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学生喜欢的老师?3个秘诀送给你!

教育   2024-11-27 19:45   北京  

根据许多教师的教育实践经验,如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他们会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毋庸置疑,所有教师都希望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呢?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教师陈锡送给大家3个好建议!来一起看看吧!

1

用幽默促进与学生的深层连接

具有幽默感的教师更有魅力,更受学生欢迎。

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础,而幽默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深层连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良方。

当学生犯错时,如果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有分寸地进行幽默化处理,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善意、理解和宽容,消除学生的抵触或叛逆情绪,从而更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


例如,有段时间,我发现课室地板上总会出现一些碎纸片、小纸巾等小垃圾,为了让学生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我采取了幽默化处理。

那天,我来到课室,把“一份来自课室地板的申诉书”投影出来,然后大声且富有感情地念了起来:

“我是谁?我就是一直躺在大家脚下的课室地板,你们每天都踏在我身上学习,我一点儿都不累,我也非常乐意为大家效劳。但是,每天总有一些同学把垃圾扔到我身上,我却非常难受,因为我有洁癖呀!每当有垃圾砸在我身上时,我都会痛苦万分。今天,我要向你们郑重地申诉:请看在我一直为大家鞠躬尽瘁、负重前行的分上,可怜可怜我,劳烦各位以后高抬贵手,不要再往我身上丢垃圾了,好吗?”

听着如此奇特的“申诉书”,学生先是忍不住小声笑了起来,然后陷入了深思与沉默之中。之后,班上的卫生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在上述案例中,我通过一份具有仪式感的“地板申诉书”,以新颖幽默、学生喜欢的方式逗趣学生,既让学生看到教师对卫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又引发学生的深刻反省,唤醒了他们“真善美”的内在品质。

毫无疑问,当教师在课堂上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原本生涩难懂的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述出来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瞬间被激发,从而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2

努力向学生表达对他们的喜欢

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告知某些人他们被别人喜欢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回报的情感,人际交流中适当的赞美会收到很好的影响效果。

同时,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一个人喜欢他人的程度,可以反过来预测对方喜欢他的程度。

所以,教师平时应该努力向学生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喜欢,多赞美、认可学生,让学生看见教师对他们的喜欢,这样的教师必然会得到更多学生的喜爱。


例如,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和学生见面时,我这样向学生表达我对他们的关注和喜欢。 

“大家好,记得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你是风儿,我是沙’。”我突然大声地哼唱起来。

噢,老师居然唱起来啦,学生都笑了起来,同时目光中都充满了疑惑,老师的葫芦里究竟装的是什么药呢?

“现在,我想把这句歌词改一下,改为‘你是铅儿,我是锡’,大家知道我为何这样改吗?” 

学生都看着我,更加好奇了。

“本人姓陈名锡,锡乃元素周期表中的第50号元素也,铅乃元素周期表中的第82号元素也,把金属锡和铅混在一起,就可以做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合金焊锡。作为你们的化学老师,我希望‘你是铅儿,我是锡’,我们一起化身为焊锡,用焊锡把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化学知识整齐地焊在一起,然后装进我们的大脑,让大家最终都成为笑傲江湖的化学天才,好吗?”

“好!”学生边热烈鼓掌边齐声欢呼。

接下来,我为每一名学生发放姓名卡。那彩色卡片上的学生名字,都是我一笔一画、工工整整书写上去的。小小的姓名卡传递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喜爱,瞬间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

然后,我会努力在一周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当学生在听到我叫出他的名字时,他都会觉得自己在老师心中是最重要的人,从而更加愿意亲近老师。

   

3

找到与学生的相似之处

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似性是导致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所以,教师在和学生接触时,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和学生的共同点,找到和学生的相似之处,让师生之间有更多共同话题,这样学生会因为喜欢教师而更乐意接受教育引导。 

例如,有一次考完试后,一名学生哭着找我诉苦:“老师,这次考试我做得太慢了,导致最后一道题做得很匆忙,错了不少呢,我怎么那么笨呀!”


我安慰说:“你的情况的确是挺遗憾的。记得我读高中时,也和你一样,一开始做题也是挺慢的,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才得以解决。所以,你现在不必过于苦恼或自卑,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呢。还记得那句‘我思故我在’的名言吗?我们是:我慢故我在!只要你以后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及解题技巧的总结,你就一定会逐渐快起来的。”
通过这样的回应,我向学生表明我和他有共同点,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现状的理解,引导效果甚好。
总之,若我们能做一个有幽默感、喜欢学生、和学生相似的教师,我们就可以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


【版权说明】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年9月1日第4版作者 | 陈锡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教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我们尊重原创,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处理

您的每一个在看,我都欢喜

京师杏坛
服务基础教育,关注家庭教育,分享有价值的教育信息。为全国教育系统(地方教育部门及学校)提供全面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教育咨询和教育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