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郴州市苏仙区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扣城市会客厅、开放排头兵、科教主阵地、文旅新地标“四个定位”,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努力让各类人才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为苏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形成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参与的“大人才”工作格局。根据“郴州人才新政52条”,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苏仙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的意见》、《苏仙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及时在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进行奖励。完善硬件配套服务。投资3.7亿开工建设270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已竣工验收,配套建设了苏仙产业园区人才公寓和职工活动室,5家企业建设工会活动室,在栖河沿线重点村瓦灶村、钟家村建有乡贤馆2处,在郴州长卷、田野智能建有人才驿站2处,为人才联谊活动提供舒适环境,增强归属感,吸引乡贤回村参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做细人才综合服务。调剂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编制100个用于专项引才。2024年财政安排人才专项经费1606.93万元,各类人才补贴做到应兑尽兑。完善了区级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全区16名区级领导中对接18名高层次人才常态化开展服务联络。申报各类高层次人才12人,增强人才荣誉感、获得感。与妇联联合举办“浪漫七夕缘定苏仙”高层次人才青春联谊活动,成功牵手18对青年男女。推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人才评价认定、补贴申领、项目申报等业务一站式办理。
全力推进引才,聚焦优势产业,围绕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链,今年来,市二中、市四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137名,全区共引进副高以上职称、研究生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240名,本科学历青年人才1077名,人才引进总量全市排名前列。坚持需求导向创新人才招录项目。用好公务员招录、事业编招考、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等措施,着重向经济部门、基层一线倾斜,重点引进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2次组织各类事业单位、辖区企业制定发布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岗位信息。今年来,通过公务员考试(含选调)录用57人,招考事业单位人员16人,招聘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13人。坚持以用为本创新柔性引才机制。以合作的方式引人才,高斯贝尔、功田电子等企业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引进高端人才3人。以顾问的方式引人才,今年来,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等院所为各龙头企业聘请省院校专家教授6名作为区派科技特派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坚持开放思维创新揽才聚才方式。实施走进高校专项引才活动,在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开展引才活动6场次,吸引更多人才关注苏仙。构筑平台聚才,探索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以企业实际技术需求为课题共建研发机构,鼓励和支持科技企业组建企业和高校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田野现代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刘亚俊教授等共同开展“拖拉机自动驾驶及辅助直线行驶系统”专项研究,联合湖南农业大学孙松林教授共同开展“南方山地、水田四履带智能化动力平台研究”专项研究。协成管业公司与长沙理工大学合作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引进专业人才4人。截至目前,全区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研发中心57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市级星创天地4家。强力抓好党政、专技、高技、企业管理、社会工作以及农村实用等6类人才培养,提升各行业各领域的人才素质。
构建城乡一体人才教培体系。郴州市思科中等职业学校成功获批为专科教育高等学校,为教育人才聚集培育提供新平台。构建了以市第一职中、思科职教城等为龙头,各镇(街道)劳动力培训基地和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为主体,各种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社和企业、酒店、农家乐、手工作坊为实操阵地的城乡一体培训平台。建立人才委培制度。推动苏仙产业开发区与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技师学院、郴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等省、市驻区学校开展校地战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目前,全区共有50多家科技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拓宽人才培育范围和渠道,与深圳市、中山市、郴州市人才集团合作,选派4名优秀年轻干部赴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产业链企业开展沉浸式跟班学习。抓实青年人才培育。用好党教干教的培训平台,今年来承办省委组织部全省文文旅产业带头人示范培训班、“田间课堂”走进苏仙区许家洞镇活动,在区委党校举办各类培训17期,培训各类人才7000余人。抓实农广校培训,组织开展农户素质素养提升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2期,主要围绕水稻机插秧育秧操作、低镉品种栽培及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水果病虫害防治、蔬菜标准化栽培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培训,培训种植大户、高素质农民、经营示范主体等600余人次。还开展专题“葡萄”夏季田间管理实用技术培训,助力葡萄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