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档案 || 档案中的黑龙江(十六)开发建设北大荒

文摘   2024-11-18 10:57   黑龙江  
征集公告


黑龙江省档案馆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档案资料



   


图说档案

      七十五载励精图治,七十五载风雨兼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之际,“龙江档案”推出“图说档案——档案中的黑龙江”,沿着时间的脉络,以档案的视角为您呈现那些被时光定格的珍贵瞬间。
      这里的每一份档案、每一张图片,都是历史的见证,岁月的回响,是黑龙江这片广袤土地与伟大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写照,展现了黑龙江在祖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角色和光辉成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感受时代的脉搏,汲取前进的力量!


1958 开发建设北大荒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牡丹江平原和三江平原一带曾是千里荒原,被人们称为北大荒。1955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经中共中央批准开始组织铁道兵开发建设北大荒,1956年在黑龙江建立第一个中央直属的铁道兵农垦局。1958年,时任国家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又向中央军委提出接纳10万转业官兵进军北疆的方案,得到批准后,掀起了大规模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热潮。此后,陆续有14万复转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青年来到北大荒,用汗水、泪水、血水和钢铁一般的意志及毅力,在漠漠大荒中,谱写下一曲人类拓荒史上伟大的英雄赞歌。

王震将军亲手点燃北大荒第一把荒火
早在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批部队进入黑龙江地区时,从延安、南泥湾来到黑龙江的人民军队,就在北大荒升起了军垦的旗帜。1954年,担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来到黑龙江省汤原县,视察铁道兵部队第五师。提出由第五师副师长余友清率先遣队到密山、虎林一带踏查荒原,创办农场。1955年,铁道兵第一个农场——八五〇农场宣告成立。1955年春天,王震将军在北大荒带头点燃了第一把荒草。这把火,成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燎原之火,更是北大荒人心中,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

1955年8月,王震写给彭德怀并呈毛主席关于开发北大荒的信
1955年8月14日,王震提出《关于开发北大荒问题向中央的报告》,建议“铁道兵在黑龙江的密山、虎林、饶河3个县境内,举办一个综合性的半机械化的农牧业企业”,很快得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批准。1956年6月29日,铁道兵9个师共1.74万人分别从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开赴北大荒,在黑龙江完达山的南北麓先后建起了八五一、八五二等一批“八”字头的农场。同年,第一个中央直属的铁道兵农垦局也在黑龙江省建立。

1958年1月24日,中央军委发出《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1958年3至5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包括机关、部队、军事院校的转业军人8万多人,连同随军家属、部分青年学生等10万人,来到铁道兵农垦密山和萝北地区。他们当中,有排以上干部6万人,营以上干部1200人,共产党员近3万人,共青团员2万余人,还有大批荣立战功的英雄模范。这些曾经为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而浴血奋战的英雄模范在革命胜利后,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转战北大荒,在新的战场上继续建功立业。

 1958年4月,欢迎参加开发北大荒官兵大会在密山召开,王震在会上讲话
1958年4月13日,预六师转业军官奔赴八五八农场

1958年4月12日,王震出席铁道兵农垦局在密山站前广场召开的欢迎大会。会上,他向广大转业官兵表示热烈欢迎,号召大家徒步行军,进军荒原。预备六师的官兵首先响应号召,扛起背包,徒步向位于乌苏里江畔的荒原进军。同时,成千上万的转业官兵也从全国各地陆续汇集到黑龙江,又兵分各路,徒步进军,开荒建点。

转业官兵用人拉犁开荒翻地
“北大荒”自然条件恶劣,吃住行等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房舍,转业官兵就用草和树枝搭起马架子做宿舍,地上铺上树枝和茅草做床。几十个人挤在一个马架子里,夜晚很冷,只好戴着棉帽子睡觉。有些荒地因下雪内涝,拖拉机无用武之地,只好用人拉犁,然后再用播种机播种。经过以广大转业官兵为主体的艰苦创业,大规模开发,终于在三江平原和完达山麓建成了两大国营农场群。

“北大荒”在经历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初创时期、以十万复转官兵为主体的大规模开发时期、以屯垦戍边为目标的生产建设兵团时期、恢复农垦体制后的改革开放时期后,如今迎来了垦区全面振兴发展的新时期。曾经的亘古荒原已发展成为现代化国有农场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出重大贡献,书写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恢弘篇章。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者们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铸造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这不仅是广大垦荒者的精神财富,也是黑龙江人民乃至全社会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供稿::闫东旭

编辑设计:赵宇涵



龙江档案
对黑龙江省档案馆工作进行宣传推广和移动端展示,按时准确发布档案信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方便群众咨询查档,进一步让广大群众了解档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