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医学进步的持久动力。近年来,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人工智能、基因治疗等技术在疾病诊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与此同时,得益于前沿技术的发展和融入,针对众多疾病的诊疗手段和方案在不断提质提速、升级增效。
这些技术的应用,意味着什么?它们离普通人到底有多远?有了这些技术,人们的生命健康保障会发生哪些变化?健康报“前沿访谈”专栏邀请医学科研、临床领域的权威专家解密前沿技术,点评科研进展,揭示临床应用,预测健康未来。
本期访谈嘉宾:沈琳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Ⅰ期临床试验病区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与转化研究、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牵头国际国内多项临床研究,促进新药获批适应证13项。带领团队建立的消化道肿瘤临床与转化研究体系,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健康报: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方面,近年来,我国的发展情况如何?
沈琳:从全球患病人数来看,我国食管癌患者占比达到53%,胃癌患者占比达到47%,肝癌患者占比在50%左右,而我国人口占全球人口不到20%。这些癌症不仅发病率高,治疗难度也较高。由于这些癌症并非全球普遍高发疾病,并非全球都致力于研究这些疾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亚洲,尤其是我国和日本。
美国每年胃癌发病患者为2万多人,而我国每年有近40万个新发病例,几乎是美国的20倍。这些年,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很多难以运用到临床中,相关治疗手段仍然有限。例如,非小细胞肺癌现在已经实现精准治疗,患者只需口服药物即可长期控制病情,但这在消化道肿瘤治疗方面还无法做到。对于患者而言,一旦可选的药物用尽,后续治疗无效时,其生存期就会缩短。
目前,肝癌免疫治疗使许多患者生存期从一年延长到两年以上。以前,胃癌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5%。现在,通过免疫治疗,部分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20%以上。然而,免疫治疗只能使一小部分患者受益。我们仍在积极探索其他潜在靶点。当下,在消化道肿瘤领域,细胞治疗等新技术的研究是热门,大家都在积极探索,也许未来3~5年内可以取得较大进展。
健康报:
我国在高危地区使用了食管癌风险预测模型,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个模型的具体应用场景?此外,目前还有哪些新技术能够使用?
沈琳:近年来,我们在消化道肿瘤领域一直致力于早发现、早治疗。内镜检查作为食管癌和胃癌普查的金标准,在日本和韩国普遍使用,早诊率基本在60%以上,而我国仅有10%~15%。我国早诊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众不愿意接受内镜检查。
食管癌风险预测模型通过量表,收集患者的症状、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家族史及其他癌前疾病等信息,结合简单的检查数据,形成一个可以不依赖内镜检查的系统。利用该模型可以筛选出高危人群,针对他们再进行针对性检查,可减轻公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以前,大家觉得传统的内镜管子比较粗。现在,有了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经鼻胃镜、胶囊胃镜等。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接受度,但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胶囊胃镜虽然对食管的检测效果良好,但由于胃部蠕动有扩张过程,有时会遗漏一些病变。但这些技术的应用至少对消化道肿瘤可以起到初筛作用。
健康报:
近年来,我国消化道肿瘤诊疗领域新药研发可谓“小步快跑”,其主要突破在哪?对于我国消化道肿瘤新药研发,您的关注与期待是什么?
沈琳:近年来,我们在消化道肿瘤领域取得许多进展,其中最大的突破在于免疫治疗。以前,抗肿瘤药物都是针对肿瘤本身的,相当于治理环境时处理的是具体的污染物。现在的方法是改变肿瘤赖以生存的“土壤”,研发了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这些药物有的采用皮下注射,有的采用静脉注射。
比如,一种肿瘤突变类型被称为“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这类患者免疫功能活跃,并处于炎症状态,容易发生肿瘤向周围浸润性转移。这在过去几乎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化疗效果也不理想。但有了免疫治疗,患者不用化疗就能取得较好疗效,有的甚至不需要做手术了。再比如,过去,有的直肠肿瘤患者要切除肛门,使用人工肛门,现在则可以通过免疫治疗避免切除。相关临床研究证明,这类患者完全缓解率可以达到70%~80%。
在消化道肿瘤新药研发方面,我比较关注新靶点和新药的出现。肿瘤是非常狡猾的,在短时间内,我们很难找到每一个肿瘤最关键的“起点”。我比较期待的是,一些通过手术或局部治疗后转移复发率仍很高的中期肿瘤患者可以通过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与综合治疗相结合,提高治愈率;对于原来效果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案,能够通过一些新的药物组合,进一步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现在,免疫治疗已经让我们看到,一些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我相信,未来将进入部分消化道肿瘤患者仅靠一种药物就能治愈的时代。
健康报:
科研工作对您来说,有着怎样的魅力?
沈琳:科研工作就是要解决临床问题。我致力于解决疾病不断提出的种种复杂难题,这些问题涵盖了治疗效果不佳、毒性反应强烈、药物耐药性增强等多个方面。在面对这些难题时,我也时常感到束手无策,于是就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以期为患者解除病痛。我对这些研究,充满了兴趣,也有无穷的动力。
在科研工作中,我的体会是,要从一个个小的问题入手,一步步走下去。此外,要跨学科合作。医生对于临床问题的理解,以及对科技进步的认知,包括医药器械的发展、检测手段的革新等,很难全面掌握。因此,需要跨学科进行广泛的沟通与交流,通过思想的碰撞、深入的讨论甚至激烈的争论,获得新的感悟和启示。
文:健康报记者 孙韧
编辑:李诗尧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GUCA5MH】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