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是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 Gastroenterology Association,AGA)的官方杂志,是国际消化病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提供了胃肠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和权威报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是AGA在中国唯一官方指定授权发布《胃肠病学》杂志翻译的单位。
本期为大家带来《胰腺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敬请关注!
<第30期>
胰腺癌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通讯作者:
Carl-Stephan Leonhardt,医学博士,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普外科
背景与目的
超过半数以上的胰腺导管腺癌(PDAC)会在治愈性切除术后 12 个月内复发。本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旨在汇总所有已报道的PDAC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
方法
经过系统性的文献检索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分别对经过调整的与未经调整的效应估计值以及报告的优势比(OR)和风险比(HR)进行分析。使用预后研究质量工具对偏倚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GRADE分级系统对证据进行分级。
结果
通过筛选 2903 篇摘要,最终纳入了 65 项研究。其中,28 项研究(43.1%)将术后 6 个月内复发定义为早期复发,34 项研究(52.3%)将早期复发定义为术后 12 个月内复发。分析未调整的OR和HR显示,6个月内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分别有41个和5个;若仅分析调整后的数据,则根据OR和HR值分别有25个和10个预测因素。如果将早期复发的时限定义为 12 个月,未经调整的数据提示有38 个(根据OR值)和 15 个(根据HR值)预测因素;调整后的数据则为 38 个(根据OR值)和 30 个(根据HR值)预后相关因素。根据调整后数据的频率计数,术前CA19-9、N分期、未接受辅助化疗、肿瘤分级和基于影像学评估的肿瘤大小是术后早期复发的关键预测因素。
结论
已有报道的PDAC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差异很大。发现关键的预测因素有助于对PDAC术后早期复发进行危险分层。然而,目前的结果仍需要进一步行前瞻性研究验证。
图1. 图文摘要
研究者说
PDAC是一种高致死率且近年来发病率不断攀升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手术仍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方法。RCT研究显示,即使接受了辅助化疗的最佳预后患者,其中位生存期仍只有28.0~54.4个月。且不幸的是,早期复发仍是一个棘手的挑战,约有40%~50%的手术患者在术后12个月内便已复发,这往往也预示着患者预后不良。也因此,充分了解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对于制定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本研究作为首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分析了所有已报道的PDAC行治愈性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提示,术前 CA19-9水平、N分期、未接受辅助化疗、肿瘤分级和基于影像学评估的肿瘤大小为术后早期复发的关键预测因素。为完善术后监测策略的制定、促进个性化风险评估以及为指导临床试验设计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些已发现的预后因素也值得进一步讨论。例如,有证据表明,胰尾部肿瘤较胰腺头、体部肿瘤而言更具转移风险,但该解剖位置的差异并没有成为术后早期复发的关键预测因素。新辅助化疗也是影响预后的一个因素,但由于目前的研究结果较少且相互矛盾,其对早期复发的影响未能得到确定。此外,目前对于起源自胰腺囊性病变(尤其是IPMN)的PDAC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知之甚少。本研究中因纳入的数据有限,无法对此类PDAC患者进行单独分析。再者,治愈性手术术后早期复发率高,也凸显了当前患者选择和治疗策略的局限性,仍需要更多研究以了解哪些患者可能从新辅助化疗方法中获益,哪些患者能从早期切除术中获益。有趣的是,约1/3的患者在6个月内出现局部复发,其肿瘤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仍常常是局限性的,也为局部巩固治疗提供了时间窗。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孤立性局部复发患者的挽救手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提示在特定病例中可采用局部巩固治疗。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首次全面总结了 PDAC 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因素。所发现的各种因素强调了 PDAC 复发的多方面病因,并鼓励进一步研究早期复发性胰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对早期复发预测因素的验证有助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从而指导患者管理,为医患共决策、个体化治疗和临床试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译者简介
译者
刘泳汝
医学博士
消化内科医师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治,在SCI期刊以一作等发表论文10余篇。
审核
施海韵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青年博导
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青年博导。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微生态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肠道疾病专业副召集人,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青年论坛副召集人。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等多项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在DDW、APDW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做汇报交流并获青年研究者奖。主要研究方向:炎症性肠病、结直肠肿瘤与肠道微生态。
总审核
张澍田
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临床医学协同研究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医院协会第三、四届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七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九届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第四、五届会长,亚太消化内镜学会第六、七届委员,世界华人消化医师协会第一届会长,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主编,中华消化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副主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中心简介
西城院区
通州院区
顺义院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以食管、胃肠及肝胆胰腺疾病的内镜介入(微微创)诊断与治疗为特色,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是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由消化一、二、三科、消化内镜中心(全球20家最卓越之一)和消化实验室组成。共有医生99人、科研人员27人、科研辅助人员15人、护士102人。现有病床150张,消化内镜中心总面积5400平方米,共有46个操作台,其中ERCP6台。实验室总面积6000平方米。
西城院区:位于首都核心区(前门南、天坛西)
通州院区: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
顺义院区:位于首都机场附近的后沙峪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