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组织青年记者联合大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开展“高质量发展看大丰”活动,深入基层一线,用镜头和笔触,聚焦大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和生动实践,挖掘生动鲜活故事,探寻经验与启示,集中展示大丰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着力推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经验做法和突出亮点。今日推出“高质量发展看大丰——盐阜记者大丰行”系列报道第一篇,敬请关注。
“我们的秋月梨鲜嫩多汁、脆甜爽口,被称为梨中‘爱马仕’,这个季节用来降火解燥最合适,既润肺又润心。”11月6日上午,在草庙镇圩东村梨花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直播间,该村党总支副书记唐丽化身带货主播,正在为村里的秋月梨“代言”。她表示,这是少量冷库珍藏的梨子,圩东梨一直很抢手,大部分刚采摘上市时就卖掉了。
种下果树苗,栽出好生活。“我们村梨园今年亩产梨子3000多斤,较去年增很多,又是一个丰收年。”唐丽介绍,圩东村梨园占地面积近1000亩,主要由两个承包人负责经营。种植的梨子按时间递进,分为3个品种,7月上市名叫“苏翠一号”,8月上市名叫“翠冠”,9月以后上市名叫“秋月”。其中秋月梨在去年第二届“中华好梨”品鉴推介活动中,获品鉴评比最高奖,被授予“中华好梨”称号。
这两个大户承包的梨园,前期工作,如土地流转、道路修建等,皆由村里负责运作,让他们舒心进场种植。承包期间,村里邀请省、市、区农技专家给予技术支持,并帮助销售。承包者除给付村民土地流转费外,还向村里缴纳一定费用,壮大村集体经济。平常,梨园也会根据需要请农户过来帮忙,人均工钱每天逾百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同奔共富路。
绿色、天然、新鲜、多汁,圩东梨的生态优势是其一大卖点。今年暑期,记者前去踏访时,千亩梨园中,青翠欲滴的梨子压弯了枝头,硕果累累的梨树林间散发着诱人的清甜。全国各地采购商穿梭其间。农民们有的摘梨、有的装箱,到处呈现一派繁忙景象。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采摘、游玩。梨子大而饱满,吃到嘴里脆、香、甜,水分又多,令人赞不绝口。
种植生产、直播销售、科普研学、观光采摘……圩东梨园不仅以其高品质的梨果闻名,更在生态农业和农旅结合方面走出了新路径,为当地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小梨园”在这片土地上结出了乡村振兴“致富果”。梨子采摘结束后,种植户们又巧妙地在梨园套种赤松茸。在公司前面一处梨园里,果树间不少地块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秸秆,扒开秸秆,里面露出一串串雪白的菌丝。“这是个好东西,上市可受欢迎啦。”圩东村党总支书记王伟明说。秸秆从前是被撂荒或焚烧污染环境的“垃圾”,如今在圩东村却“逆袭”成了种植赤松茸的基料。这一变“废”为宝之举,不仅培育了新产业、增加了村民收入,更改善了生态、美化了环境。
在种植大户示范下,村里还引导农户在“方寸之地”做文章,创新推广“梨树+秸秆+食用菌+蔬菜”生态循环种植模式,盘活家前屋后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绿色经济,奏响共富曲。
村民何薇家屋前有五六分自留地,地里也长着菌菇赤松茸,上面同样覆盖着秸秆,田垄间还栽着一棵棵梨树。“种赤松茸比其他农作物收益高,赤松茸结束后再接着长蔬菜。如此循环,有机种植,作物长势好、收成高,亩产收益可超万元。”何薇喜滋滋地说。此外,还有梨树收入。每年除留下自家吃的外,大多数梨子或自己上市场卖,或委托村里梨花圩公司帮助销售,这又是一笔钱。展望未来,他相信腰包会越来越鼓,日子会越过越好。
王伟明介绍,该村带动像何薇这样的农户庭院露天种植赤松茸12亩,赤松茸亩均产量超3000斤,亩均帮助农户增收1.2万元,亩均消耗秸秆15亩,菌渣还田后当年五六月份下茬种植青椒、南瓜,又有效提高了综合效益。
兴产业,富百姓
圩东村坚持党建引领富民强村
突出绿色产业发展
坚持生态循环种植
推进乡村振兴
和绿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
谱写出了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
记 者:盐阜大众报/杨扬 苏新辉 大丰融媒/陈健宇
编 辑:朱妍琦
校 对:陈丽丽
责 编:陈丽丽
声 明:凡“大丰融媒”原创稿件,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不得随意修改稿件内容!部分稿件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点和
大丰融媒陪伴您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