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大调查!奶茶上瘾,或与抑郁、自杀想法相关!

科技   2024-11-06 13:27   湖北  

近年来,奶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走红,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心头好。这一热潮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奶茶,更涵盖了奶茶店出售的各类饮品,如水果茶、花茶、珍珠奶茶等,形成了“奶茶+其他茶饮料”的新兴市场趋势。然而,随着奶茶的普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

先前的研究已经揭示了不健康饮食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之间的联系,其中就包括奶茶。还有一项研究,专门考察了奶茶消费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发现奶茶消费与抑郁和焦虑风险增加之间存在潜在联系。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奶茶成瘾及其心理健康后果的担忧。

发表于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的一篇题为 New form of addiction: An emerging hazardous addiction problem of milk tea among youths 的研究文章,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领导,进行了针对北京 5281 名大学生的大规模横断面研究。只为调查奶茶成瘾是否会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焦虑、抑郁和自杀意念。研究结果强调,饮用奶茶可能会导致上瘾,并且与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有关。


奶茶成瘾并非空穴来风。借鉴DSM-5(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2013年)的物质成瘾标准,奶茶成瘾可能表现为一系列症状,如饮用奶茶的数量和持续时间超出预期、多次尝试减少或停止饮用却失败、在痛苦时经常转向喝奶茶、尽管知道其不良后果但仍继续使用、需要越来越多的奶茶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以及停止或减少饮用后出现戒断症状(自测下你们有几种)等。这些症状在青少年中尤为明显,他们正处于敏感发育阶段,更容易受到成瘾行为的影响。

奶茶之所以具有成瘾性,与其成分密不可分。奶茶通常含有高量的糖分和咖啡因,使其成为一种含糖且含咖啡因的饮料(SSB)。

研究表明,大量食用含咖啡因的SSB可能会导致成瘾症状,包括渴望、失控、耐受性和戒断(Falbe et al.,2019年; Schulte et al.,2018年)。此外,反复食用SSB还会导致享乐神经系统的适应,类似于食物成瘾耐受性的发展。因此,饮用奶茶可能会引发成瘾症状,如渴望、失控、耐受和戒断等。

更令人担忧的是,奶茶成瘾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后果。

研究表明,成瘾行为往往伴随着内疚感,这同样可能适用于奶茶成瘾者。更重要的是,奶茶成瘾可能作为一种情绪调节策略,被用来逃避负面情绪,如孤独感。

然而,这种逃避策略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

中国奶茶市场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报告(2022年),截至2022年底,中国约有486,000家奶茶店。奶茶市场的价值从2017年的42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0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Ele.me,2023年)。

年轻人是奶茶消费的主力军,其中70%是女性。奶茶的美味口感、有吸引力的包装、社交属性和实惠价格使其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然而,这种广泛的受欢迎程度也为奶茶成瘾及其心理健康后果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该研究假设包括:饮用奶茶可能导致成瘾症状,并损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奶茶成瘾的严重程度,可能与各种心理健康状况相对应;奶茶成瘾可能作为一种情绪调节策略,并调解孤独与不良心理结果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孤独感与奶茶成瘾呈正相关。此外,奶茶成瘾还与青少年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自杀意念呈正相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奶茶成瘾与青少年人口的不良心理健康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在控制年龄、性别、收入和孤独感后,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计算个体因奶茶成瘾而产生的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结果发现,奶茶成瘾程度越高,发生抑郁、焦虑和自杀意念的风险就越高,在控制年龄和性别后,这三种风险分别占结果的26%、22%和4%。


综上,奶茶成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后果。该研究希望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建立更严格的监测指南和适当的公共卫生建议提供指导,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奶茶消费的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

本文旨在行业资讯和知识分享,无任何商业用途。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往期推荐


1.别迷信“站立式”办公,跟久坐一样伤身!多站立会带来其他健康风险

2.Cell子刊 | 惊天逆转!肥胖导致糖尿病,或许与胰岛素无关

3.Science | 我国发现“超级物种”!辐射耐受剂量超人类上千倍,各种极端环境不在话下!

4.Aging | “10后”很难活到100岁,预期寿命增长大幅放缓!人类寿命已无限接近天花板

5.Nature | 少吃却不掉称?更应该开心,这或许是长寿的表现!




Being科学公众号目前已经有多个交流群(好学,有趣的生物医药人才在这里聚集)。进群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姓名/昵称-企业/高校-具体研究领域/专业”,此群仅为科研交流群,非诚勿扰。




发现“分享”“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Being科学
生物医药前沿动向与解读,尽在Being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