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 | 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人居环境专项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代表大会暨2024年“第二届乡村人居环境论坛”

学术   2024-11-12 16:47   北京  

▲开幕式现场

11月2日和3日,由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人居环境专项专委会天津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乡村人居环境论坛”在浙江安吉隆重开幕。论坛主题是“擘画乡村人居环境的新图景——绿色·智慧·协同”,主要围绕生态智慧协作共治韧性宜居微更新改造四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大会内容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圆桌会谈和在地现场会,参会人员来自人居环境科学领域院士、大师、专家学者、高校师生、政府人员、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大家荟聚一堂,共话乡村建设,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的目标而积极建言献策。最后,大会和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一阶段  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主持人张春彦教授

11月3日,大会开幕式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春彦主持。农业农村部乡村建设促进司副司长侯曜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悦;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欢;安吉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肖家青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


▲农业农村部乡村建设促进司副司长侯曜禹

侯曜禹司长指出,本次大会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决策部署的务实行动,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以天津大学为代表的专委会高校成员以教育之力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也希望大会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对策建议,为不断深化乡村建设成效提供理论与学术支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

杨保军大师表示乡村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领域,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提出三点认识:第一,乡村建设的原则是传承保护与发展建设并重。第二,乡村建设的中心是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第三,乡村建设的关键是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


▲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悦

张悦主任首先介绍了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的基本概况,指出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及第一个成立的乡村人居环境专项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各方关注和支持,总体发展势头比较迅猛。张主任肯定了过去一年乡村人居环境专项专委会的工作成果,并鼓励继续聚焦于农村人居环境中更急迫的关键议题,把基础理论研究、乡村人居环境技术方法体系和乡村的在地问题结合起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天津大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欢

杨欢部长指出天津大学始终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乡村建设高校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牵头成立“乡村人居环境专项委员会”,天津大学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刻领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全力支持专委会建设及各项工作,持续做好乡村振兴这一件“天大的事”。


▲安吉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肖家青

肖家青同志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来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安吉在改革开放至今的乡村建设经验,尤其是自2008年以来,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全方位统筹“三农”工作,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并希望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安吉,进一步建设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第二阶段  乡村人居环境专委会大会


▲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人居环境专委会主任朱玲

朱玲教授总结了乡村人居环境专委会2024年的六项重点工作进展:第一,积极对接国家部委乡村建设领域需求,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第二,积极推动地方需求合作对接,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需求;第三,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服务,推动高校、地方共同发展;第四,加强专委会组织建设工作,提高专委会凝聚力;第五,推进学术成果的出版发行,提高专委会学术及社会影响。同时,朱玲教授指出,专委会会继续加强工作机制建设,促进专委会人才聚集;搭建并完善专家智库平台,服务国家、地方发展需求;开展高校联合共建,推动校地培训实践基地建设;拓宽宣传途径,推进乡村振兴典型宣传。


▲安吉县政府聘请专家

为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充实乡村建设运营人才队伍,依托专委会和安吉天大乡村建设研究院,在安吉县开展乡村建设运营人才培训工作,聘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悦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晓峰教授,乡村人居环境专委会主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朱玲教授,为乡村建设运营人才培训首批智库专家。

▲发布乡村营建的联合课程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度回应乡村建设的行业需求,由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5所高校联合开展课程教学。课程聚焦于当前国内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热点议题,旨在从国家战略、社会行业、学科建设等方面培养新时代的乡村建设人才。课程将纳入5所高校的专业培养体系,并对专委会成员高校开放,欢迎感兴趣的高校共同参与联合教学。


▲“青年下乡”的倡议活动

青年是未来乡村建设的主力军,李强总理曾两次批示青年入乡工作,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副研究员成实代表国内高校的青年学者和学生作宣誓倡议,倡导青年人积极入乡,努力成为乡村建设的骨干力量,能在乡村振兴一线实现青年人的理想与抱负。


▲安吉余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作报告

上午的大会邀请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作了“千万工程”余村实践报告,报告指出余村紧跟总书记“两山理论”的真理伟力,从炸山开矿的资源开垦和环境破坏型乡村,摇身变作“人在余村走,宛若画中游”的场景,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乡村建设提供了实践范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源地

上午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率先参观了习总书记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石碑;其次,在沿路察看村容村貌的同时又走进未来乡村展示馆和文化礼堂观摩学习。最后与会人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考察余村时的重要讲话,详细了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情况。

第三阶段  乡村人居环境论坛


11月3日下午进行了三项议程。第一项是来自院士、大师的主旨报告,第二项内容是总结11月2日在安吉乡村举办的在地现场会。第三是举办两个与教育和产学研相关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圆桌论坛。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主持了第一个环节的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主持人张彤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作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作了《在地性文化传承的乡村场所营造》的主旨报告。王建国院士强调乡村聚落是一种人类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和谐载体,指出乡村场所的营造在特定程度上属于“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类型。因此,在地性(locality)便是把握乡村聚落的建筑形式和空间格局的重要认知,紧接又以镇江华山村为例说明在地性的因袭性(iconic)和实效性(pragmatic)。王建国院士还以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点“南京江宁湖熟街道钱家渡村”为例,分别从模式、样式和材料与做法的层面回应在地性的乡村场所营造的文化和生态内涵。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作主旨报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全国工程勘测设计大师杨保军作了《以人为核心推进乡村建设》的主旨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杨保军大师呼吁大家认识到,城乡格局变化的核心是人的规模、结构和需求的多重改变,所以我们要顺应乡村里人的流动趋势。杨保军大师进一步指出乡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而且还须满足原乡人、留守老人、新乡人和返乡人的多元需求。最后还提出共同缔造以群众为主体、塑造农民参与的核心认知,建立“1+4N”的组织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达到一种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新乡村平台。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李雄作主旨报告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雄教授作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乡村生态景观营造关键技术研究》的报告,重点介绍了 “乡村生态景观营造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以及乡村人居环境营造为核心,从乡村生态景观资源特征指标体系、生物多样性维护技术、乡村生态景观营造模式、植物景观营造及应用技术、乡村生态景观数字化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研究,并根据区域选择六个示范点进行技术示范。项目呼应了国家战略,覆盖到全国六大区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兴钢作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兴钢作了《生境建筑与乡村人居》的学术报告。李院士先从建筑学的困境和未来入手,指出生境建筑是一种综合的工程艺术,既体现了建筑的工程性与技术性,又呈现了建筑的文化性与艺术性。生境建筑在“行望居游”的田野调研方法的基础上,把“胜景几何”当作基本设计理念,以“工程建筑学”为设计方法,通过“观-想-做”的设计程序与循环反馈形成了五种基本建筑类型及其相关实践——“园林”、“废墟”、“场构”、“聚落”、“山房”,充分展示了建筑如何与自然环境、历史遗迹、结构美学、社区文化和地形地貌相结合,最终创造出既与特定环境交互又富于情境诗意的建筑类型。

第四阶段  在地现场会的总结报告


总结会的内容是关于11月2日举办的七场“在地现场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席教授孔宇航担任本场主持人。

▲总结会主持人孔宇航教授


李晓峰、胡一可、李琳、段威、张安晓、栗茜、张明宇7位老师分别代表各自在地现场会作了简报。在现场会中,共计37名嘉宾和青年学者从自身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和研究生态智慧、协作共治、韧性宜居、微更新改造等议题。与此同时还有12名专家参加学术媒体板块,共话乡村人居环境的学术出版与知识生成的相关议题。



▲三条在地现场会的路线图

11月2日举办的“在地现场会”是本次大会的主要创新形式,旨在尝试打破单一的惯常会议模式,实验性地把田野调查、调研、座谈、学术交流会进行统筹安排。在地现场会共分为3条路线,在每条路线上,根据实际境况因地制宜安排乡村调研、基层干部/村民/专家/乡村运营者的座谈,及相应的学术交流活动。本次在地会共计调研了9个村庄,举办3场座谈会、7场学术研讨会。从调研到座谈,再到学术交流,使得在地现场会的实验形式获得了初步成功。

01

在地乡村的调研


刘家塘村-大竹园村-双一村(路线1的调研实景)


黄杜村-溪龙村-鲁家村(路线2的调研实景)


小隐半日村—夏阳(路线3的调研实景)

02

田间村头的座谈会

大竹园村的田间座谈会(线路1)

盈元茶庄的厂房座谈会(线路2)

夏阳村的篝火座谈会(线路3)

在地现场会的目标是把学术交流从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以农民群众为中心,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组织高校师生开展深度的田野调查,搭建专家学者、设计师、青年学子和农民农人的交流平台。一方面,当地村官和村民企业作为向导为专家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由学者、设计师、乡村运营师、基层干部、村民共同参与田间座谈会,提出多元化乡村议题,针对阶段性困境从不同维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共谋乡村建设发展。

03

在村里召开的学术交流会

生态智慧议题的学术讲座(路线1)

中央美术学院的何葳、清华大学的张弘、南京农业大学的丁绍刚、天津大学的胡一可、华南理工大学的赖文波、浙江农林大学的陈楚文分别从乡建、工作站、农业、教学、策划和可持续性的视角出发讨论生态智慧的乡村建设。



青年学术论坛(路线1)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的刘华、南京大学的申明锐、天津大学的米晓燕、东南大学的张旭、北京林业大学的边思敏、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戴天晨、ArchiDogs的栗茜从总体政策、文化景观系统、历史转译、在地手工艺、体验式乡村、市场价值的运营模式、品牌事件等多元视角,共筑乡梦。

协作共治议题的学术讲座(路线2)

天津大学的冯刚、南京林业大学的邱冰、中央美术学院的李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廖秋林、苏州科技大学的范凌云、贵州大学的余压芳分别从联合毕业设计、原生性的景观认知、县域范围的乡村振兴、智能化设计、水系统、少数民族的乡村文化等角度展开讨论。


青年学术论坛(路线2)

浙江大学的谢雨婷、浙江财经大学杨言生、天津大学的张安晓、东南大学的沈宇驰、阿兰里文旅集团的郑光强、厦门大学的叶茂乐则从协作空间规划、参与模式、在地热缓解、游客群流动、无界性、闽南乡村闲置地等层面入手探讨重建新时代乡村的多元路径。


乡村韧性议题的学术讲座(路线3)

北京林业大学的郑曦、浙江大学贺勇、湖南大学的卢健松、上海交通大学的王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郭海鞍、北京林业大学段威分别从韧性水管理、韧性乡村、范式延续与空间韧性、乡村旅游公路绿色服务设施、在地实践和设计教学等维度展开内容分享。


乡村微更新议题的学术讲座(路线3)

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晓峰、清华大学的郑晓笛、重庆市设计院的褚冬竹、华中农业大学的邵继中、昆明理工大学的翟辉、同济大学的张琳分别从乡村认知的误区、乡村棕地、乡村小学的更新、多专业融合下的更新设计、辩证性再生、河流韧性共生模式等内容作抓手,共商乡村微更新议题。

04

学术媒体圆桌座谈会

来自全国高校的15位嘉宾参加该板块,各位专家围绕《乡村人居环境》系列丛书的选题和稿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商讨如如何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从政策解读、理念成果、成功案例、名家采访等不同内容推进乡村人居环境的学术生产。

第五阶段  圆桌座谈会


▲两场圆桌会谈

大会的最后议程是举行两场圆桌会谈。第一个圆桌的讨论议题是专业教育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之间的双向互动,由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晓峰教授担当主持人;第二场圆桌的讨论议题是人居环境与乡村建设之间的产学研转化,由天津大学孔宇航教授和浙江大学贺勇教授共同担任主持人,18位来自高校、企业和政府的多元主体相互交流,共同商议在乡村、人居环境、高校、教育、产业、科研、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的多重潜能。


回顾与展望


2024年第二届乡村人居环境论坛深耕钻研“擘画乡村人居环境的新图景——绿色·智慧·协同””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展望未来,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人居环境专项专委会将充分发挥汇集了全国人居环境相关学科的优势,拟从工作机制建设与人才聚焦专家智库平台高校联合培训基地建设乡村振兴宣传途径四个方面实施重点突破,努力营建助力于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来源: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提供 



建筑师 The Architect
定期转播《建筑师》杂志相关内容,掌握建筑界的热门信息和动态,受众交流、读者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