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开中国地图,目光移向河西走廊东北端,甘肃省民勤县宛如甘肃伸出的一只“巨臂”,苍劲而有力,径直探向内蒙古的广袤深处。它又似一块坚韧的“楔子”,深深嵌入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之间,顽强地抵御着两大沙漠合流,捍卫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区生态安全。
民勤县国土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境内两大沙漠总面积8036平方公里,绿洲沿线风沙线长达408公里,处于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属全国荒漠化、沙化最严重的县区之一,气候变化敏感、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民勤人民不断探索实践,从单一的防沙治沙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一幅荒漠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新画卷在绿洲大地徐徐展开。
深秋时节,在“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民勤昌宁西沙窝项目”的作业现场,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执行主任马俊河,正带领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湖北等多地的数百名志愿者与本地村民开展义务压沙。他们严格按照压沙实操规范和标准要求作业,扶犁开沟、俯身铺草、挥锹压埋、填沙整形,精心编织草方格沙障,书写大漠中的绿色诗行。
“与黄沙掰手腕,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马俊河借助互联网平台,从全国邀请志愿者、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压沙植树,累计带动5万多人投身荒漠化治理。“这片是‘杭州林’,那片是‘班级林’……这样的公益造林点有153个。”马俊河指着规模初具的沙生植物林介绍说,每一片公益林背后,都“站着”一群深度参与民勤荒漠化治理的志愿者,他们对民勤的关心、支持,如炽热暖阳,照耀大地。
近年来,民勤县从生态系统全局出发,聚焦国家、省级规划对民勤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主体定位,把防沙治沙融入发展血脉,高起点谋划布局荒漠化综合防治工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通过探索创新治沙造林多元投入机制,秉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协同”原则,科学制定治沙植绿、富民强县等务实措施,驱动资源汇聚,形成“政府有为、群众有力、社会有效”的强大防治合力。
此外,按照“从急到缓、由外向内、分步实施”的步骤,依托“三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双重”规划等国家重大工程,民勤县对绿洲外围天然沙生植被和暂不具备治理条件的连片沙化土地,开展围栏封育、封禁保护促进自然修复;与周边旗县签订跨区域联合防沙协议,共筑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锁边林草带;运用工程与生物措施对绿洲边缘风沙口、沙害威胁区和沙化退化林地进行综合治理,延长治理周期、遏制沙源扩散;在绿洲内部建设农田林网和镇村绿化改善人居环境,确立“外围封育、边缘治沙、内建林网”的系统治理思路。
在民勤县沙咀墩规模精准固沙造林示范区,不同材质搭建的网格状的沙障镶嵌在高低起伏的沙坡上,交错排列。沙障内梭梭、红柳、花棒等沙生植物黄绿相交,扎根沙地。它们枝条粗糙,如钢叉般伸展交织,形成坚韧屏障,抵御风沙守护土地。
“以雨养、节水为导向,坚持乔灌草相结合,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防风固沙沙漠锁边林带,是民勤集成各地治理经验,探索实践的生态治理新模式。”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高级工程师张世虎介绍说,针对不同地区的沙化特点、治理难易程度和水资源禀赋,民勤县以绿洲、沙地、流域、山系等为防治单元,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保证重点的原则,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合理确定林草种植结构和植被恢复方式,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以水资源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水定绿、以水定林,大力发展节水林草,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推广流动沙丘“草方格沙障+低密度造林+种草”、戈壁滩地“大穴整地积沙+落水栽植”等植被恢复模式。加大灌草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沙木蓼、沙冬青、四翅滨藜、无芒隐子草等灌草新品种,建设青土湖、四方墩、沙咀墩等防沙治沙示范区,展示作物秸秆、砾石等治沙新技术、新材料。并与治沙研究所、甘建投合作,推广使用机械压沙设备,提升固沙压沙效率,为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治沙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据统计,2013-2024年,民勤县共完成工程固沙54.81万亩,人工造林163.16万亩,退化林修复5.5万亩,实施封沙育林草68.8万亩,沙化草原治理19.36万亩,建设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41.85万亩。2020-2024年完成工程固沙12.24万亩,人工造林39.61万亩,退化林修复5.5万亩,实施封沙育林草17.5万亩,沙化草原治理19.36万亩。
从“一沙之治”到“生态之治”,沙海绿洲民勤变了模样;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民勤人民续写着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美好篇章。(作者:马爱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