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碧水清波挑角楼

民生   文化   2024-11-13 16:22   山西  
  点击上方晋南道免费关注!

碧水清波挑角楼

                                      

在我的梦里,经常汪着一池清波,池边高耸着一座秀美的楼阁,二者相依相伴,交相辉映,这就是我的家乡著名的“西师八景”之一的“楼阁倒影”。

说楼就必须先说池。村里的池塘位于老村的中央,在土地爷庙的西边,池的四周有砖砌的花围墙,东西两头留有出入口,里面有用石条铺的池坡和台阶。靠水的地方支着一个一头有腿的长条木凳,凳腿浸在水中,人们由此处打水挑水,以供家用。每当下雨,东西南北巷的雨水都聚集过来,流入村里这唯一的池塘中,大雨后的池水是浑浊的泥土色,但经过短时的沉淀,就变得清澈透亮,碧波荡漾。不远处就是村里那棵有名的唐代古柏,老人们说池水清而不腐和古柏的调剂有很大的关系。

小时候,池边是我们最爱玩耍的地方,放学回来捡一个瓦片来到池水边,用力一撇,那瓦片贴着水面“嗖”地飞过,打起一串水花,特别好看,我们叫“撇马儿”。因为水质好,池里还有很多小鱼,我们想抓鱼的时候,就在池水边把馍渣放到手心按到水里,过一会小鱼就游过来,在手掌下面吃馍渣。你一收手,鱼儿就飞快躲开,虽然抓不到鱼,但鱼吃馍渣痒痒的那种感觉很是舒服。

说池又离不开说楼,村里人习惯把池边的这座楼阁叫挑角楼。挑角楼的基座就建在池的东北角,池水满的时候水位就淹上楼基的砖墙。相传此楼是清朝时本村的大户余腊堂出资所建。楼分上下两层,底层有一间房屋,靠池的墙上开着一个圆窗,站在窗边就可以看到波光粼粼的池水;二层才算是楼,沿着室外的楼梯上楼,楼上有四个大柱子,四面无墙,只有半人高的围栏。房顶是十字歇山顶,木质结构,筒瓦包沟,四面滴水,四个角是弯曲向上的挑檐,好像雄鹰展开的翅膀。站在巷里远看,挑角楼造型精美,风姿卓然,在蓝天白云和古柏的衬托下,更显得古朴灵气,秀美如画,令人见之流连,赞叹不已。

因为池水清澈,池边的景物都倒映在池水上面。高大的古柏树像一头雄狮,树冠映在水里,池水似乎更绿了,而紧邻池水的挑角楼倒影最美——它处的位置和高度使它的倒影正好投在池水的中央。人站在池边,水中挑角楼的样子看得清清楚楚,如同一幅铺开的西洋油画。有时一阵风吹来,池面水波微皱,挑角楼的倒影随水晃动,朦胧中更似海市蜃楼。

最美的享受还是登楼观景。夏天的时候,你登上挑角楼,凉风习习,一身清爽,临栏看池,清波如镜,楼阁倒影,尽收眼中。夜晚登楼,蛙声阵阵,天上的明月星光,池畔的点点灯火,一并映入池中,水中光影璀璨,好似天宫一般。观此景况,你不由地胸襟敞开,心旷神怡。千般愁怨,万般物念,霎时间烟消云散,豁然开朗。思前想后,你会幽情顿生,你会爱祖先,爱家乡,也爱多彩的生活,爱无限美好的人生......

世事苍桑,岁月如流,后来古柏树被砍掉了,村里一下空荡荡的,池水也开始发绿腐臭,几乎难以家用了。再后来挑角楼也被拆掉了,那特有的风景从此在家乡彻底绝迹,而且消失的干干净净,竟然没有留下一点资料,就连一张最小的黑白照片也没有,实在令人惋惜,令人痛心。

挑角楼是西师老村的标志,是游子梦中的乡愁。它虽然消失在历史中,但它又留存在历史中,它非凡的风姿,如画的倒影,永远留在西师人的心里,梦里......


作 者 简 介


余音,男,中共党员,1963年生,山西省万荣县人,现为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书法协会会员,万荣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万荣县诗联学会副会长。出版有诗集《野酸枣》、散文集《一地月光》。


晋南道
晋南道,道晋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