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的,是一个容易挨骂的话题。
大家可能都已经发现,上海现在豪宅的价格是越涨越贵了:
去年黄浦区的整体均价还在13~14万,但今年已经超过了16万,而明年更是没有低于18万了。
看大盘数据,上海的高总价豪宅成交碾压全国任何一个城市:
5000万以上豪宅交易,是北京的超6倍;
3000-5000万,是北京的近4倍;
谁是头牌,一目了然。
说句不那么正确的话:
限价时代的新房价格太低,现在都要补涨回来了。
如果对历史还有印象的话,10年前的绿城黄浦湾最后一期7号楼的价格是16.5万;而那时候,全社会的月平均工资也不过5939元而已。
10年过去了,社会平均工资已经上涨到了12307元,翻了一番;豪宅价格呢,却因为限价几乎还在原地踏步,不涨也好像没道理吧?
况且这几年楼市的表现大家也看到了,低迷的行情下,成交最稳定的还是豪宅。
既然市场的好坏、房价的高低都不影响豪宅的成交,那么按照买涨不买跌的市场规律,豪宅就更没理由不涨了。
伟人曾经说过:
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道理,放到楼市也是一样。
靠大锅饭一样的平均分配,想要让各个地方的楼市全面好转,显然是不现实的;
只有让一部分房子先涨起来,提升市场信心,再带动相邻板块的成交增长和价格稳定,才能起到传导的效果。
就像把一颗石头扔进水里,水波一圈圈向外扩展开来那样,这在经济学上有个说法,叫做涟漪效应。
其实从历史数据来看,市场已经多次证明了,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而且有个很关键的核心:
上海的房价贵,看着是zf给的价格高,但实际却是市场认可这个价格;
未来的上海房价只会越来越贵,这是我们的观点。
01 “涨价是历史必然”
一个冷知识:
上海房地产历史中,涨价最明显的就是豪宅。
火箭哥整理了2006年以来上海历年各面积段住宅新房的价格和成交数据,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规律(注:鉴于别墅价格的特殊性做了相应剔除,以地段影响更加明显的普通住宅为标准)——
几乎在每个调控年内,140平以上的改善户型都是涨价最明显的,当年涨幅基本都在25%以上,远高于同期140平以下户型的涨幅;
而从08年和14年两次救市效果来看,140平以上大户型涨价对成交量的拉动影响更加明显——
由于救市动作都发生在年末,所以成交量主要体现在下一年度,140平以上户型成交量分别从大跌66%变成了大涨119%,和从大跌37%变成了大涨66%,反弹力度远远高于140平以下户型;
在之后的1-2年,140平以下户型的价格和成交量跟进上涨,涨幅超过140平以上户型,这也是传导效果的体现。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富人来说,每一次救市放水都是一次财产增值的机会,而拥有稀缺地段景观资源的核心区豪宅,无疑是最好的优质资产。
富人的率先建仓自然带动豪宅价格的先涨,有了锚点效应,后知后觉的刚需群体才会跟上。
在火箭哥之前做的对于明年房价预测的投票中,继续看空的人也仍然占大多数:
换个角度看,也意味着只有房价出现了上涨而且是大涨的信号,才有可能重新构建起市场的信心,让更多观望的潜在客户参与到楼市中来;
而这个重任,只能落在豪宅身上。
从历年平均水平看,豪宅在市场成交量中的占比还不足5%,即使大涨也不会对整体市场的价格体系产生明显影响,但作为风向标的信号意义却是非常直接的。
在此前限价的背景下,只有豪宅价格还在逆势上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或许仍然只是有钱人的游戏,涨幅还不足以撬动市场的神经。
只有完全的放开,才能让价格更有想象的空间,而这也是限价取消的目的所在。
02 “涨多少才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70城房价指数显示,上海新房价格已是连续29个月上涨,全国唯一,其中大户型的领涨作用明显——
而且对比上一年度的价格涨幅来看,今年34%的涨幅也已是继2008年之后力度最大的,但从目前的整体楼市表现来看,显然还远远未达到“止跌”的目的;
因此,新房尤其是豪宅涨价的空间还需要进一步放大才行,位于核心区位的黄浦新房自然是首当其冲。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今年年底明年初,一批待上市的黄浦新房价格大幅上涨:
......
如果明年黄浦区将全面消灭18万以下的新房,那么问题来了:
黄浦区涨了,其他地方自然也要跟着水涨船高了吧?
今天老静安昌平云岸14.5,明年静安玺不给你干到16?
今天徐汇滨江最高14.65,明年绿城徐滨不给你干到20?
某种角度来说,今年买房的人算是赶上了末班车:
2024年,可能是要计入房地产史册的一年,而当下的我们都是时代的见证者。
以上是正文,来自火箭哥🚀
P.S.火箭哥团队准备了一份超1万字的《买房避坑宝典》,同时包含学区梯队表和过去5年上海涨幅最快新房排行榜;感兴趣的长按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
更多最新信息,大家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了解: