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从文昌阁边的小巷走进古城。这巷子街面大概也就三四米宽,两旁是老木板房,小铺面关门时,把长条木板一块块扣上。也有住家户。还有通向小杂院的窄巷门,里面透着天光。这条小巷是我对青岩最初的印象。二十余年前,小巷中只有两三个店铺,且都是卖日用品的小杂货铺。走进巷子的那一刻,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外婆家的老城,街上也是这种情形。这大概也是我后来一遍遍回返青岩的另一个原因。从小巷拐进去就是明清街了,这是青岩古城的中轴主街,一路店铺林立,人头攒动。北明清街由北向南地势逐渐抬高。往东拐进南明清街,又是拾级而下。过了内城墙的圆拱门洞、基督教堂、百岁坊,便能看到南门定广门和石城垣了。城门外一条青石板路,延伸向远方。这是通往定番(惠水)、都匀的古驿道。明朝时定番是省城贵阳的粮仓。青岩,古称青岩铺,“有塘及铺”,是连接贵阳与定番的交通要道上最重要的军事堡垒和通商城邑。“铺”指古代交通、通讯建置,负责传递公文。“塘”则驻有兵丁,站岗放哨。徐霞客在日记中,称青岩“城中颇有瓦楼闤阓”,让他很诧异,并将青岩誉为“南鄙要害”。“闤阓”即市区的城墙与城门,引申为店铺与街道。可见当时青岩的商业就已形成规模,石板街道两侧瓦楼、店铺林立。明清街如今售卖各种景点常见的旅游商品,或一些土特产。但青石板街、木构建筑的重檐商铺基本都是明清时建造的,被较完整地保留下来。热闹的叫卖声,熙来攘往的人群,也让人依稀想见明清时的青岩街市上,各地商贾云集、生意兴隆的繁华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