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未婚,回乡吃席被审判,笑点背后是多少农村女孩的悲惨人生

情感   2024-09-08 12:47   河北  

今天早上,打开抖音,给我推送的第一个视频就是《喜剧之王单口季》唐香玉讲述自己三十岁未婚,回村吃席被村里大妈大爷上桌审判的段子。

很多人看完之后只是一划而过,而我却听进去了,反复看了很多遍,甚至有点想哭。

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唐香玉,1994年,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成为全村里第一位女硕士,而被大家知道,甚至家里人因为她而改写了族谱,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却在三十岁时,因为没有结婚,成为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村里人舆论的漩涡,口口相传中,事实扭曲,被大家传的都离了两次婚了。

为了证明自己还单身未婚,无奈去村里吃了一次席。

结果,所有跟她有关系没关系的人都想要指点她的人生,对她进行催婚。

“再不找就真没人要了!”、“二三十岁潇洒,四五十肯定后悔,七八十老了瘫了,没人管”、“学习好有什么用?考出去也嫁不出”、“读书读傻了!”等等一些词嘲讽唐香玉现在的状态。

三十岁没有结婚的女人,反而成为了原罪。

01

外面的世界纷纷扰扰根本不足挂齿,但是家里人对唐香玉一点都不友善,族谱只是为了记录男性,而女性连属于自己的名字都没有。

最终还是因为唐香玉上了综艺之后,被大家发现她出名了,成为了艺人,给家族贴金,才改写了族谱,添上了名字。

这种形同虚设的族谱,尽管有了,也是一种桎梏,留着也是一种可笑。

更让人觉得可笑的是,她的父母,从小到大对她的培养,都是为了不让她成为婆家的笑话,不让她成为一个没有人要的女生。(嫁得出去)

不叠被子,会没有人要,不做家务,会没人要。

难道女生从生下来就是为了找个婆家,把自己嫁出去吗?

所以别人在适婚年龄二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恐婚,而唐香玉从小学就已经开始恐婚了。

02

而她的母亲对她也只有两个想法,一个是考个公务员,另一个是找个公务员。

老家人对公务员有着近乎痴迷的存在,孩子大学毕业之后,公务员就是他们认知有限范围内最好的选择。

最让人觉得可气的是,她弟弟也到了快结婚的年龄。

她的爸妈都急疯了,她爸说:“你不结,你弟还得结”,她妈说:“我知道你不想结,但你先结”。

明明弟弟可以先结婚,但是为什么偏偏还是要唐香玉先结婚。

难道嫁女儿的彩礼是用来给儿子娶媳妇的吗?还是因为唐香玉常年不在老家的妨碍到弟弟结婚了?

她的家人给出的答案是,弟弟假如结婚了,家里就没有她的房间了。

这还没有结婚呢,就已经是外人了,结婚了以后也是外人。

唐香玉发出疑问:“我到底是哪里人?里外不是人!”

03

唐香玉一个接一个梗,在调侃着自己的经历,看似轻松自在,笑点频频,可是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从小就影响着当年那一代年轻人。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她在一次次不被重视中成长,成年后,又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笑话,说出来,独自治愈伤疤。

在她的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时候我并不认为老家是一个提供温暖的地方,那些常年在外读书的人,突然间回到老家,有一种秀才遇到兵的无力感。

关键父母并不会站在你的身后为你撑腰,甚至还会为了他们的面子,站在你的对立面,跟你对着干。

越是落后的地方,越会更加严重。

我也曾试图学着依赖,尝试找个人,结个婚。结果告诉我,男人靠不住。

画不完的大饼,比公司老板的都多。

事实证明,结婚并不是女人最好的出路,家暴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去了法院,一审判决一般是不会同意离婚。

倘若婚姻对女性来说真的是个好东西,没有人会不争着抢着去完成它,怎么会有人恐婚呢?

04


这件事情,跟前一段时间看的电视剧《玫瑰的故事》里黄亦玫的成长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黄亦玫成长在高知高干的家庭,又处在繁华的北京。

父亲对她的教育只是希望,她无论何时都可以是黄亦玫,而不是谁的依附,也不会被束缚。

所以在她感受到她不属于法国之后,她会选择分手,在她被方协文控制,失去自由后,她会选择离婚。

在任何阶段她都可以做自己,她不是任何人的妻子,也不是谁的母亲,她只是她自己。

她会随时因为爱情而走入一段感情,不会跟何西期许未来,活在当下。

每个女生都想成为黄亦玫,但是她们从小到大的教育里,一直都是唐香玉这种模式。

父母也会希望,我们永远都是他们眼中听话,任其摆布的孩子。

可终有一天,孩子会有自己的思想,她会用自己的一生,来治愈童年的阴影,不想轻易的走进一段没有感情的婚姻,试图让自己努力活成黄亦玫的样子。


END


作者:豆豆,喜欢自由,懂感情的95后,具有治愈力的自媒体人,文字和声音总有一个你会喜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真心话小酒馆
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爱自己所爱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