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在那个“大革文化命”的年代里,八个革命样板戏几乎是舞台的经久不衰的神奇。故事发生地在苏州常熟的京剧《沙家浜》,在八个戏中排进前三是不在话下的。一是家乡情结;二是此剧的《智斗》一场,颇为精彩。阿庆嫂、胡传魁、刁德一轮番上阵,肢体语言和唱功堪为样板。“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老子的队伍才开张”“这棵大树有荫凉”,耳熟能详路人会唱。那个跑龙套的配角刁小三,也成了众人眼里口中的反面人物的代表。
常熟沙家浜镇建立后,开辟了革命历史博物馆,广阔的广场,茂密的芦苇,穿梭的小船,逼真的电影,使参观者每每浸润其中,接受红色教育。人们常常会打听剧中人的后人现在又怎样了?
我们插队的地方,是太仓昆山和常熟的结合部。村子毗邻常熟蒋巷村、太仓勤丰村。队里有户刁姓人家。姓刁的毕竟不多,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难不成是刁小三?难不成刁德一的亲戚朋友后人在队伍作鸟兽散后,逃到我们这个三不管地带?当时“阶级斗争”为纲,怀疑一切已成为百姓的共识和行动。漏网之鱼的概率几乎为零。
刁姓人家户主叫刁阿二。但绝不是刁小三的哥哥。刁阿二,其貌确实不扬。一见面,他不像农民,身板不够硬朗,五十多的年纪,却已老态毕现,背驼得厉害。开始我将他比作武大郎,但刁阿二虽然比武大郎高那么一丁点,但是整个身体比武大郎小了一圈。就是这个干瘦版的武大郎,却是人丁兴旺。老婆和他站在一起的时候,最最对视力发起冲击的有两个:一是女的漂亮,二是女的健康。
漂亮是大家公认的,会生孩子是本事,五六个孩子生的挺顺溜的,特别是几个姑娘出落得水灵灵的,配上一双会说话的勾魂眼,实在吸引别人的眼球。孩子高产优质,母亲当然居功至伟、潇潇洒洒。人们很少见她下地干活,管管家务事,或者坐在大门口的小凳子上,一边看看野景,一边悠闲地吸着香烟。香烟是低档的,吸烟姿势是高雅的。
刁阿二,虽然身为户主,但是一切权利归老婆。刁阿二在家充其量是个二把手,但是养家糊口的工作必须要完成。刁阿二会一门小手艺,为村民理发来赚钱补贴家中日常开销。有空了,下地干点农活可以赢一点工分。看着刁小二挑塘泥时,真的让人担惊受怕:走路时左右摇摆,跌跌撞撞,两只畚箕晃晃悠悠。五十多岁的刁阿二受苦了,为了家庭,再艰难的事情也要去拼!眼前饭能够勉强吃上;但是居住条件太差,总共只有五小间泥墙草瓦房,要升级换代盖瓦房,简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丁兴旺成了刁家沉重的负担。
说到人丁兴旺,不妨介绍一下。老大叫金根,活脱脱的一个刁阿二。也不像农民,身体也是单薄。家里又穷得叮当响,当地的姑娘看不上。刁家请人做媒,金根娶了个苏北媳妇,倒未曾想到家里一下子多了个身体健康能吃苦肯吃苦的媳妇,给家庭带来了活力和希望。
一个儿子以后,刁家连续生女儿。女儿都随她妈,漂亮,身材健美,双目勾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没有什么大小姐习气,下地干活也是好手。这样的姑娘真是人见人爱。上门提亲的还真不少。已到婚嫁年龄的红英和阿伍,先后被队里两位知青雪和明娶为妻子。雪娶了大眼睛的姐姐红英,雪在蜜月中几乎天天在做幸福播报,把一帮少男少女弄得燥热难熬;明娶了笑咪咪的妹妹阿伍,不事张扬,但是小夫妻恩恩爱爱,也引起大家的羡慕不已。在农村待了几年后,两对夫妻回到苏州。因为姐妹俩还是农村户籍,要找工作养活自己。红英就卖起了茶叶蛋,我曾经见到过一面,并且买了几个喜蛋,坐在小凳子上边吃边聊,她大眼睛忽闪忽闪,对未来充满希望。阿伍则进了个小厂打工。后来姐妹俩干什么我不太清楚。但是最近我听到一个消息:雪和明都要在他们插队的地方买房子,不管是投资还是安度晚年,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漂亮能干的姐妹俩嫁给了两个知识青年,一开始听到消息时的突兀,到平时酒后茶余的谈资,五十余年老夫老妻的回忆。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无数对夫妻里,这样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但是一对姐妹先后嫁给两个知青,作为当事者来说,是一生中很值得记忆的事情。至少很容易回忆起昆山时的农村生活,回忆起重返城市的艰苦而幸福的历程,分享了发展带给我们的福祉。
刁小三不知所终。刁阿二家却因为人丁兴旺而从贫穷走向幸福小康。需要说明的是,刁小三和刁阿二没有任何血缘和亲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