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债务重组”两大套路
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指出,近期,在社交平台上出现打着“债务重组”“债务优化”旗号的不法贷款中介信息,诱导消费者“借新还旧”或者申请高息过桥垫资,这种所谓的“重组”和“优化”不仅隐藏着高额收费陷阱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而且可能被诱骗实施诈骗等犯罪行为而触犯法律。
具体来看,此类“债务重组”贷款中介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套路:
一、借新还旧。不法贷款中介以“债务优化”“帮助解决债务问题”等名义,为贷款偿还压力较大或已逾期的消费者推荐“无抵押信用贷款”,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并促成贷款机构发放相关贷款,用于“置换”消费者原有贷款。贷款中介根据消费者征信情况收取高额手续费。
二、提供高息垫资,收取“砍头息”。不法贷款中介以帮助消费者“养好征信”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向其申请垫资,再帮消费者申请贷款偿还垫资。在此过程中,中介机构首先收取一笔不菲的垫资费,促成贷款后再按放款额一定比例收取高额的服务费。
“债务重组”综合资金成本远高于正常银行贷款息费水平
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债务重组”给消费者带来的首要风险在于高额息费导致的还款压力。
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指出,不法中介为牟取利益,在诱导消费者“以贷还贷”或者使用其提供的过桥资金时往往从中收取服务费、手续费、垫资过桥利息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消费者“债务重组”后的综合资金成本远远高于正常银行贷款的息费水平,尤其是通过中介垫资再贷款偿还垫资的方式,不仅要承担垫资费,还要承担高额的服务费。消费者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通过“借新还旧”、高息过桥垫资等方式,不但不能真正缓解债务压力,还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陷入更大还款压力的困境。
同时,“债务重组”还可能导致消费者的信息安全权被侵害并承担违约违法风险。
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指出,消费者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会明确约定贷款用途,所谓“债务重组”的两种方式均涉及“倒贷”,消费者未按合同约定使用贷款,将承担违约责任,不但可能被银行要求提前还贷,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如果配合不法中介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通过编造虚假理由、使用虚假证明材料等手段获取贷款资格,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消费者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应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虚假宣传和诱导,警惕不法中介隐瞒不利信息、只谈诱人条件的虚假宣传和误导,切勿盲目相信陌生来电、短信、广告传单、社交平台等渠道推送的“债务重组”“债务优化”“免抵押担保”等贷款中介信息,避免陷入相关陷阱。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责编:李丹
校对:杨立林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事关A股!国常会重磅部署丨全线爆发!A股,尾盘狂拉!丨债市突发调整!发生了什么?丨中行、农行、工行、建行!见证历史丨233家中国企业出口出海调查:订单增长稳健 政策支持呼声高丨昨夜,苹果历史新高!丨深夜突发!证监会,紧急回应丨恒大,突发!1.2亿元债权,1元起拍丨深夜,暴涨!丨两家退市公司,收千万级罚单,“首恶”被市场禁入!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事关A股!国常会重磅部署丨全线爆发!A股,尾盘狂拉!丨债市突发调整!发生了什么?丨中行、农行、工行、建行!见证历史丨233家中国企业出口出海调查:订单增长稳健 政策支持呼声高丨昨夜,苹果历史新高!丨深夜突发!证监会,紧急回应丨恒大,突发!1.2亿元债权,1元起拍丨深夜,暴涨!丨两家退市公司,收千万级罚单,“首恶”被市场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