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手机以及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集资”短信、借贷平台的募资广告,甚至那些精心伪装的传销信息......这些看似平常的内容,实则是“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滋生的温床,它们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稍不留神就可能使人陷入泥潭。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学会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那么,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避免被套路?下面这波攻略请收好~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它有以下4种特征:
(1)非法性:未经有关部门依法许可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公开性:通过网络、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利诱性: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社会性: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非法集资违法犯罪分子为了引诱群众上当受骗,达到非法集资目的,通常采取多种手段获取群众信任。小盛在这要提醒大家,遇到下面几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立刻远离。
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 “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的本息或回报,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貌似合法经营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经常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甚至采取类似传销的手法,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已经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好友、邻居等加入,促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在监管日益严格,制度逐步完善的同时,非法集资犯罪也在“转型升级”,面对五花八门的骗术,我们在判断时不妨“四看三思等一夜”。
【四看】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四看参与集资主体,确定一下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宝妈、学生等特定群体。
【三思】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己的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所谓“三思而后行”正是如此~
【等一夜】一定要避免一时的“上头”,建议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等待一晚再做决定,不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或专家推荐,不要被高额利益诱惑而盲目投资。
购买理财产品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选择经过审批的正规产品,不要轻信互联网平台上的高收益产品或投资公司的推荐,尤其要警惕那些保本保息的承诺。
在参与投资或购买理财产品时,必须对投资领域有充分了解,对企业的实力、发展前景及负责人的信誉有充分把握,不投不熟悉的领域。遇到疑问,应多向专业人士咨询,必要时可以向官方权威部门进行求证。
风险与收益并存,收益越高风险也就越大。不同群体应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方式:比如,年轻人应量力而行,合理配置资产,避免负债投资;老年人则应注重稳健,远离高风险产品;对于家庭的大额投资,应与家庭成员充分沟通,避免盲目决策。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