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秋冬低温天气
电暖炉、热水袋、暖宝宝等
各种“取暖神器”开始大显身手
但千万注意!
享受取暖物品带来的温暖时
请一定小心“低温烫伤”
“神器”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凶器”
(图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案例
近日,江苏盐城一女子周女士直接把暖宝宝贴肚皮上睡觉,醒来时感觉很烫,结果把暖宝宝揭开时,皮肤被一起撕下来,甚至露出了肉。
周女士表示,自己就是睡觉之前把暖宝宝贴上的,感觉不热,就直接睡着了,结果睡醒感觉很烫,“身上的皮就像灰一样,一道一道掉下来,我吓死了,一看血淋淋的。暖宝宝没有隔着衣服就直接贴在皮肤上的,我也没想那么多。”
后续,周女士称用药消炎后,已经在愈合。她提醒大家用暖宝宝不要直接贴肉上,也不要睡觉时贴。
有的人可能觉得
暖宝宝、热水袋等
摸着并不烫啊
为什么还会导致严重烫伤?
普通烧烫伤,通常是在高温气体、火焰、开水等接触下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通常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
低温烫伤,是长时间持续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人体烫伤的阈值是45℃,研究证明,44℃的热水作用于皮肤6小时,才会对皮肤基底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而45℃的热水只需1小时就会造成皮肤烧伤。由于致伤物温度不高,低温烫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往往伤后很久才会被发现。
发生初期,触及到的只是人体的表皮,如果及时撤离热源,损伤完全可控。但如果对温度产生适应性,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很难及时察觉,从而导致热量渗透进入更深层的组织,造成烫伤加重。
简单来说,低温烫伤就像“烤红薯”一样,长时间低温烤,表面不黑不焦,而里面已经“熟透”了。
易被低温烫伤的人群
一般是晚上睡觉不易醒或感觉减退的人
以患糖尿病、脉管炎或脑卒中后遗症、
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尤为多见
该类人群夜间入睡后
肢体感觉迟钝
发生烫伤还未自觉
往往是烫伤到了很严重的程度才被发现
防范低温烫伤
应该这样做
预防低温烫伤:
1.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
2. 如果用电热毯,温度不要设得过高,也不要整夜使用;
3. 不要长时间地贴近暖气片等取暖设备;
4. 如果想睡觉时将热水袋放在脚下取暖,要用毛巾把热水袋包上,不要使热源表面直接作用在皮肤上。
正确处理低温烫伤:
一冲: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尽快用凉毛巾或凉水冲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减少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二送:赶紧送医院医治!在此强调:不要私自涂抹任何物品!食用盐、生鸡蛋、酱油、牙膏、红药水、紫药水等偏方,千万千万不要涂!
取暖用品在使用时
一定要谨慎
身体尽量不要直接接触
同一部位皮肤
也最好不超30分钟
1.充液式散热器
通过电加热管对内部充满的介质(如导热油等)进行加热,再通过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出去,以提升周围环境温度。比如大家熟悉的油汀。
2.对流式加热器
通过加热元件加热周围的空气,再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提升周围环境温度。比如踢脚线、电暖器。
3.风扇式加热器
通过电热丝或PTC加热器进行加热,再通过风扇将热量送出,比如电暖风、暖风机。
4.辐射式加热器
通过密封式的发光发热管,依靠辐射提升周围环境温度,比如小太阳、鸟笼就属于这一类。
5.暖宝宝(暖贴)
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就是普通的化学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6.电热水袋(电暖宝)
分为电极式、电热丝式、电热棒式三种。因为电极式电暖宝容易发生漏电和爆裂危险被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目前允许销售的是安全性高的电热丝式电暖宝。
7.电热毯
是一种接触式电暖器具,它将特制的,绝缘性能达到标准的软索式电热元件呈盘蛇状织入或缝入毛毯里,通电时即发出热量。
卫小妹儿温馨提示
降温持续
小伙伴们请密切关注天气变化
谨防感冒
注意取暖安全
策划整合:曾莹 康宁
素材来源:人民网科普、成都发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商报
发布:曾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