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统一部署,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结合全省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现公布“铁拳”行动第六批电动自行车违法典型案例。
案例1
苏州市姑苏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某电动自行车经营部销售假冒伪劣锂电池案
2024年1月15日,苏州市姑苏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某电动自行车经营部进行检查,发现有在售锂电池3组,3组锂电池所标注的生产厂名均无法查询到合法登记信息。经查,当事人所售涉案3组锂电池标注的厂名系伪造,当事人购进4组锂电池并已售出一组,违法所得为500元,4组锂电池货值金额为2.34万元。
当事人销售伪造厂名锂电池组的行为违反了《江苏省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第六条第五项的规定。2024年3月25日,苏州市姑苏区市场监管局依据《江苏省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作出没收锂电池3组,没收违法所得500元,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处罚决定下达后,执法人员后续检查发现,当事人上述违法行为已整改。
案例2
丹阳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某车业有限公司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案
2024年5月9日,丹阳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丹阳市某车业有限公司仓库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涉嫌销售5种规格型号的不合格电动自行车385辆。经委托检验,上述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项目和尺寸限值项目不符合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经查,当事人采购5种规格型号的不合格电动自行车共计396辆,货值金额51.47万元,已销售11辆,当事人获利2340元。
当事人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的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2024年7月19日,丹阳市市场监管局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作出没收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没收违法所得2340元,罚款51.47万元的行政处罚。7月24日,执法人员对当事人门店及仓库进行复查,未发现违法行为。
案例3
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某电动自行车经营部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案
2024年3月5日,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某电动自行车经营部进行执法检查,发现6辆型号为TDR2213-2Z的电动自行车,其鞍座、电池盒组间隙、两轮中心轴距与合格证上参数不一致。经检验,该批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尺寸限值、充电器、蓄电池、反射器、照明和鸣号装置(照明)项目均不符合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判定为不合格。经查,当事人购入电动自行车7辆,货值金额为3.01万元,案发时已销售1辆,销售额为0.43万元。
当事人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的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2024年 6 月11 日,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作出没收涉案不合格电动自行车,没收违法所得0.43万元、罚款8.43万元的行政处罚。结案后,执法人员对当事人经营场所进行“回头看”,未发现违法行为。
案例4
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某公司销售改装电动自行车案
2023年12月5日,根据案件线索移送函,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管局对某公司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行为立案调查。经查,当事人从某公司购入电动自行车109辆,为迎合部分消费者的需求,自行更换车身塑件、熔断器、控制器和鞍座。经核算,涉案电动自行车货值金额为11.85万元。
当事人销售改装电动自行车的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第二款和《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第四项的规定,2024年5月21日,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和《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对当事人作出罚款11.85万元的行政处罚。经执法人员后续检查,未发现当事人销售改装电动自行车行为。
案例5
张家港市市场监管局查处袁某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案
2023年9月25日,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对江苏某电源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发现当事人生产的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电池600只,经委托检验,其峰值功率项目不符合 GB/T 32620.1- 2016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经核算,铅酸电池货值金额为21.46万元,违法所得为0.18万元。2024年1月,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将该案移交高邮市市场监管局办理。
当事人生产不合格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的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2024年5月22日,高邮市市场监管局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0.18万元,罚款10.7万元的行政处罚。在扬州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经高邮市市场监管局复查,当事人已完成了整改。
案例6
高邮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江苏某电源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铅酸电池案
2023年9月25日,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对江苏某电源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发现当事人生产的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电池600只,经委托检验,其峰值功率项目不符合 GB/T 32620.1- 2016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经核算,铅酸电池货值金额为21.46万元,违法所得为0.18万元。2024年1月,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将该案移交高邮市市场监管局办理。
当事人生产不合格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的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2024年5月22日,高邮市市场监管局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0.18万元,罚款10.7万元的行政处罚。在扬州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经高邮市市场监管局复查,当事人已完成了整改。
来源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 | 曹佳蓉
责编 | 岑 丹
主编 | 戚 翔
审核 | 孟海燕
监制 | 朱建珊
【版权声明:除泰州广播电视台自采外,泰州微视听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音频可能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与我们联系处理。】
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
不容忽视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