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馆之际,
记者带您探馆揭秘,
一睹这位“智者”的真容。
开馆现场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举行。新华网 发
揭秘一:陶寺遗址博物馆里有什么?
200余件文物展现璀璨陶寺文明
陶寺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四大早期都邑性遗址”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良渚古城遗址、石峁遗址、二里头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支点,是早期中国的代表性遗址。
该遗址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是“陶寺文化”的命名地,1958年被发现,1978年正式发掘,迄今已有46年,取得许多突破性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已出土各类文物5500余件,在此地发现规模空前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殿、大型的墓地以及古老的观象台。
陶寺遗址博物馆地处山西晋南、临汾盆地,东临汾河、西依崇山,坐落于临汾市襄汾县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上,与相邻的天文考古馆、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工程珠联璧合、遥相呼应,共同构成陶寺遗址的三大核心景观。
博物馆占地面积74.4亩,建筑面积9998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2023年建成,集考古发掘、文物展陈、研究教育功能为一体,是遗址公园的“总导览”。
陶寺遗址博物馆的整个建筑以“地中之都 中土之国”元素符号为基础,外观设计呈现一个“中”字,象征着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支撑。
大厅中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标识碑即意味着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就是在探寻陶寺文化之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性。
据介绍,这座博物馆的展陈设计聚焦“自然与文明之光”这一主题,整个展馆设有 文明蕴化 煌煌都邑 早期国家 3个基本陈列单元, 陶寺考古 临时展陈 2个专题展览,以及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
该博物馆通过文物展陈、场景复原,并结合光影、数字化技术及重要历史节点科技再现的多样方式,将陶寺遗址的考古成果进行充分、有效地转化,全面展示了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充分解读了陶寺文明“光披四表 协和万邦”的精神品质,深入阐释陶寺遗址展露出的一个早期国家都城的盛大气象,及其之于“中华文明探源”、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复兴具有的重要意义。
科技化数字展陈赋予文物新活力
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形式设计以庄重、大气为基本遵循,广泛运用数字化复原、现代化展陈与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集中构建文物、历史与数字虚拟空间交互场所,赋予文物、文献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多维度揭示了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
在博物馆中,观者会发现,这里的陈列科技化元素如璀璨星光,照亮了历史的角落。
在“都邑鼎盛”展厅,电子互动沙盘模拟了陶寺都城的布局和建筑风貌。水利系统、城市功能分区都通过光电技术,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展陈方式,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
为一座馆,赴一座城
为顺应山西“文博热”的持续升温趋势,当地还专题打造了以陶寺文化为背景的“对望·陶寺”实景演出。
提示: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通网上预约窗口服务平台,以满足更多游客需求。门票预约提供个人预约和团体预约两种方式,均采用实名制。门票可通过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预约。预约成功后凭二维码或本人身份证,作为入馆检票凭证。团体预约时,须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持护照、户口本和身份证以外的证件参访的游客,可通过人工窗口取票。具体详情咨询电话:0357-3535666,0357-3535999。
揭秘二: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数代考古人青灯黄卷,薪火相传
陶寺遗址博物馆在其二楼特设了考古历程展厅,再现了数十年来的考古历程和几代考古学家为探索陶寺文化文明所做的不懈努力,让观众直观了解考古学科和常识。
“欢迎大家来到陶寺遗址考古厅!我们将在这里一同穿越时空,见证4300多年前那片辉煌文明的发掘与重生之旅。”
“它们复原了陶寺遗址的地层和文物埋藏情况。”曹慧惠介绍,“在这个展厅里,我们将依次向大家展示‘陶寺遗址40余载考古征途’的辉煌篇章、考古队伍在发掘期间所使用的多样工具,以及‘历代陶寺考古人的接力与风貌’,体会他们为追寻历史真相所倾注的汗水与心血。”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陶寺考古研究,将其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长期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文物部门开展系统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完成遗址分布范围内约400万平方米的考古调查,勘探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近3万平方米。
特别是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陶寺内城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其中,内城1号建筑基址面积达6500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单体夯土建筑基础之一,内城被判断为类似后世都城中“宫城”性质。
“央地”共建博物馆
让“藏在深闺”的文物焕发生机
办好博物馆,讲好陶寺遗址故事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只是一个起点,相关部门还将推进陶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示范区、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文化艺术创意园等规划建设,旨在通过文物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让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活起来。
揭秘三:看!这些核心展品
在这里,发现了早于甲骨文500余年的朱书文字,发现了古观象台以及利用“圭、表”测日影的天文观测系统,还发现了中国已知最古老的礼器、中原地区已知最早的龙图腾、中国较早时期的建筑材料——板瓦、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地……
初次发现我时,我是13块弧形排列的夯土柱基。这一排“墙不像墙,路不像路”的奇特组合,令考古人员很是困惑!后通过多年的摸索求证、模拟观测,考古人员终于发现了我的秘密——原来陶寺的先民们是通过观察柱子间的缝隙结合塔儿山方向的日出方位来确定季节和节气。
我叫“圭表”,大家在陶寺遗址博物馆可以看到我。考古人员在陶寺遗址中期王墓中出土有黑、绿、红三色相间的漆木杆、玉琮、玉戚,学者推测这是目前考古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圭表仪器的实物,这也是我最初的样子。
我是中国古代主流的天文历法观测仪器,由圭尺和立表两部分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表”,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圭”。其原理是利用立表,在正午时分观察表影的投射,通过圭尺上的影长来判断农时节令。
我的名字叫“铜齿轮”,又名“陶寺朔望月小轮”,是在陶寺遗址墓葬中出土的。由于我含砷元素,是我国目前发现较早的砷青铜之一。
在陶寺中期王墓IIM22东北壁龛内出土的大漆箱,考古人员在其中发现我的遗迹。我的复原模型与我们今天仍然在用的沙漏很像。
我叫“彩绘龙盘”,是在陶寺早期大墓中出土的,也是陶寺遗址出土的核心文物之一。
2024年是甲辰龙年。不少文物爱好者和网友热衷于探寻文物里的“龙”。
我的名字叫“朱书扁壶”,泥质灰陶,是陶寺出土的另一件核心文物。我的残片周围涂有红色,上朱书两个字,其中一个字符为“文”字。
纳冰,是陶寺先民中的大贵族才能享受到的特殊生活和祭祀特权,涉及到祭祀、丧葬、宴宾、食品保鲜等。而我的主要功能是冬季储冰,以供天气炎热时使用,因此我显得十分重要。
除了这些宝物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却同样珍贵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