侨商圣”“马来亚的亨利·福特”“橡胶大王”。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出了弘扬企业家精神的5个核心内容: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在谈到优秀企业家必须具有爱国情怀,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时,习近平总书记特意提到陈嘉庚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之一[1]。纵观陈嘉庚经商创业的历程,尤其是陈嘉庚的经营哲学和管理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企业家精神五个核心特征在陈嘉庚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1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怀


每个成功的商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创造财富的目的是什么?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回答。

陈嘉庚的创业动机很早就跳出了个人发家致富的经济性动机,表现出了对国家和民族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崇高风范,尽忠报国成为陈嘉庚最根本的经营哲学。陈嘉庚目睹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国弱民穷的现实,萌生了一股强烈的“天职意识”[2],坚定地走上了一条“教育救国”“实业强国”的人生道路。陈嘉庚主张“振兴工商业的主要目的在报国,而报国的关键是在提倡教育”[3],他在回忆录中特别提到“生平志趣,自廿岁时,对乡党祠堂私塾及社会义务诸事,颇具热心,出乎生性之自然,绝非被动勉强者”[4]

陈嘉庚倾资兴学的志向在他父亲米店“打工”期间就表现出来了,1894年,年仅21岁的陈嘉庚利用“打工”三年所得的薪酬积蓄和父亲给他的结婚费用结余,出资2000银圆,在集美创办了“惕斋学堂”,供本族贫寒子弟入学就读。这是陈嘉庚在家乡捐资办学的开端。

1906年,陈嘉庚还处在创业起步,正苦苦挣钱替父还债的阶段,就毅然省吃俭用,在新加坡集资创办了道南学堂,拉开了陈嘉庚在海外热心教育事业的序幕。陈嘉庚一生办学的时间长达67年之久,创办及资助的学校多达118所,这些学校覆盖了福建全省各地和新加坡,学校层次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根据洪丝丝在《陈嘉庚办学记》中的统计,陈嘉庚一生对教育事业所捐献的钱,以1980年国际汇市比率计算,相当于1亿美元左右。如果加上陈嘉庚创办的集友银行的红利和经他筹募的办学经费,则数字更加惊人。

陈嘉庚一生办学时间之长、创办及资助学校之多、捐资之巨、成绩之著,堪称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人。

陈嘉庚“教育救国”和“实业强国”的人生志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坚信“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实业强国”是陈嘉庚非常重要的经营哲学。所以,陈嘉庚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在集美学校积极培育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专业人才,其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振兴实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陈嘉庚于1940年看望集美职校师生合影留念

另外,陈嘉庚认为20世纪是树胶时代,但中国的树胶工业几乎为零,连日本都有大大小小的树胶制造厂四百多家,中国没有一家像样的树胶制造厂。所以,陈嘉庚大规模投资扩大树胶成品的生产制造,他认为工人们可以学习掌握树胶制造过程中的化验、生产设备、操作机器、生产各种产品等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如师范学校之训练学生,俾将来回国可以发展胶业。愚于个人经营之外,尚抱此种目的,故不惜资本,积极勇进”[5]。陈嘉庚把他的橡胶厂也想象为一所学校,专门用来培养回国之后可以填补空白、施展才能的树胶人才。

总之,在陈嘉庚的经营哲学里面,艰苦创业、拼命赚钱的目的只有一个:实现“教育救国”“实业强国”的人生志向。因此,财富只是尽忠报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在这个问题上陈嘉庚具有坚定的信念和无与伦比的高尚情操。


2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自从熊彼特提出企业家是“创造性的破坏者”思想以来,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企业家精神的核心。陈嘉庚在经商创业中常常表现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行为,他在任何环境下都有积极应对挑战的意愿和动力,他不尾随别人行事,常常寻求标新立异,想法和点子特别多。

黄梨厂是陈嘉庚自主创业的第一个项目,当时“新加坡并柔佛共有20几个厂,竞争激烈多乏利,全年获利一万余元者仅数厂耳”[6]。按照今天的商业术语来说,陈嘉庚创业进入黄梨罐头和果酱生产时,黄梨业已经是一片“红海”。但为什么他的黄梨厂能“独占大利”?产品创新和运营创新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陈嘉庚认真动脑子分析了黄梨罐头市场。当时的黄梨罐头按照黄梨切块形状和口味有数十个品种,绝大部分是式样比较简单的条、块、四方、圆形等普通庄头的罐头,在新加坡每年生产一百七八十万箱,占了市场的八九成,而切块形状独特的杂庄罐头仅出产一二十万箱。陈嘉庚发现,杂庄罐头的数量虽然少,但每箱比普通庄可以多获两三角至七八角之利。获利虽高,但绝大部分黄梨厂都不愿意生产杂庄罐头,要么嫌弃需求数量偏少零散,要么不知道怎么核算杂庄生产的成本,要么担心杂庄生产不符合要求而导致日后赔偿。所以,陈嘉庚并没有跟随绝大部分黄梨厂,而是通过开发和生产形状新颖独特的各色杂庄罐头,大胆地选择了差异化的经营道路,从而在创业之初就开辟了一片“蓝海”。

新利川黄梨罐头厂内景

为了确保差异化经营取得成功,陈嘉庚在罐头厂运营方面也展开了大胆而有效的创新。在采购环节,当时黄梨厂的普遍做法是简单按批量采购生黄梨。陈嘉庚改变了这种做法,他根据黄梨的大小、成熟度和坏烂程度,识别挑选出好的黄梨按个数进行采购。在生产环节,他认为工人剖梨的手艺、技巧以及损失情况,会直接影响工厂获利,所以陈嘉庚特别重视对剖梨工人的精细化管理,他每天都在工厂一线亲自检查和监督各个环节。在核算环节,别的黄梨厂都是季度末生产停工的时候,再来核算该季度总的成本和收益。陈嘉庚则把当日采购的黄梨,第二天就做成罐头,然后计算出成本和收益,实现了逐日核算,从而精确把握黄梨厂的每日盈亏经营状况。

陈嘉庚在橡胶产业更是投入重金,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和变革创新。他在树胶加工和成品制造领域广纳贤才,聘请了来自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攻克技术,推动研发,开展了大量的产品创新和改良。因为重视研发创新,陈嘉庚公司获得了英国当局颁发的很多发明专利,包括轮胎胶底、胶带木屐、防水性胶制饼干盛器等。这些专利使陈嘉庚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也成为近代民族品牌与西方世界争夺利权的重要成果。

陈嘉庚公司橡胶制品广告


3、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陈嘉庚一生遵奉实事求是、言信行果和永不毁诺的为人之道。他曾说过“无论个人、社会、国家和事业的发展,全赖‘忠诚信义’”“我自己所能者仅为诚、信、公、忠四字”,陈嘉庚把“诚”“信”放在最重要的位置[7]。在经商创业过程中,无论是对待外部的客户、供应商、债权人等,还是对待内部的员工、合伙人和股东等,陈嘉庚都以诚相待,以信交友,说一不二,一诺千金。

陈嘉庚履行诺言“替父还债”的举动已成为美谈。1903年冬,陈嘉庚父亲陈杞柏的商号因资不抵债,破产停业,欠债20万元。按照当时当地的法律和习俗,父亲死亡或企业破产,后辈无须承担其债务。但令众人不解和亲友反对的是,陈嘉庚“立志不计久暂,力能做到者,绝代还清以免遗憾”[8],表现出替父还债的坚定决心。陈嘉庚创业之后数次考虑替父偿债的事情,但由于手头资金不足,“故尚无力可与顺安债主议还旧欠也”[9]。创业第四年,陈嘉庚投资入股的“恒美”熟米厂赚钱之后,才有能力跟父亲商号的债主们商议还债之事。实际上,陈嘉庚当时也无法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只好先还现金6万元,剩下的钱分四个月还清,付给债主们一分的利息。陈嘉庚替父还债的举动,令新加坡社会感到震惊,赢得了企业界广泛的声誉和赞赏。

作为一名实业家,陈嘉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诚实经营,处处为消费者利益着想,极力为顾客创造最大价值。陈嘉庚工厂生产的“苏丹”牌黄梨罐头,因为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加工环节都严把质量关,产品优质,成为当时业界口碑很好的品牌。陈嘉庚的树胶厂生产的胶片和熟品制造厂生产的各种“钟”牌商品,出厂前必须要经过化学房、试验房、药房部等多道检验,完全合格才能出厂销售,产品的质量口碑非常好。他认为“品质精究优美,则畅销自然可期,良好之成功必矣。”陈嘉庚非常厌恶欺诈客户的行为,他说“待人勿欺诈,欺诈必败;对客勿怠慢,怠慢必招尤”“货真价实,免费口舌;货假价贱,招人不悦”,因此他严格规定“货品损坏,买后退还,如系原有,换之勿缓”“门市零售定价不二,以昭信用”[10]。正因为他诚信经营、一诺千金,陈嘉庚公司的很多产品在各种展览会上获了大奖,陈嘉庚的名字、陈嘉庚工厂的产品都成为人们信赖的金字招牌。

陈嘉庚书法

陈嘉庚的诚实守信品质,还表现在他对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以诚相待、言信行果。1903年,陈嘉庚作为米店经理,在处理其父的商号收盘事务的时候,一直惦记着顺安米店和黄梨厂欠供应商的货款,想尽办法还清供应商欠款之后,陈嘉庚才决定将顺安米店停止营业。1933年,陈嘉庚在公司清盘前,还为市面上的众多供应商着想,“通知各货主或原物领回或取制品抵额”,丝毫没有想过要赖账,足见陈嘉庚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总之,陈嘉庚身上一诺千金的诚信品质,是其最终能缔造辉煌商业王国、生意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千万富翁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品质也奠定了陈嘉庚成为众人信服、千万人追随、 能联合团结各帮派的社会领袖的重要基础。


4、重义轻利的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商人,陈嘉庚深知金钱的重要性,他在经营过程中,会抓住一切商机,精打细算,不断创造财富,他说“天文家靠望远镜以窥天时,商业家靠算盘以计赢利”[11]。但是,陈嘉庚不是一个守财奴,他认为,一切财富取之于社会,就应该还诸社会。1919年7月,他在倡办厦门大学的特别大会上表示“财自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金钱如肥料,播撒才有用”。所以,陈嘉庚是坚定把所有钱都捐出去的商人,他在1919年5月准备长期回国专门办教育之前,在新加坡聘请律师按英国政府条例办理了财产转移手续,将在南洋的所有不动产,全部捐作集美学校永久基金,并公开表示:“此后本人生意及产业逐年所得之利,除花红之外,我留一部分添入资本,其余所剩之额,虽至数百万元,亦尽数寄归祖国,以充教育之用,是乃余之大愿也。”陈嘉庚1929年亲自起草制定的《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序言明确指出:“本公司及制造厂虽名曰陈嘉庚公司,而占股最多则为厦门大学与集美学校两校,约其数量,有十之八。盖厦集两校,经费浩大,必有基金为盾,校业方有强健之基。”

陈嘉庚1929年由陈嘉庚亲自制定的

《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

陈嘉庚无论在学习经商时期,还是创业成功后,一贯克勤克俭,过着粗茶淡饭、勤俭简朴的生活。在他父亲的商号工作,从来不浪费一文钱,也没有私自多拿一分钱,更不允许家属披金戴银、浪费钱财,他说“至余原抱公忠尽职之心,无论在洋回梓,均不私储一文钱,家内亦不许有金饰。”成为千万富豪后,陈嘉庚更没有养尊处优、奢靡浪费。他吃得非常简单,出门时身上极少带有超过五元的钞票,几乎不去戏院看戏,滴酒不沾,从不参与赌博、打麻将,非常厌恶奢靡浪费、贪污舞弊等行为。据有关统计,陈嘉庚从1904年独立创业到1931年公司临近收盘的28年间,其各种费用支出1331万元,其中家庭费用30万元,仅占总支出的2%,98%的支出主要花在捐资兴学等社会公益和人道主义事业上。

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摄影

《申报》1920年11月9日

陈嘉庚对待朋友、他人和友商,更是重义轻利,宁愿自己吃亏,也绝不让别人吃亏,具有宁人负我的牺牲精神。例如,1920年,陈嘉庚参股的裕源、槟城、振成丰三个公司,因为经营上的失误导致公司停业或重组,造成陈嘉庚损失30余万元。但陈嘉庚并没有责备负责具体经营的经理或合伙人,也没有斤斤计较金钱损失,“余素抱宁人负我宗旨故即了事”[12],最终以顾全大局、不伤和气的精神做出牺牲,妥善解决了问题。

总之,陈嘉庚把维护华侨利益、倾资兴学、投身慈善公益和人道主义事业,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陈嘉庚在为社会尽职、仗义疏财方面无可匹敌,他把企业作为一个道德主体进行运营管理,通过不断地参与社会公益实践,消除企业至上、利润至上的价值取向,实现企业经济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的协调统一。陈嘉庚的这种把一生所获的财利全部献给社会的壮举,宁人负我、重义轻利、顾全大局、不伤和气的胸怀,赢得了无数人的爱戴和尊敬。


5、放眼全球的国际视野


陈嘉庚公司在经营最辉煌的时候,建立起了遍布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全球五大洲的跨国商业网络体系,所雇佣的职员达到3200多人。职员中不仅包括大量的华侨工人,还包括来自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技师和工程师,还聘用美国陆军退休少将担任旧金山分公司经理,这一切都显示出了陈嘉庚在生意场上放眼世界的国际视野。

新加坡开埠二百周年纪念纸币

1904年,陈嘉庚独立创业第一年的两个项目都具有国际化经营的特点。新利川黄梨厂加工生产的黄梨罐头或黄梨膏都是出口到欧洲和北美很多国家,谦益米店需要从暹罗(今泰国)、安南(今越南)、缅甸等国家采购大米,然后批发销售给新加坡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恒美熟米厂从东南亚产稻国家进口稻谷,然后制作成熟白米后销往印度市场,实现了两头在外的跨国经营。所以,陈嘉庚在创业之初就树立了立足新加坡,放眼国际市场的格局和抱负。

1911年,陈嘉庚到泰国曼谷考察米业,却偶然发现当地也盛产黄梨,于是果断决定在北柳港创办谦泰黄梨罐头厂,这是陈嘉庚在跨国经营中直接在海外建厂生产,经营3年获利5万余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陈嘉庚花巨资先后买了东丰号和谦泰号两艘轮船,船运航线从东南亚各国到波斯湾、地中海,从事远洋国际货运业务。从1915年到1918年,短短四年,陈嘉庚从远洋航运业获利超过160万元。陈嘉庚树胶厂生产的胶布,一开始就绕过新加坡洋行,直接卖给美国商人,实现了直接出口。陈嘉庚公司生产的诸如轮胎、日用品、医疗用具、胶靴鞋等橡胶制品更是远销全世界,公司在分销方面通过在东南亚各国大商埠和中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了87家分公司,并在欧洲、美洲、非洲等五大洲四五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代理商,开辟了一个庞大的橡胶产品全球市场销售网络。

总之,陈嘉庚从创业之初经营的米店和黄梨厂,到后来建立起来的庞大的橡胶产业王国,都具有跨国经营的特点,这要归功于陈嘉庚具有放眼全球的世界观,敢于在国际市场上拼搏经商。


2024年10月21日,我们将迎来陈嘉庚诞辰150周年。陈嘉庚经商创业的年代没有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也没有小红书、抖音和微信微博,但是,陈嘉庚在经商创业中展现出来的精神、方法和能力仍然可以激励和启发21世纪二十年代的创业者。陈嘉庚的企业家精神特征是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传统的生动组成部分,对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弘扬企业家精神,从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7月21日北京。

[2]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弁言》,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页。

[3] 王增炳,陈毅明,林鹤龄:《陈嘉庚教育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70页。

[4]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页。

[5]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29页。

[6]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13页。

[7] 张培春:《陈嘉庚精神的内涵、表现及其时代价值》,张焕萍主编:《陈嘉庚纪念文集》,华侨出版社2021年,第288-289页。

[8]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12页。

[9]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15页。

[10] 见1929年陈嘉庚亲自修订的《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共有350条正文和80条警语。木志荣等:《陈嘉庚创业管理之道》,厦门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第177页。

[11] 见《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警语,木志荣等:《陈嘉庚创业管理之道》,厦门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第240页。

[12] 陈嘉庚:《南侨回忆录》,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27页。

作者简介 


木志荣,男,纳西族,云南迪庆人,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教授。曾任厦门大学团委副书记、管理学院EMBA中心副主任、高级经理培训(EDP)中心主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厦门大学金圆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现任厦门大学中科创业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互联网创业与评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创业管理、少数民族创业、创业教育、中小企业管理、创业投资管理。


文 | 木志荣

图 | 源于网络

版 | 周灵 李玟茜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https://sm.xmu.edu.cn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