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优秀施工经验,发挥样板工程引领作用,11月14日,公常路改造项目举办清洁化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交流暨现场观摩会,东莞市路桥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郑少杰,公司二级助理丁永全出席活动并讲话,东莞市交投集团、市路桥公司、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市公路事务中心、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建工程管理局以及中铁十一局等各单位相关人员共计150余人参加。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公常路一标清洁化就地热施工现场,听取了该项目负责人对公常路项目概况、清洁化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技术优势、环保效益等方面的讲解,对现场加热器、耙松器、提温器、多功能拌铺器、压路机等设备作业过程进行了实地查看,并对施工工艺、安全质量管控、难点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
东莞市公常路改造工程南起莞深交界,起点接深圳段公常路,北至常黄路与常平大道交叉口,是连接常平镇、黄江镇与深圳公明的一条南北向重要交通要道。项目全长约19.15公里,采用《城镇化地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集散型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60公里,路面结构设计为4厘米就地热再生+4厘米SMA沥青面层,其中就地热再生实施面积约3.2万平方米。
公常路车流量大、路况复杂,个别路段和路口交通较为拥堵。为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影响,该项目采用清洁化就地热再生作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现场施工经过路面加热、耙松、提温、再生复拌摊铺、碾压、检测等工序后即可开放交通,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可实现100%的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减少废弃旧料产生,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污染。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提前谋划,积极开展路面施工技术研究,引入沥青路面清洁化就地热再生成套技术及JP-6000机组,不仅可以有效修复沥青路面表层病害、恢复沥青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还能规避传统沥青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的路面材料,降低材料成本和养护成本,最大程度减少道路养护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遵循路面导热规律,控制被加热表面低于沥青闪点15度,铣刨底面高于沥青软化点15度,没有沥青蓝烟产生,使路面沥青不再因为高温持续加热产生次生老化、焦糊碳化等现象,并保证原路面骨料粒径不被破坏。
JP-6000机组在施工作业的场界温度、大气透光率、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等环境指标均满足清洁化生产要求。大气透光率不低于90%,相当于能见度273米,大于高速公路停车视距210米;施工作业环境温度不超过40℃,符合工人野外劳动保护要求,树木花草不受热损伤;有害气体减量率不低于97.9%,对沿线社区不带来任何环境问题,保护了绿水青山。
JP-6000机组独特的余热循环利用,负压、低氧热风传导式加热技术系统,与国际先进机组及技术相比,每平方米消耗热能由9480千卡降为6242千卡,减少能耗3238千卡/平方米,节省了大量的能源,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据测算每应用清洁化就地热再生技术修复10万平方米旧沥青路面(厚度4厘米),较铣刨重铺技术可节约石料约9170吨、沥青约430吨、燃油约4400升、电约70880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0吨,减少开采山地约180平方米,减少占用土地约330平方米。
JP-6000机组实现了拌合器出料口与摊铺分料器之间“零距离”,拌合器至熨平板之间混合料“零失温”。拌铺一体机还加挂了祼露面和边立缝的补温装置,切实保证了“热底、热缝、热料、热铺”的工艺要求,同时解决了摊铺平整度的问题,为再生路面的可靠性、耐久性提供保障。
供 稿:彭 飞
编 辑:吴海涛
审 核:唐业堡
监 制:程昆鹏
出 品:公司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